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文字里聆听花开的声音

1

2015年,是我生命中最为悲伤的一年。这年五月,天空总是阴阴沉沉的。

我的母亲,年事已高,身体却很硬朗,每天像往常一样操持着家务。不料,母亲刚刚过完母亲节,在一个午夜里心脏病突发,走完了她八十二岁的人生。忘不了那个哀伤的不眠之夜,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带着余温的身躯,大声呼喊,可母亲却双目紧闭,再也听不到我的喊声。

在那段阴暗的日子里,母亲的房间总是空空荡荡的,可母亲的音容笑貌总是在我的眼前晃动。每每念及母亲的千般好处,我心似刀割,泪如雨下。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段时间,我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炎。在无数个漫漫长夜,我腹痛如绞,剧痛令我无法入睡。在黑沉沉的夜里,我总是双手紧捂肚子,在床上翻来滚去,苦盼黎明那一抹光亮的到来。短短的数个月,我的体重锐减三十斤,原本略为发福的体形变得异常单薄,整个人变得形容枯槁,跟往日相比,真是判若两人。我行走在路上,头晕目眩,脚步蹒跚,摇摇晃晃。我拖着病躯,穿梭于县市医院之间,求医问药,可病情却始终难见好转。黑夜降临,我充满恐惧,剧痛几乎摧挎了我的意志。我曾暗自落泪,悲凉绝望地问自己:我能捱过漫漫的2015年吗?

幸运的是,在我最难过的日子里,身旁有文字相伴。在万籁俱静的夜里,病痛折磨得我无法入眠,我便强忍着病痛,爬起来,斜靠在床上,打开手机,阅读文学名著,或在手机里写下一行行歪歪斜斜的文字。文字就像一剂良药,暂时减轻了我身体的疼痛。我苦苦支撑了大半年后,上天终于垂怜,我的身体奇迹般地慢慢好转。

2015年,正当我饱受痛苦的煎熬之时,老天又悄悄地捎给我一份特殊礼物,给了我一份意外的惊喜.

上半年,韶关市作家协会决定,隆重举办2015年韶关市首届张九龄文学奖活动。始兴县作家协会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本地省市县级作家填写表格,上市级作家协会递交文集专著。我清楚地记得,热心的文友李京平嘱咐我填写申报材料。说句心里话,京平叫我填写表格时,我心内犯了嘀咕,老大不愿意,一是因为我那时正饱受病魔的折磨,心凉如水,懒理一切事务;二是我想到全市有那么多的作家,如此奖励,那能轮得上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呢?好长一段时间,我仍按兵不动。差不多到了上交材料的最后限期,京平心里急了,反复催我及时上交材料。我与京平向来相熟,当年我考入韶关师专的时候,第一次出远门,没有见过世面,人生地不熟,京平热情地领着我到市里的一间商场,精心地帮我挑选了一部学习英语的收录机。因为那件事,我对京平一直心存感激之心。我见京平亲自出马,且如此热心,不好意思拂了她的一番美意,最后时刻,我勉强地填写了有关材料,递交了作品,总算按时完成了任务。

2015年11月,喜讯传来,文友们纷纷向我道贺。他们说,我的文学作品经过评委的严格评审,终于顺利入围,进入了公示阶段。文友们语气十分肯定地说,你这次获奖是铁定的事情了。果然,我的作品榜上有名。

我惊喜不已,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料到的事情!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感叹不已,在QQ空间里记录了那喜悦的时刻。

2

2015年12月5日,上午九时,韶关市首届张九龄文学颁奖仪式在韶关市西河湖心亭宾馆隆重举行,我应邀参加了颁奖仪式。韶关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颁奖仪式主持人钟学松女士用甜美的声音向大会嘉宾推介了我的作品:“作者如诗人,似画家,带我们走进了难忘的童年时代,走进了浪漫的红叶深处,让我们一起感受作者火热的情怀……”

那诗一般优美深情的推介辞深深感动了我,我觉得双眼一阵潮湿。当我和获奖作者一起站在领奖台上,手捧证书,面对着无数闪闪的相机和手机时,我心中涌起一阵阵热浪,情难自禁。

颁奖后,我聆听了文学专家教授对获奖作品的分析点评,参加了一系列的文学培训研讨活动。我有幸认识了一大批文学高人前辈,目睹了他们迷人的风采。我首次参加如此大型的文学研讨活动,我被前辈的真诚和执着而感动,被他们身上的文学情怀而折服。

说句老实话,我虽然幸运地获奖,可我心里像一块高悬的明镜似的,清楚自己的实力。我身上的文学细胞并不活跃,文笔生涩,才情有限,我只能远远地站在文学前辈的身后,仰视他们高大的身影。我猜想,我的作品之所以获奖,很大原因是我纯朴自然的文风,真诚的创作态度,对真善美的苦苦追寻,对人生奋斗目标的执著。我的真情感染了评委,他们为我亮开了一盏绿灯。

