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推进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各方应如何精准发力?

沈所河(又名横水)位于墨江左岸始兴县城西南部的沈所和城南镇境内,属于珠江流域浈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花山乡中拔与曲江县交界的海拔为1050m的高山,流经沈所、城南两镇,流域面积为129km2,占墨江流域面积的9.4%,河长为26.6km,河床平均比降为10.8‰。墨江属山区性河流,山高坡陡,洪水汇流时间短,极易造成山洪灾害。现状河道防洪标准均属于未设防或达不到标准状态,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两岸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始兴县沈所河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广东省对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启动实施山区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五市(以下简称“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沈所河作为始兴县整治河段之一,被列入此治理项目,本次沈所河治理工程整治河段所保护范围为沈所镇,共保护人口1.65万人和耕地面积1.18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治理河长为22.18km,新建堤防长度为8.148km,护岸长度8.023km,河道清淤疏浚21.28km。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是一个系统工程,治理过程中既要提升河流防洪减灾能力,还要处理好它与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因此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推进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不仅可以保护当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山区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河道萎缩严重,防洪抗汛基础设施薄弱,汛期洪涝灾害频发,给民众带来威胁和损失;二是河流经过的地区地势复杂,不利交通,给施工、治理带来难度;三是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民众环保意识不高;四是河流治理机制落后,缺乏专业治理技术及人才及长效管理机制。

推进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应注重实效,要结合中小河流特点以及当前所存在问题因地制宜、分期分段治理、精准发力,有效推进治理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首先,要摸清问题,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合理地制定治理线路。责任单位应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系统调查,摸清楚流域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做好治理前期工作。按照“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制定近、远期治理的重点河流和重点河段。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协调好防洪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制定治理线路、目标、任务,确定重点治理项目和分期施工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其次,要加大力度切实做好河流“三清”工作,全面提高河流防洪疏浚能力。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八字方针切实做好河道三清(清障、清违、清淤)工作,留足留宽河道,建好修好河堤护岸,同时对河道建筑物(陂头、交通桥,涵管)进行修复或重建,全面提高山区中小河流的防洪疏浚及抗旱能力。

第三,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山区中小河流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工程,要切实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加大对河道整治、河势控制、河道清淤疏浚、河堤护岸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二是要加大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投入,建立健全防洪减灾预警体系。以气象监测、防洪预案和防汛应急指挥能力为重点,在洪水易发区、人口密集区、较大农田保护区、重要工业区、水利工程区加密布设预警监测设备。三是要加大工程完工后的长期管理、维护费用投入。

第四,要强化宣传,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仅靠水利部门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发改委、财政、住建、国土、农业、环保等各个部门以及项目所涉的各乡镇政府、村委会及广大民众的共同配合。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民众不在流域内倾倒生活垃圾、不在流域内乱排放生活和工业污水、不在流域内排放畜禽粪便、不损毁或占用水利设施,保护中小河流水环境,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治理活动中。

第五,要加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保证工程质量。在治理时,专业技术指导与施工队伍的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水利部门只有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心强、有奉献、务实精神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完成治理任务,保证施工质量,以适应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需要。

第六,要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及长效治理机制。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制。全部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完工验收,同时做好工程材料运输道路所占地的复耕、复原工作。工程验收后,水利部门作为管理责任主体,要及时建立长效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保证管理责任落实。此外,应将治理档案纳入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确保水利工程档案完整,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