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县农业农村局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团队到我县考察,全面了解我县杨梅枇杷产业的现状、问题,探索未来的发展路径,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技术指导。专家团队实地考察了湘南枇杷园和溢富农场杨梅园等产区,与种植户、农业农村局干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专家团队将发现的问题与本地果农代表在座谈会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强调,要加强“始兴杨梅、枇杷”公用品牌建设,夯实始兴品牌溢价销往全国的市场基础;要制定统一的果品质量标准,消除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差;要推广施用田头自制保健型专用肥料,提升果品质量;要示范推广苗木培育技术,以便补种和拓展产业规模;要引进补齐果种品类,拓展上市时期、增加果品样式。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常务理事邱继水说,始兴杨梅已经在国内打响了品牌,目前始兴杨梅的品种稍许单调。因此,可以引进汕头的乌酥杨梅,浙江的丁岙梅。引进这些杨梅品种,可以延长始兴杨梅市场的销售时间。在技术层面,始兴要搞好品牌建设,进行全国公用品牌申请,做好自己的商标品牌,以及相关的标准,并遵照这个标准,让种植者、经营者、消费者都有统一的标准认识。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副理事长杨向晖也认为,始兴的枇杷发展方向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一是对现有老旧的一些品种,比如解放钟、早钟6号进行改造,引进一些新的品种进行改良种植,特别是白肉新品种和中熟品种,这样就可以做到早、中、晚熟配套,拉长产品的上市时间。二是要加强攻关栽培技术,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使始兴枇杷的产量和品质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