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90的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佘祥威,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深生物学家,曾辗转新西兰、上海、长沙等多地,却最终选择始兴安度晚年。当“候鸟式养老”成为潮流,这座“中国生态康养胜地”县城如何打动顶尖人才?今日,外地人居始兴系列专访启幕,让我们以亲历者视角解码“始终兴旺地、最美生态城”的独特魅力。

忆往昔峥嵘岁月,佘祥威用“流浪”来总结自己的人生轨迹:“1956年考入中山大学,后由学校代培至北京大学毕业后回中大任教。之后在周总理的部署下,下基层前往兵团攻坚橡胶项目,最终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从事一辈子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而他的养老轨迹同样写满辗转:1996年退休后,定居新西兰十余年,却因文化隔阂与思乡情切返国;上海的繁华难掩“人满为患”的疏离,老家长沙的气候与医疗挤兑更让他困扰,直至探望嫁在始兴的女儿,才与这座小城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生物学家,他对环境的审视尤为严苛,而始兴的生态禀赋恰好契合了这份专业判断:“始兴森林覆盖率77.88%,负氧离子浓度与广西巴马养老基地不相上下,这是经过我实地比对的结论,也是我研究一辈子的专业判断。”这份优势正是始兴摘得“中国生态康养胜地”国字号名片的核心底气——2020年12月,经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评审,始兴因“生态气候优越、宜居宜康养、资源配套完善”正式获此称号,在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活动中斩获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名,更让“地球北回归线绿色明珠”的美誉实至名归。

100%的地表水优良率更孕育出独特物产。“始兴空气好、水好、土壤营养价值高,蔬菜风味特别好,马市豆腐的清香、顿岗马蹄的无渣口感,都是山泉水与矿物质土壤的馈赠,这是城市里尝不到的本味。”如今,他特意选择紧邻丹凤山森林的居所,“每天打开门窗看到的就是树木,24小时呼吸高负氧离子空气,对身体康复太重要了”。


“医术高明,中风无后忧!我亲手题词做的锦旗送给县人民医院,就是出自内心的感谢”,2024年1月的一个普通凌晨,发生了令佘祥威及其家人心惊的一幕。刚吃完早餐的佘祥威突发中风昏迷,女儿女婿拨通急救电话后,县医共体总医院的急救团队迅速响应,依托“县120指挥中心-县级医院-乡镇分站”三级急救网络,接诊后在一周的治疗下他便康复如初。

中医的治疗更让他惊叹。风湿顽疾困扰多年的佘祥威,每到冬天都饱受关节疼痛的困扰,经常需要家人半夜三更按摩止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前往了始兴县中医院治疗。“一个很年轻的湖南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也是我的老乡,把针一扎,我就马上发自内心地喊出一句‘太神奇了’,一下就通了”。

“响应快、服务好、医德高”,佘祥威的感慨背后是始兴医疗的系统性升级——始兴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太平镇中心卫生院均实现新建改造升级,整体医疗硬件和医疗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乡镇卫生院实现100%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更连续两年深化医改考核全市第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跻身粤东西北前十,办人民满意的医疗服务持续走实走细。

“大家总觉得小县城交通不方便,其实始兴特别方便。到机场的距离比长沙还近,坐飞机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上海,机场小,不用像北京和上海那样提前一两个小时安检,很省事儿。”佘祥威的体验道出了始兴的基础设施底气:武深高速联络线贯通形成“环城”高速的“主动脉”,国道323改线、兴隆大桥至沈所路段等疏通乡镇干道的“淤堵点”,“四好农村路”打通基层发展的“毛细血管”。

而客家文化的浸润,让这份“安心”多了份“暖心”:实施“新时代围楼复兴计划”,268座古围楼被活化成文化空间,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在此和谐共生。“始兴的客家文化保存得特别好,家家户户进祠堂,红白事都在祠堂办,还有家规、村规,这些传统文化太难得了”,佘祥威感慨于始兴人民在文化浸润下的幸福生活。
城市品质的升级同样触手可及:截至2024年,36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惠及3万多居民,城东区雨污分流、夜景亮化、口袋公园建设让生活更惬意。“更让我惊喜的是文体活动,别的地方广场跳舞大多是中年妇女,这里老人跳,甚至有坐轮椅的老太婆认真跳,这是我跑遍全国都没见过的。健身器材也很多,老的小的都在湖边锻炼,这种群众性文体活动真是特色。”佘祥威赞叹道。

“住在这里不仅安心,更能‘享老’!”这位辗转新西兰、上海、长沙等多地,最终选择扎根始兴的老教授,正是被这里让人放心的医疗、得天独厚的生态、便捷的交通、地道的食材与暖心的文化所打动。
而这份“享老”幸福感的背后,是始兴养老事业的扎实深耕——总投资约1亿元的县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成为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枢纽;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长者饭堂全覆盖,7个乡镇的饭堂配套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助餐、休闲等贴心服务托举老人幸福。

截至2025年11月,始兴现有百岁老人21名,99岁老人15名,90岁以上的老人1087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始兴用实打实的成绩,将“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的禀赋转化为民生福祉,让这座“始终兴旺地”不仅成为佘祥威的归心之所,更成为越来越多人心向往之的养老优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