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加强基层档案管理的思考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资料既是领导决策的依据,也是对工作查考的凭据,更是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可靠资料。因此,档案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它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但从目前镇村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镇村的档案管理还存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档案资料不完整,有些资料缺漏,有些资料汇总汇错。二是档案资料字迹潦草,认不清。三是部分乡镇档案室没有专人管理,村委会一级没有档案室;部分镇、村一级负责存储资料的人员文化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上乡镇档案室数次搬迁,导致部分重要档案资料缺失。 

  基层档案事关基层人员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应加强管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数字化,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是严格档案的规范制度化管理。村委会干部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要选一批文化素质较高、熟悉电脑操作、责任心强的年轻人充实村委会干部队伍,选定较为专业的镇干部专人管理档案室。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整理、保管、鉴定、销毁、利用等环节要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让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完善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部分乡镇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加上财政困难,乡镇档案的存储设备简陋,有些乡镇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一室多用,没有防火、防虫、防潮等措施。档案事业属于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档案室基础设施的完善必须依靠政府的投入。档案工作经费做到年初有预算,特别对重要档案的抢救与保护更应舍得投入。加强镇、村档案室建设,确保镇有专门的档案室,每个村委会都有一间专门用于存放档案的档案室,购置必备的档案柜,完善通风、采光、防潮、防虫、防火等配套设施,确保档案安全。 

  三是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纸质档案查找检索比较耗时,存储档案空间又大,维护起来也不方便,对档案的备份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方便群众查询,实现检索快捷方便、同步备份快速简单、存储空间小、维护方便、安全高效,镇、村档案室应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形成县、镇、村档案室一体发展,信息共享。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