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都亨豆腐:五代匠人匠心的非遗传承

  都亨豆腐在我县享有盛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刘诗伦家祖辈都是做豆腐的,到他这一辈已经传承了五代,为了不让都亨豆腐的传统制作技艺失传,都亨豆腐申报非遗并成功入选了第九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1.png

  在都亨石笋农庄,记者见到了刘诗伦,他正和妹妹准备做豆腐。刘诗伦用力推石磨,妹妹则在一旁把被水浸泡得肥胖的黄豆放入石磨的孔洞中,很快石磨的上下结合处就流淌着雪白的豆浆,并顺着石磨底盘的木槽流入桶中。浆磨好后,立即把锅中烧开的水冲入生豆浆里,并把浆面浮起的泡沫去掉,随后再在柴火大灶上放置木架和篮子用隔渣袋把豆渣隔掉,同时煮开锅里的豆浆,这时便可以喝一碗豆味浓郁的豆浆了。刘诗伦说,做豆腐最关键的是兑石膏粉,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豆腐就会起蜂窝洞,少了无法结块,待桶中的豆浆凝固成豆腐花后,再把它倒进垫着帕子的豆腐架上,盖好帕子和豆腐板,放置重物沥干水分,豆腐就做好了。

图片2.png

  刘诗伦向记者介绍,曾有人取了都亨的水和黄豆在其它地方用同样的工艺制作,质量却远不如都亨豆腐美味,因此有人推测,都亨豆腐品质好的原因,可能与当地的微生物环境有关,它的独特是无法复制的。都亨豆腐比起其他地方的都要白嫩、爽滑,有韧性,无杂味。都亨豆腐的制作工序,强调精选泡透、磨浆均匀、滤浆精细、煮浆透彻、点膏恰当、不抓腐皮。从挤浆到点膏的计量配比,到对气候、气温的准确把握,都十分考究。这些技术都是以当地村民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如今,用都亨豆腐烹饪制作的“酿豆腐”,也成为客家地区别具一格的上等佳肴,赢得了四方来客的赞誉。“我返乡创业是带着情怀回来,在我们都亨石笋开了一个农庄,因为我家祖传是做豆腐,那么我就用豆腐来做文章,目前开发了30多道菜的豆腐宴,很多客人慕名而来。”

  刘诗伦说,小小豆腐,蕴含了五代人的满满心血,时光荏苒,匠心不变。如今,都亨豆腐成功入选第九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豆腐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助力。“现在通过申报非遗,之后我们会注册一个商标,将豆腐一系列的产品做出来,比如豆腐乳、腐竹,把豆腐产业做大做强。”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