3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是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那些巴掌般大小的《三国演义》、《说岳全传》连环画陪伴着我,让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代。我从小崇尚英雄,那些英雄好汉的事迹无时无刻在熏陶着我,他们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成长的道路。

那一本本小小的连环画,在我最初的心底里播撒了文学的种子,随着时光的流逝,它悄悄地在我心底里长出了一片嫩芽。

我在江口中学读初中时,便如饥似渴地读着中国古典名著。我先后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封神榜》、《宋宫十八朝演义》等古典原著。我甚至翻出了家里的《毛泽东选集》,反复翻阅。毛泽东文章写得气势沉雄,有理有据,畅快淋漓,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所谓“读书百篇,其义自见。”读的闲书多了,我心里忽然有了写作的冲动。我记得,我的第一篇散文《池塘春色》发表在韶关教育学院主办的《学生作文报》上。报上的编辑在文末附加了这样的评语:“浅水、秀竹、绿树、芭蕉、野草的描写既有条理,又各具特色。”

我们的学校建在黄土坡上,每到冬季,树木凋零,寒风瑟瑟,可这个时候,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却依然迎着凛冽的寒风,傲霜怒放。我站立在山道之旁,望着一簇簇山茶花,心有所悟,挥笔写下了散文《山茶花》。后来,这篇散文也刊登在《学生作文报》上。编者在散文题目的正上方加了一行粗体字按语:“花中自有我知己,唤来笔下现芳姿。”读着自己带着油墨香的习作,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高中阶段,学业极度紧张,可我始终难舍写作,手总是痒痒的,难于自禁。1986年,我读高一时,代表学校参加始兴县中学生“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我意外地荣获了一等奖。喜讯传来,学校贴出了大红喜报,特意嘉奖我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那时,我一边刻苦学习,一边不停地写作。我的文字先后在《学生作文报》安家落户,我成了那儿的常客。

我刚考进韶关师专时,校院组织了一次大型征文比赛活动。在众文友的鼓动下,我构思了一篇浪漫的爱情小小说,描写了一对男女青年教师扎根山区教育,他们为了改变山区落后的教育面貌,甘愿把美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大山深处,最后双双收获了美丽的爱情。我没有料到,我的小小说居然荣获一等奖。

我身旁的女同学发了一片惊呼声:“咦,原来我们班还有一位没被发现的才子哩!”她们争先恐后地阅读我的获奖小说,然后唧唧喳喳地围住我,问道:“请问,你就是那位男主角的原型吗?你描写的爱情故事温馨浪漫,你那么专心用情,以后,你一写会遇上一位漂亮可爱的女孩,你们的生活一定会很浪漫幸福的。”

颁奖晚会时,我站在闪闪发光的领奖台上,一位中文系的老师慈祥地问:“你就是李富根?”我腼腆地点了点头。

颁奖大会后不久,校园文学社在太阳岩的沙滩上举办一次篝火晚会。我们围坐在篝火边,旁边的一位中文系女孩悄声地对我说:“真想不到,你的文笔那么流畅,那么老练!读你的小说时,我暗自猜想,作者肯是一位四十多岁来我们学校进修的中学在职语文老师!”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反问道:“你瞧瞧,我有这么老吗?”

4

我读完了师专,被分配在某乡镇中学教书。我生性爱静,教学之余,我喜欢舞文弄墨,把自己浸润在书海里。我特别喜欢读史书和历史小说,我尤其喜欢读那本厚厚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每一次品读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像一只小小的书虫,钻进了厚厚的书本里,在文字的海洋里留连忘返,乐此不疲。

当我回转身来,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文字功底也日渐提高。看到自己的文字得到了报刊杂志的认可,我信心满满的

三十岁那年,正当我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始兴县教育局要招聘一名从事文工作者。经过层层筛选,我最后脱颖而出,被调进了教育局。我日夜奋战,草拟各类大大小小的文稿。因为公务繁忙,我常常累得筋疲力尽。每次下班后回到家里,我躺在客厅的沙发上,不愿起来。在那段繁忙的日子里,我不得不远离了曾经令我着迷的文学。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不知不觉,人过中年,我发觉自己空空荡荡的,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整理旧稿,我心潮起伏,一个大胆的决定忽然爬上心头,何不选编部分旧稿,把它们编辑成书?那些密密麻麻写满文字的旧稿,是自己年轻时留下来的珍贵文笔,它真切地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奋斗轨迹。如果能够顺利出书,意义不可估量。

