城南镇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年度报告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0年,我镇的政务公开工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正便民和勤政廉政为基本要求,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民主监督,推行依法行政、优质行政、廉洁行政,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成果,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创新政务公开形式,突出政务公开重点,提高政务公开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强化领导,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体制
为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先后多次召开镇村两级干部会议,对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督促和部署。根据领导班子成员的变动,及时调整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张相高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何祺琦,党委委员、副镇长朱丽珍担任,各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各村、社区也相应成立了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一名村务公开兼职人员。
二、加大宣传,营造政务公开工作浓烈氛围
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周年为契机,积极开展纪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一是我镇召开专题会议,党委书记做了“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的专题讲话。二是组织召开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培训会,讲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与实施的有关问题和村务公开有关规定。三是我镇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并派发政务信息公开宣传单一千多份,让政务公开工作深入人心。
三、狠抓落实,健全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形式
推行政务公开,关键是深化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为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按照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我镇结合实际,坚持依法公开、真实公开。
在公开内容上,我们加大了公开力度,充实了公开内容。围绕群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确定对外公开的主要内容。对外公开内容主要含机构职能类、经济发展类、惠农政策、资金管理类和其他共八类。在公开的形式上,一是以政务公开栏为主阵地。镇政府和各村、社区都设置了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定期或不定期对外公开办事依据、办理程序和重要事项的办理结果,相关政策及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一事一议等相关内容。二是以会议和文件公开。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做好会议和文件公开工作,增强政府施政的透明度。三是设立意见箱,向社会公布咨询监督电话。2010年全年信息公开56条,主动公开信息56条,现场接待人数36人次,提供咨询服务信息数36条。
三、强化监督,健全完善政务公开长效监督机制。
政务公开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严格督促检查,常抓不懈。为此,一是制定并实施公示、预公开制度。同时,把政务公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公开,不断总结经验,推荐典型,鞭策后进,有力地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二是强化社会监督。设立政务咨询电话,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收集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保证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知晓权的实现,对反映的问题责成有关单位尽快落实到位。
四、注重效果,保证政务公开工作深入人心。
我镇全面贯彻上级政务公开工作精神,落实政务公开工作。总体上看,政务公开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是改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据统计,2010年以来,在镇领导接待日期间,共接待人员20多人次,涉及到投资咨询、矛盾纠纷方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及时办理,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便民、规范、高效的服务承诺。二是增加了办事透明度,有力遏制了腐败的滋生,为政府树立了良好形象。三是规范了行政行为,优化了经济环境。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切实简化了中间环节,规范了办事行为,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促进了我镇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
我镇政务公开工作虽取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镇村领导干部对政务村务公开工作重视不够。
(二)由于我镇镇村没有较好的固定经济收入,导致集体经济薄弱,因此缺少经费投入,村务公开栏档次较低。
(三)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实效性不够强,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够及时,个别村对动态性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
今后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涉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应及时公开,同时有区别地抓好对内与对外公开,提高公开针对性。
(二)进一步加强对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为进一步加强健全有关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反馈制度,确保把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力争做到“六有”,即:有负责领导和工作机构;有重点部门和重点内容;有公开形式和公开载体;有公开承诺和监督办法;有考核指标和奖励标准;有追究办法和处罚措施。
在今后工作中,我镇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简化办事程序,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更快、更好地推进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城南镇人民政府
2011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