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喜报!我县两个非遗项目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了 《韶关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审核、评选等程序,全市共有15个项目列为韶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我县非遗项目 《舞阿妹》和《畲绣》成功入选,分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技艺”类别。至此,始兴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8项,县级20项。

始兴《舞阿妹》是流传在始兴民间的传统民俗游艺活动之一,又称纸马推车舞、舞亚妹、亚妹舞、唱阿妹哩等。舞阿妹常于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活动。届时,游艺队挨家挨户送舞上门,为户主祝贺、祈愿。舞阿妹的表演音乐多采用地方采茶调曲牌“十二月花歌”,说唱使用始兴本地清化客家语言表演。表演有“巡游”或“舞台”两种形式。汇集“歌”与“舞”表演形式,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将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手艺融合在一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多反映农家农事活动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由于表演内容贴近农民生活,表演形式生动、诙谐,融群众性、知识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颇受群众欢迎。



畲绣底蕴深厚、传承久远,是畲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审美理念,也是畲族人民寻求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畲绣是从古老的绣香袋发展而来的刺绣工艺,绣品厚实耐用,艺术上推崇温和吉祥的图案,包括图腾崇拜纹样、抽象纹饰、植物花卉纹饰、动物纹饰、人物纹饰、器物和文字纹等六大类。畲绣色彩艳丽,绣工精巧细致,针法多变,表现力强,显现质感特色。畲绣集中表现了畲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祝福。




2022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下一步,始兴县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健全保护机制,挖掘本土优秀传统项目作为非遗项目并实施保护手段,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注重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与代际衔接,促进非遗项目与乡村振兴有效街接,进一步发挥非遗在传承传统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展现当代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非遗在新时代持续换发强大的生命力,为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