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雷珺婷获评“2023中国纺织非遗新青年”

  日前,我县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始兴县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畲族刺绣非遗传承人雷珺婷在第七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开幕仪式暨2023年度北京时装周颁奖盛典中获评“2023中国纺织非遗新青年”。

  图片

  畲绣,即畲族刺绣。在畲族的传统文化中,当畲族姑娘新婚时,将刺绣师傅请到家中来,定制一套新婚服饰;男子则做一件长衫,领口刺绣边。雷珺婷从小耳濡目染畲族手工艺,2009年她走上了畲族文化的传承之路,在认真修习传统技艺的同时,注意将创作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挖掘整理畲族文化,让非遗“活”起来。
  不止于此,2018年,雷珺婷成立始兴畲族联谊会,联合各方力量,致力于开展始兴县畲族文化与社会各界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近百场畲族文化交流和庆典活动。此外,她深耕文字创作,参与编写全国《畲族雷氏志》,并完成了20多万字的《韶关畲族文化研究》专著编写任务,填补了韶关市畲族文化的研究空白。
  这些年她开展了数十场近2000人次的畲族文化公益培训活动。独立策划、组织过上千人参加的“畲族外嫁女回娘家”等大型畲族文化活动。2019年,畲族刺绣、彩带、乌米饭列入始兴县第六批非遗项目,雷珺婷也成了畲族刺绣、彩带、乌米饭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雷珺婷先后参加了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公益项目培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如今,她熟悉非遗刺绣的历史背景、技艺特点、传承方式以及当代设计,深入了解传统的刺绣技艺以及其传承和保护。她精心创作的刺绣作品荣获广东省级和国家级奖项。在“北京时装周”——非遗成果转化公益展上,她带着畲族非遗刺绣作品大放异彩。同时,她还参加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等各大型活动,让更广大受众认识畲族非遗文化。
  畲族刺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结民族智慧的典型载体,也是现代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石。雷珺婷说,推动畲族刺绣发展,一是要将工业化生产和手工制造有机结合,提升非遗产品时代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二是以传承为基础树立更高标准,坚持技艺革新、元素更新、时尚创新,增强畲族刺绣自我发展生命力。三是建设完善畲族刺绣传承体系,加快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激发产业经济活力。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雷珺婷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在全县各乡镇开展一系列畲族文化的讲座,以及非遗刺绣培训,让畲族刺绣在传播中引发人们心理共鸣、情感共振,打通时间的隧道,联结过去和当下,文脉赓续,弦歌铮鸣。“未来,我会以获评中国纺织非遗新青年为契机,从纺织非遗产业发展、传承创新等方面继续努力,让畲族刺绣发挥更大的价值,带动始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