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韶关始兴:采桑养蚕过“五一”,舞龙文化振“非遗”

  “五一”假期,韶关市始兴县开展了以“体验蚕桑农耕文化·传承非遗舞火龙”为主题的文旅助力罗坝乡村振兴研学活动,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罗坝蚕桑农耕文化和始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罗坝舞火龙”的历史文化内涵。

图片1.jpg

小朋友们乐在其中

  罗坝镇的淋头村和角田村连续多年被授予“蚕桑生产工作先进村”。在淋头村的大片桑田里,绿油油的桑树长势喜人,比孩子们的个子还高。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孩子手拿竹篮和簸箕分组行动采摘桑叶,很快收获满满,兴高采烈地前往饲养蚕宝宝的农户家中。

  在饲养房内,密密麻麻的蚕宝宝趴在桑叶上啃食着。第一次见到蚕宝宝,孩子们开始还有些害怕。在父母和老师鼓励下,他们小心翼翼投喂着桑叶。发现蚕宝宝很温顺后,有的孩子大胆地将肥硕的蚕宝宝放在手心里,任由它们在手上爬,之前的恐惧早已抛在脑后。

图片2.jpg

采摘蚕茧

  喂好了蚕宝宝,老师带着大家进行摘蚕茧比赛。一排排雪白的蚕茧挂在簇具上,让人很难与刚刚白胖的蚕茧联系到一起。在老师的指令下,大人小孩齐发力,飞快地摘起了蚕茧,整个院子充满欢声笑语。

  小朋友魏子岚是第三次来参加这种研学活动,他说自己最喜欢喂养蚕宝宝和摘蚕茧。“我觉得非常有趣,既能玩又能学到知识,希望以后多举行这样的活动。”

  在罗坝镇角田村的村委会,非遗舞火龙传承人给大家介绍起舞火龙的历史文化和舞火龙的道具,并播放了舞火龙的壮观场景。随后,传承人手持龙头,孩子们和家长手持龙身和龙尾,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一条长龙舞动起来,活灵活现,跃动起来。

图片3.jpg

舞火龙

  在淋头村村委会,老师带孩子们进一步参观学习了蚕桑文化和村史发展,并组织孩子们一起作画,记录下今天看到的蚕宝宝和舞火龙。家长杨桂燕说,始兴这座粤北小城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主办方把舞火龙这种非遗文化融入到活动中,非常有意义。

  罗坝镇淋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英告诉记者,这次活动是乡村文旅的新探索。淋头村和角田村分别作为“全国文明村”和“始兴县十大美丽乡村”之一,是家长们增进亲子间感情、带娃出游的好去处,希望通过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假期放下手机,出来走走看看,边玩边学,感悟当地蚕桑文化和舞火龙非遗文化。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