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去“三心”才能尽“忠心”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把为党尽责为民奉献作为永恒价值追求》的理论文章。读毕,我常想,一个人该如何才能走出“内心极端空虚,精神极其贫乏,信仰极度缺钙,只好靠物质去充填,靠金钱去充数,以权力的价码衡量自身的价值。”的精神困境?该如何才能做到“把为党尽责为民奉献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

首先,要去“私心”。私心是每个人都存在的,私欲也是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心理特征。我们每个人都食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可以说人的一生都是为欲望而生的一生,也是与欲望抗争的一生。但是,欲望是本性,控制或者被欲望控制却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将自己的“私心、私欲”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面对各种诱惑淡定从容;而被欲望控制的人因欲望得不到满足日日辗转反侧焦虑难安。看到违纪违法人员在谈及自己违纪原因时,不可避免的都谈到,因种种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挣扎,为了消除这种心灵痛苦,就开始动用自己手中的政治权力,损公为私,先私后公,渐渐一心为“私”,完全忘记自己的权力乃是“取之于民”,应该“用之于民”;忘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其次,要去“权欲心”。“时来运转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卑。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短短几行字,将人对权力的迷恋描写的淋漓尽致。随着职位不断升迁,一个人手里的权力越来越有分量,能够带来的利益越来越大,可以满足的欲望越来越多,人就容易走上“任性而为”的道路,就会狂妄行事。据报道,齐鲁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徐同文在任职期间,自以为能力超群,把高校发展的功劳全记在自己一个人身上,最终这个以“大学之父”自称的书记难逃党规法纪的追究,为自己的“权欲”之心付出代价。每一个在位者都需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责任,更是党的信任和嘱托,不得妄为,更不得滥用!

最后,要去“拜金之心”。莎士比亚曾对钱有过精彩描述,他说“钱是一根伟大的魔棍,随随便便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模样”,司马迁也曾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的价值取向趋向于以经济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面对那些学历没有自己高,能力没有自己强,在自己“政策扶持,大力支持”下赚的盆满钵满的富豪老板时,一种夹杂着自卑的落寞感油然而生。一旦心理失衡,往往很难挡住金钱的诱惑,正如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熊杰,为平衡自己失衡的心态,利欲熏心,将公正办事原则变成“送钱就办,不送钱就拖;钱款一个项目一结清”,在金钱面前,党性原则、党员身份、为民宗旨、服务意识等等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充满铜臭味的欲望。

经常疏通河床,不至溃堤;适时疏导心理,才能保持健康。每一个公职人员都应该时时清理自己的“三心”垃圾,摆正位置,勿忘初衷,如此,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出“康庄大道”。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