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我们身边,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政协委员。他们来自政协不同的专委会,以及组成始兴政协的不同党派、团体、界别和有关力量。在县政协这个履职平台上,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他们察民情、汇民愿、建真言、献良策,为民生福祉代言、为“最美小城”始兴发展贡献智慧,书写了一份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今天推出《始兴政协》专题栏目第六期:提案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让我们聚焦县政协委员们的工作实景,记录他们的履职故事、倾听他们的履职心声、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政协提案,一头连着社情民意,一头连着发展大局。近年来,始兴政协锚定使命任务,以高质量的提案工作,确保委员智慧结晶落地有声,助推全县高质量发展。
政协委员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话题,深入调研提“金点子”。谭文周等委员聚焦沈所文旅发展困境,提出“关于打通兴隆大桥到沈所中桥道路,破解沈所交通瓶颈的建议”(合并提案)和“关于修缮沈所象山文塔的建议”两项提案。
县交运、文旅部门迅速响应,狠抓落实。目前,兴隆大桥南至沈所中桥道路即将建成通车;象山文塔重修工作稳步推进,预计近期完工。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既方便了群众出行,畅通了交通运输,又有利于游客休闲观光,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
县城到沈所路段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制约人流、物流顺畅通行。路段打通后,将串联城乡脉络,便利居民出行、促进商贸往来;文塔作为地域文化象征,修缮和活化利用对凝聚乡土情怀、发展文旅意义非凡。
乡村振兴,产业是“硬核”支撑。始兴政协依托7个乡镇委员工作室,广纳民意民智。政协农业农村委及赖星华等委员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关于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助推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合并提案)。我县出台了系列政策,奖补激励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牵线高校团队与乡镇、企业“联姻”,推动项目落地开花。各乡镇强镇富村公司顺势而为,聚力打造“张九龄宰相粉”“始兴香菇”等特色品牌矩阵,为乡村振兴添翼赋能。
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中,各乡镇强镇富村公司在整合资源、推广特色农副产品,带动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各强镇富村公司市场不断拓展,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影响始兴农副产品品牌建设推广和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建议依托“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由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品牌建设推广,强化质量指导监督,集中力量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公共品牌。
产业是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抓产业发展是“百千万工程”根本任务。政协将持续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通过提案、专题协商、大会发言等形式建言献策,推动乡镇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健康始兴建设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民进始兴总支聚焦危急重症救治体系,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我县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建立的建议”。县卫健部门接棒发力,强急诊、建站点、抓培训,城乡协同救治网络加速织就。
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是需要争分夺秒、及时的救治,才有可能挽救生命,结合对当前危急重症救治体系现状的了解和思考,我发现,我县在急救设备配置、人员技能提升以及转诊流程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作为政协委员,我通过提案的形式,向政协反映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2024年底,始兴县人民医院捷报频传,荣膺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挂上广东省县区级癌症防治中心招牌,这些成绩的取得,意味着危急重症患者有了更强的“生命护盾”,提升了本地医疗水平和质量,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牢根基。
在始兴,政协提案多点开花,硕果累累。教文委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提出《关于规范优化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议》,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升级、课程优化,助力学生强健体魄;提案委关于推动牛羊定点屠宰场建设的建议,着眼食品安全,守护群众“舌尖安全”;森林公园研学基地、始兴中学校史馆、盘活原中职老校舍等提案落地见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助推和促进了始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提交的提案是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精心形成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积极推动各项建议的落地实施。通过政协提案的办理,助推了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有力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始兴政协注重加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提案办理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按照“重点提案领导领衔督办、一般提案专委会对口督办、委员来信必须答复”的原则,运用多种监督手段,有序开展提案分类交办、实地视察、协商座谈、提案评议等工作,推动提案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强政协提案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为始兴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始兴政协将坚守为民初心,运用提案履行职能,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谋善举、广献良策,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