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党中央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和深入反腐倡廉以来,一批“老虎苍蝇”得到惩处,党的作风得到改善,党心民心得以鼓舞,党执政的能力得到检验,治国基础得以夯实,全党展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更有信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然而,随着反腐的常态化和一些潜规则的打破,个别党员干部产生了“厌干”情绪,认为干得多、错的多,不如不干或少干,“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懒政、庸政”现象凸显,反腐走到了一个“尴尬区”。
对此,如何继续推进吏治改革,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个别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松软、不严不实,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等问题,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了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两学一做”主题活动。党中央将做一个合格党员的要求放到了战略全局的高度,不可谓用心良苦,既是对全党同志的殷切希望,也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实践。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党员呢?这其实并不深奥复杂,简而言之就是对内要“严”字当头,对外则“实”以贯之。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做人“严”以要求。
一是在精神上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只有建立顽强的理想信念,才能管好思想“总阀门”,将不良念头阻挡于“安全墙”之外,做一个纯粹的党员,一个思想合格的党员。从战争年代,到现在的太平时代,党的宗旨从未改变,党加强本身的纯洁性的努力不容置疑,只要广大党员的思想境界达到要求,治党管党才能说取得基本成效。
二是在做人上要严于律己,带头模范。党员不同于一般人,他应该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带头作用,是本分。我们要增强“本位”意识,时刻记住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是在治学上严格要求,不搞“花架子”。个人的修养需要通过学习不断进步,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做一个合格的党员,需要长时间的砥砺磨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品格和党性。个人的业务素质也需要加强学习,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对于党和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教育,我们不能走过场,而应认真参与,积极领悟,与时俱进。
四是在生活上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在现实中,因为生活腐败堕落而身败名裂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沉溺于黄、赌、毒等,在生活中打了败仗,结果事业受到影响,走上违法违规的不归路。因此,我们要关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首先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其次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
做事以“实”为先。
一是讲规矩讲大局。“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做事业、搞革命要遵守党纪和法律法规,要有全局观念和“红线”意识,思想和行动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中,我们要按制度办事,要把“权力关进笼子”,坚持依法治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动向往化作自己工作的动力。严明的纪律,是我党的优势和传统,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求每个党员“令行禁止”,才能培养良好的作风和创造实实在在的成绩。
二是重实干重业绩。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干部习惯于纸上谈兵,泛泛而为,满足于应付上级的检查而疏于办实事,“四风”蔓延,效率低下,落后于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尤其是施行中央八项规定以来,一些干部怕干事、懒干事、不想干事,离党的要求存在距离。因此,我们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埋头苦干,做出“没有水分”的业绩。
三是比奉献比能力。在工作中,我们要少一些牢骚、少一些埋怨,少一些攀比。要克服“瞻前顾后”“怕事、不惹事” “慢作为、不作为”的消极心理和“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个党员干部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成绩,发扬良好传统,不去攀比待遇、职务和腐化的生活,做好本分,比业绩、比贡献。
四是贵坚持贵善终。党的事业就像大浪淘沙,过去搞革命如此,现在搞改革也是如此。无论面对顺境、逆境,都要坦然面对,坚持不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坚持,心存危机感,才能不被“糖衣炮弹”打败。对党员干部来说,善始善终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考验。
做合格党员贵在“严”与“实”。我们要在修养、为人、治学和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创业谋事上,则讲规矩、敢担当、重实绩,贵坚持,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