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艺术与地域复兴:从大陆到海岛”2024国际学术会议落幕之际,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及文化工作者实地领略我县围楼文化魅力,探寻地域复兴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方向。
活动中,专家学者们先后走进我县东湖坪围楼建筑群、红围、长安围围楼文化体验馆、罗坝镇长围,实地感受我县围楼文化的魅力。大家深入参观每一座围楼,用心感受围楼文化,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对围楼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人文传承历史有了初步了解,大家都被围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深深吸引,他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进行打卡并拍照留念。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说,非常高兴有机会看了始兴的好几个围楼,这个围楼跟福建那种土楼非常不一样的。“这个基本上是石头和砖头来砌的,围楼经过明清几代的传承到了今天,它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它作为一个军事防御的作用。”
北海道大学观光学高等研究中心副教授兼副主任渠蒙也说,始兴所有的围楼给他留下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他觉得每一个形状和它的历史背景都不太一样。“因为我来之前真的不了解这地方的故事背景和资源,但是当我参观过这个地方之后,我才发现,哇,原来这个地方的生活是这样的,所以我也学习了很多,我觉得还有很多值得继续深挖的东西。”
此次活动,专家学者们亲身体会了我县客家文化魅力,看到了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我县围楼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同时,针对我县围楼建筑文物活化所面临的问题,专家学者们也给了建设性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围楼活化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激活围楼的多样化潜力,将地区文化、民俗文化等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加强各平台特色宣传工作力度,让古老的建筑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说,始兴所有这些土楼都坐落在这种田园风光之中,可以做客家文化的各种体验项目,这些围楼相信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很多的围楼是闲置、空置的,接下来应该研究如何让这些围楼,比如说免租金,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家,乡村的民宿的业主等加以开发利用,使这些已经失去古代防御功能的建筑物重新散发它的新的力量,形成始兴的一个新的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我觉得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围楼,方形的也好,长方形的也好都是很有特点的,我就觉得非常震撼,然后这个价值来讲它并不比其他地区的要差,我觉得在各种媒体上多宣传,或者做一些旅行的小短片,可能外国友人,游客会非常感兴趣。”北海道大学观光学高等研究中心副教授兼副主任渠蒙说,围楼里面所有房间的空间都非常空闲,可以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东西。“比如说一起跟当地人做一些东西,和大家交流一些东西,然后他们带回去的就不只是一个纪念品了,他们可以带回去的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会人传人,所以更多的人就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