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府办〔2019〕77号
始兴县马市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马市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墟镇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属各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县消防安全责任人会议部署,切实提高各村(居)群众预防火灾能力,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夯实我镇火灾防控基础,确保全镇火灾形势持续稳定。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订《马市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墟镇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实施方案》,请你们按照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始兴县马市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2月6日
马市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墟镇社会管理
服务平台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消防安全责任人会议部署,切实提高镇村、社区群众预防火灾能力,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镇街综合信访维稳中心工作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夯实城乡火灾防控基础,确保全镇火灾形势持续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综治信访“网格化”成熟框架,在综治信访“网格化”的基础上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现乡镇和村(居)消防组织机构健全、消防专职人员明确、消防工作人员业务熟练、多种形式消防宣传培训氛围浓厚,全面提升基层火灾防控能力,坚决预防和遏制亡人火灾事故发生。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坚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陈如香、副镇长曾庆林同志担任,成员由镇各办公室负责人及村(居)委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三、“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工作模式
“网格式”管理是以乡镇为基础,以村(居)为基本单元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网格化”管理的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消防管理网格。基本工作模式是以乡镇为“大网格”,成立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解决基层消防工作“无人抓、无人管”的问题;以村(居)为“中网格”,细化村(居)委消防管理职责,解决经常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以村(居)民小组为“小网格”,成立群众性消防组织,解决日常防范措施不落实的问题。
四、七类主要责任主体及其工作职责
(一)消防安全委员会。主要负责辖区内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领导和协调、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消防工作任务,分析研判本辖区消防安全状况和对所属防控力量工作进行指导、督导、检查,组织实施本辖区各项排查整治行动。
(二)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发现并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对相关问题按规定及时向辖区派出所移交处理;由派出所按照规定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
(三)纪律委员会办公室。纪委要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专项督察内容,定期对履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和各村(居)委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督察、考评,对工作目标任务未完成的单位责任人进行约谈和处理。
(四)镇属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对本系统、本行业消防安全工作负责,主动抓好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安全,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管,并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和信息沟通机制。
(五)各村(居)委会。主要负责本级村(居)居民家庭日常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火灾隐患处理等相关工作,督促居民家庭、所辖单位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完成镇政府安排的其他消防安全工作。
(六)镇专(兼)职消防队伍。积极发挥灭火救援事故处置、消防器材管理维护、消防检查巡查、消防安全宣传以及其他社会消防服务职能。
(七)社会单位。主要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消防培训,检查排查、隐患整改工作。
五、主要工作任务
(一)切实加强乡镇对消防工作的领导
1.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安监站及各办公室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并设立消防工作办公室,配备消防工作人员。
2.每个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消防安全工作重要问题。
3.镇政府和各村(居)、相关单位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至少每半年对各单位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1次督查。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协调指导辖区消防工作开展,至少每季度对各村(居)委会进行1次检查督导,着力解决消防安全重点、难点问题。
4.村(居)委会至少明确1名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有条件的村(居)委会可设立消防工作办公室。
5.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成立志愿或义务消防队等群众性消防组织。
(二)完善消防基础档案资料建设
1.建立健全辖区消防工作档案和消防工作制度,建立辖区重大危险源、重点单位、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等消防工作基础台帐,并针对辖区可能出现的重大灾害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2.各村(居)委要建立健全本村(居)消防工作台帐,台帐应包含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单位、消防设施、消防水源及火灾防控弱势群体(独居老人、精神异常人员、病残人员以及留守老人、儿童)等情况。
3.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本单位消防工作台帐,台帐应包含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消防水源及应急预案等。
(三)狠抓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1.针对我镇辖区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对城乡结合部、易燃易爆场所、“三合一”场所、“四小”场所等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在每学期开学前开展学校及幼儿园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学校及幼儿园消防安全;在五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冬春火灾多发季节、农业收获季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对辖区的重大火灾隐患及时上报县政府依法处理。
2.各村(居)消防管理人员每月组织1次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对无力整改的火灾隐患,报我镇消防工作办公室及公安派出所。
3.各村(居)民小组义务消防组织进行经常性防火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对无力整改的火灾隐患,及时报告所在村(居)委会。
4.综治、派出所等部门抓好本街道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督促整改或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四)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1.在五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冬春火灾多发季节、农业收获节,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活动。
2.各村(居)委会制定村(居)民防火公约,在主要道路、街区设置消防宣传标语,并至少设置1处消防宣传栏。
3.各村(居)委会配合协助街道及公安派出所开展相关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在社区服务点设置消防宣传资料发放点发放宣传资料。
4.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定期组织村(居)“两委”负责人、治安联防队员、专兼职消防队员、义务消防队员开展消防业务培训,提高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及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五)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城乡消防规划,加强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满足灭火救援需要;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2.各村(居)根据实际,设置室外消火栓,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建设消防水池,在天然水源处设置取水设施等,明确专人负责维护管理。
(六)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
1.我镇建立政府兼职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定期对消防队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2.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居)建立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消防联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无治安巡防队的村(居)建立义务消防队。
3.整合兼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治安巡防等力量,明确职责分工,至少每季度开展1次模拟联合演练。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人员组织保障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消防力量,重点要按照中央编办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经济发达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50号)要求,抓住当前机构改革机遇,探索建立灵活管理机制,保留业务骨干,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专职消防队员的社会地位。
(二)加强资金装备保障
结合我镇的实际,加大对开展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将消防工作保障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保障,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消防装备建设力度,推动镇专(兼)职消防队,消防巡防队配足消防装备;要在村(居)增设消火栓、消防水池,公共消防器材箱,为镇专(兼)职消防队、社区农村消防巡防队购置必备灭火器材。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强化我街道消防安全管理,真正落实消防工作责任的重要举措。要从固本强基的角度出发,切实提高认识,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典型引路、强力推进。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认真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以试点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和进程,确保我镇“网格化管理工作目标全面实现。
(三)加强督导,落实奖惩。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督导考核、奖优罚劣,每半年对辖区单位完成消防安全责任目标情况进行1次督导,每年进行1次考核。消防安全目标考核不达标的,取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活动评先资格,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开展不力,因末履行法定职责或工作措施不落实,不到位而发生较大影响火灾事故的,按照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