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服务”为中心,坚持把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县营造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关心爱护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推动我县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取得新发展。
一、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整理收集2020年度退役士兵社保接续资料,继续完善退役士兵社保接续的个人档案,并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缴费主体核定及补缴事宜。
二、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企业招聘信息数据库。实施“互联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搭建集培训、就业、创业服务于一体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纳入“数字政府”建设,建立信息数据库,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交互验证,通过大数据及时推送相关信息,实现退役军人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对接。助力退役军人更好的就业创业。
三、认真落实好各项优抚优待政策,强化资金保障。核查优抚对象死亡、户籍迁移等信息,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金、价格临时补贴、护理费和药费、医疗补助金。
四、热情为优抚对象办理相关优抚业务,做好各类身份认定和政策解释工作。及时做好各类人员证件审核、发放和身份认定、待遇落实。
五、做好2021年转业士官安置工作。提前开展摸底调查,与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调拟订接收安置计划,落实接收岗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依法依规做好退役士兵相关补助的发放工作和落实购买转业士官待安排工作期社会保险。
六、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的形式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就业创业服务,保障他们“就业有去处、创业有扶持、失业有帮扶”强化退役军人和用工企业的信息互动,不断加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更好地帮助退役军人实现自身价值。
七、做好退役士兵返乡报到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退役士兵返乡报到工作,指导退役士兵完成广东省退役军人一体化服务平台登记、报道、个人信息完善,开具介绍信,指导办理派出所落户等手续。积极引导退役士兵到相关部门做好预备役登记、组织关系接转和社保办理等工作。
八、按时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时调整发放标准,并按标准及时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确保发放流程规范有序,保障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经济待遇,为退役士兵步入职场提供经济基础。
九、完善健全优抚对象核查工作,不断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数据精细化管理水平。掌握重点优抚对象动态,及时更新完善优抚系统数据,确保优抚对象数据真实可靠,切实做到优抚对象核查工作无误、不漏,确保每条数据信息准确无误。
十、精心开展各类拥军优属活动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春节、八一等等重要的节日,开展走访慰问,关爱革命功臣送医送药活动,使拥军优属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十一、组织退役士兵参加学历提升及教育培训。实施退役军人学历提升计划,组织符合政策的退役军人报名参加中等职业、高等职业、高职扩招教育、技能培训等学历提升。
十二、开展退役士兵全员适应性培训。通过开展全员适应性培训,帮助退役士兵对社会、对职场以及自我形成正确认知,建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顺利完成职业转化过程。
十三、做好退役士兵档案管理工作。接收2021年退役士兵档案,做好档案审核及管理移交工作。
十四、强化政策宣传。建立微信群和办公热线,积极宣传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与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内容,助力退役军人更好的就业创业。
十五、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一是结合媒体阵地和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推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及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针对性强、内容接地气、形式多样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宣传标语,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宣传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深入乡镇开展宣传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的意义,引导全县公民自觉保护烈士纪念设施。
十六、人员稳定有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各乡镇服务站工作人员编制保障到位,真正做到有钱干事、有人干事,确保高效运转。
十七、继续做好星级示范创建工作。未创建和未创成星级示范的服务站积极申报创建,对已创成星级示范的服务站建设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实体化运转。
十八、实现“大走访”数据全覆盖。逐步完成我县退役军人电子档案及纸质档案。
十九、加强风险研判和舆情监控。做好“两会”“两委换届”“建党一百周年”等敏感时间节点及日常涉军信访维稳工作。
二十、用心做好走访慰问工作。践行“六必访”,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政策关怀,做好详细走访台账。
二十一、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广泛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法律咨询室、老兵调解室和退役军人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调处化解工作机制,促进退役军人科学依法维权。
二十二、广泛开展群众性推荐遴选。推出一批优秀退役军人典型,开展媒体报道、宣讲报告、座谈交流、文艺创作等,讲好退役军人故事。
二十三、着力提升服务队伍业务素质。全年举办两次县镇村三级服务中心(站)能力提升培训班、两次广东省应急救助资金政策培训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批组织乡镇服务站站长到县服务中心随岗锻炼一个月,培养工作实操能力。
二十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乡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分队每月组织至少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工作台账、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