2010年,我挑选了十数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文集《红叶深处》。美好的愿望终于实现,望着那精美的装帧设计和一行行整整齐齐的文字,我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似乎完成了人生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十年之间,我曾经远离了心爱的文字,就像一位久经沙场带兵打仗的将军,离开了热闹的兵营,离开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士兵。那份失落感,可想而知。当一众文友力邀我重返文学之路时,我欣然答允,重新走进了花花绿绿的文学世界。我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凉爽的清风,伴随着一缕缕诱人的花香,天空一片晴朗,原野一片广阔。原来,那些藏于心中的文字并不曾走远,它们见了我重出江湖的身影,纷纷聚拢到我的身前,紧紧相随,甘愿听候我的调遣。在尺幅之间,在方块阵中,我就像一位指挥若定的大将军,手执令旗,号令三军,发布一道道将令,发起猛烈的攻势,攻城掠地,不断扩大战果。数年之间,闲暇之余,我心无旁骛,专著地编织着文字,轻轻地敲出了一篇篇冒着热气的文章。

连我自己也觉得吃惊非小,仅在2015年一年时间里,在如此艰难的境况里,我积攒了十数万文字。我把自己的文章发表的数家网站里,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有时候,一篇文章出来,一夜之间,点击量便迅速过万,获得了许多真心的点赞。

5

岁月如歌,往事如画。

在一行行深深浅浅的文字里,我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描写了江口那条汤汤而流的浈江河,那里满载着童年的欢乐和少年的忧愁;我记叙了忠厚善良的父母,回忆了他们一生的辛劳,直及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刻画了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处处呵护我,供我念完了大学,共同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园;我记录了在那片红土地上,我挥洒着青春的汗水,邂逅了一位善良的姑娘,我们一起携手走过了春夏秋冬……

我从小崇拜英雄好汉,喜读历史故事。走过数十年的人生之路后,蓦然回首,我惊异地发现,那些英雄好汉的形象依旧在我心中无限放大,我情不自禁地尝试着创作历史小说。在小说《喋血长坂坡》中,我重塑了赵云单枪匹马在长坂坡大放异彩的英武形象;在小说《乱世桃花》中,我虚构了义薄云天的关羽护送貂婵到莲花寺削发为尼的动人故事;在小说《凤雏庞统》中,我再现了天下奇才庞统先生在江东得不到重用而郁郁不得志的窘态……

在我的耳畔里,我时常听到战马的嘶鸣声和战鼓的咚咚声。

在敲打文字的时候,我发觉文字是自由的,文字是温暖的,文字是亲切的,文字又是色彩斑斓的。

我衷心感谢关心帮助过我的文学前辈和文朋诗友!

2015年12月中旬,韶关市评论家协会一行领导专家前来始兴指导工作。韶关学院文学院的罗俊华、温阜敏两们老教授在宴席上向始兴文友打探我的情况。

我坐在一旁,满腹生疑,两位老教授怎么寻找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我忐忑不安地走上前,在两位老教授面前自报家门。

两位老教授见了我,就像见了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罗俊华教授拍着我的肩膀说:“你是《学生作文报》走出来的人才嘛。当年啊,我跟温教授是《学生作文报》的编辑,编过你的作文。”啊,原来这样!这么久远的事情了,老教授居然铭记在心。我不禁肃然起敬,立即再三向两位教授致谢,并执之以师礼。晚上就餐时间,我见罗俊华教授坐在席上的下首位置,连忙起身,亲自到他跟前,拉着他的手臂,执意请他到主位上就座。那一晚,我坐在老教授身旁,虚心地听取其对文学创作的高见。

三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青涩少年,我在《学生作文报》用真名和笔名发表了大量文章。虽然那时每篇文章的稿费仅有一元,可它的价值却是不可用金钱来衡量。那一段难忘的岁月,一直萦绕于心,令我念念难忘。我参加工作后,在乡下教书,念念不忘当年的《学生作文报》。我情不自禁地写了一篇《感念学生作文报》的随感,发表在该报上,再三感谢《学生作文报》在我人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在文学之路上行走迈进,有缘结识了一批县、市级作家,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次跟师长文友聚会,有幸聆听他们的文学创作观,并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和殷切鼓励,让我感受到他们身浑身上下流淌着的火热情怀。在前辈和文友的殷勤鼓励下,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三国演义〉中美女的悲情人生》、《阿辉的荷田》、《珍惜美好时光》、《我的〈三国〉情结》、《深渡水,春日瑶乡美如画》、《乱世桃花》、《烽火连天的红色岁月》等一系列文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2017年,我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土地之恋》先后荣获市级、省级文艺精品扶持!行走在文学的春天里,感受到了那股浓浓的春天气息,瞧见了柳枝上的片片嫩绿,听到了花开时的美妙声音……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