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惠及3万人!始兴老旧小区“微改造”解决“大民生”

“一城山水半城诗,墨江两岸度春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始兴墨江河畔人潮涌动

烟火气十足

三三两两或悠闲散步

或惬意下棋

或赏景怡情

  图片

始兴墨江河畔夜景。


冬日渐寒

仍挡不住市民夜游墨江的热情

中国最美小城专有的诗意“慢生活”

得益于近年来

始兴县大力实施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40年老旧小区“美丽蝶变”,居民又搬回来住了


  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美好,如今是始兴墨江河畔丰收林业小区居民的生活标配。可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居民想尽办法要搬离的脏乱差老旧小区呢?

  图片

改造后的丰收林业小区远景。(邓斌摄影)


  2022年,始兴县把40多年房龄的丰收林业小区纳入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消息传到小区居民的耳朵里,改什么、怎么改是每一个小区居民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关心是想要改好,担心是怕改不好。

  “一方面我们提前对拟改造的老旧小区开展全面体检,找准安全隐患和设施、服务短板,另一方面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推行‘点单式’改造模式,依据体检结果和居民意愿,‘一小区一对策’确定改造方案。”该县住管局负责人介绍说,始兴坚持共谋共建的改造理念,不仅解决了居民的揪心事,还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居民呼声最高的是“一老一小”等适老化及适儿化改造。丰收林业小区通过拆建并举的方式,建设了儿童游乐区和老年活动场所,加强老旧小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统筹建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补足“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短板。

  图片

老旧小区改造增设的“一老一小”设施。(邓斌摄影)


  改变不止于此。丰收林业小区还全面改造提升了居民反映强烈的外立面破损、小区昏暗、消防设施陈旧、停车难、管线管道混乱等老旧小区“通病”问题,不仅让“面子”更好看了,“里子”也更好住。“时隔十年,我又搬回来住了!”看到老旧小区换新颜,搬走的老街坊又纷纷搬回来居住。

  图片

改造后的丰收林业小区干净整洁。(邓斌摄影)


  丰收林业小区从“脏乱差”到“净畅美”的“美丽蝶变”是始兴县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始兴县委书记华关表示,始兴县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微改造”解决“大民生”,以“小投入”见“大效果”,全县投入4.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36个,让3万多老旧小区居民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500年历史街区“焕发新生”,城市记忆“复活”了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东门街是始兴城市历史的见证者。但是,改造之前的东门街也是这座城市中最不起眼的背街小巷,房屋破旧,路面破损、路灯昏暗,池塘成了臭水池……

  为了“复活”古街历史记忆,始兴县把东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保护优先,兼顾传承历史和完善功能,用绣花功夫对东门街的管、线、路、水、街、房等进行了全面整治和提升,让古街恢复了当年的繁华。

  初冬的日光,淡淡地洒在“东门街”的灰色牌匾上。穿过狭长的古巷,映入眼帘的是横跨在湖面的精致石拱桥,小桥、流水、人家,好不惬意....“家门口的风景古色古香,诗情画意!”陈先生对改造后的东门街赞不绝口。

  在离东门街几十米远的转角处,可以看见一座古朴典雅的古建筑,名唤文昌阁,这曾是一座“锁在深闺人未识”的古建筑。

  图片

始兴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是始兴县保存完好的一座书院古建筑。”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道,“1958年创办始兴县机关幼儿园,园址就在文昌阁前,它也因此被深藏于围墙内,已经有许多年轻人不再认识这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始兴县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让这座集载“文昌”之灵气的古建筑再次焕发了新的光彩,“幼儿园搬迁新址后,我们拆除了遮挡它的原机关幼儿园旧楼,在阁前新建了广场和停车场,增设了消防设施,安装了隔离护栏和灯光。”县住管局负责人介绍,如今的文昌阁在修缮提升后,举办了历史文化陈列展等系列活动,成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文化的窗口。

  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华关表示,始兴县坚持“以文润城”涵养城市“气质”,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全面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打造了墨江文苑、广州会馆、粤北粮仓等一个个城市文化“微地标”,再现了昔日始兴的“岭南之风、客家之韵、生态之美、烟火之乐”。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从“无人管”变成“众人治”


  三分建,七分管。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防止老旧小区改造后“返旧”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我们坚持建管并重,结合改造同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县住管局负责人介绍,“对于有条件的小区积极引导居民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则推行‘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模式。”

  图片

改造后的兴平小区增设了多个停车位。


  兴平小区改造前,是典型的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后,城西社区党委在兴平小区设立了党群服务室,组建了以党员为主的楼栋长队伍。“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小区改造得这么好,能为小区邻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非常高兴。”退休后的何爷爷承担了楼栋长一职,并作为党员志愿者负责小区日常保洁和巡查维护。

  除此以外,兴平小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共同维护改造成果。“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感觉老小区也变成了大家庭。”居民陈阿姨说道。

  社区“大党委”结对共建机制,实现了老旧小区网格化治理。结对单位将老旧小区纳入“创文”“创卫”片区化管理,常态化落实“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小区居民共同参与老旧小区卫生环境整治,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无人管”到“众人治”转变。

  在兴平小区经营早餐店生意的河南人赵明见证了始兴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我们早餐店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受益者,改造后的营商环境、生活环境都比以前好多了,生意也比以前更好了!”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