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盛唐宰相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名句,流传千古。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幼年初读,似觉晦涩难懂。到后来,历览稍多,每每读之,感慨愈深,仿佛眼前有一只孤鸿,掠过旷野,翱翔于茫茫天际。
世人记载流传张九龄的诗词共有199首,均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比如: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张九龄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是一个遍地桂花香的诗意小城,张九龄即景生情,就地取材,借物起兴,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自比兰桂,抒发着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的情感。
宰相之职,代表天子治理天下,对于国家的安危兴亡,举足轻重。唐玄宗登基之始,励精图治,身边一批德才兼备的贤能宰相,国泰民安,皇祚兴盛,史称“开元盛世”。几位名载青史的贤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张九龄以务实清廉而闻名。曾多次在主理朝政时直言向唐玄宗进谏,多次规劝其居安思危,整顿朝纲。
古时母凭子贵。据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工于心计,为了巩固地位,曾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命宫中官奴去游说张九龄,毕竟张九龄集节操、品质、度量于一身,且颇重对文士的奖掖与提携,因此深受天下文人的拥护与爱戴,也深得唐玄宗欣赏与器重。原本唐玄宗也有意借此机会废旧太子,立宠妃武惠妃的儿子为太子,此刻如果张九龄能出面振臂一呼,天下文士莫不从之,这胜算可谓百分之百。然而张九龄风清气正,秉公守则,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
从寒窗苦读的一介书生到百官之首的宰相张九龄,在公务闲暇之余,常与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储光羲等当时盛唐最优秀的文士们品茗谈诗,共话文学。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场诗歌盛宴的画面:明月初升之际,面对良辰美景,气质非凡的张九龄捋须静思,吟出诸如“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般的诗句来,他所抒发的激情,怀抱的壮志,开阔的胸襟,展现的豪情与风度,博得满席喝彩,着实令人陶醉。怪不得都说盛唐京城诗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生在现代盛世的我,对张九龄的所有了解,都只得通过他的诗,他的传记及自古至今文人士子因对他的欣赏和怀念而创作的影视作品。如此才华横溢、三度入朝的张九龄早已深入我心。我时常想穿越时空,回到张老先生的时度,见一见这风度不凡的张九龄;也时常想,若我真能回到那时,遇见张九龄,是否如孟浩然、王维般得他欣赏,还是以我这样平凡普通,即使是老乡也根本就难得一见?隔着千年的时空,我还是深陷九龄风度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