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围屋关不住人性

十九集电视连续剧《围屋里的女人》在我县首播以来,也许是因为该剧的主要景点在我县拍摄,看来倍感熟悉也许是由于剧中波澜跌岩的情节吸引着笔者,笔者每晩必睹为快,直至剧终。

 该剧以散文的笔法,描写了一群生活在围屋里的寡妇们的悲惨命运,叙述了她们与命运抗争的动人故事,反映了在封建礼教压迫下中国妇女所受的迫害,以及她们由逆来顺受到觉醒抗争的历程。剧中的许多情节,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谈,但对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现实,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小小的缩影。

 在封建社会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中国妇女至高无上的信条,更是束缚妇女的血泪斑斑的锁链。在这条锁链的禁锢之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却只能从一而终,甚至丈夫死后也不得再嫁,纵有沉魚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貎,亦或正值情窦初开,舍苞待放之年,也必须关进密不透风的围屋里,与外界隔绝,以保贞洁” 。封建卫道者们把围屋称之为清洁堂” ,似乎女人死了丈天,再与别的男人见见面、说说话,就是不贞不洁,肮脏不堪。因此,他们企图把寡妇关进围屋,一方面防止寡妇思春,一方面显示他们所谓的道德” 廉耻” 。孰不知,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怎一个” 字了得!

  君不见,就在寡妇秀英被沉潭,相好被乱棍打死后才几个月,一向温顺贤良的豆苗与小叔春生却恋得死去活来,为了不受沉潭的侮辱,宁愿从四层楼高的围屋顶上跳下,到阴曹地府去与情人幽会……于巴婆是在清洁堂生活最久的女人,十六岁死了丈夫,进了清洁堂。在她六十大寿的日子,卫道者嘉奖她为妇女楷模”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她请求把四十年前的恋人疯子放进围屋与她团聚,亲自为他洗脚梳头,被抓住时仍然慷慨陈词,痛说与恋人的相恋故事与相思之情,并主动请求沉潭了结。这难道不是对封建卫道者们,对围屋清洁堂” 的绝妙讽刺?

 如果仅仅停留在描写寡妇们追求自由,向往美满幸福的婚姻,则不过是反映了人性中最基本的方面,历代才子佳人作品,鸳鸯蝴蝶派作家们已经有过无数的描写,不足为贵。《围》剧着重表现了寡妇们人性中更加崇高的境界即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五娘,一个被畗人抛弃的戏子。正是她,最敢于直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最大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她逃出围屋,面对救出自己的恩人向她示爱的时候,仍然念念不忘自己心中的恋人。然而,当梦想成真,与恋人新婚燕尔,正在向荣华富贵靠近的时候,得知心中的恋人已经沦为侵略者的帮凶,她毅然抓起利刃向丈夫” 刺去……当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同时摆在面前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民族利益,不惜舍弃个人利益甚至生命,这才是真正的贞洁烈女,妇女楷模!

 铁板嫂,由于不堪忍受丈夫的凌辱,谎称死了老公,逃进了清洁堂,打算这辈子不再嫁人,以为可以过太平日子。后来,她遇到老龙子,被欣赏,被怜爱,正如干柴近烈火,她的人性很快复苏,她大胆地接受了老龙子的爱,勇敢地追求幸福。为了报答堂主阿芸婆的恩情,她逃出围屋后决意去为阿芸婆报仇,火烧族长朱须公的宅子,却又因救孩子而葬身火海。剧中每一个细节,处处表现出铁板嫂善良、正直、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这不正是人牲中最善最美的地方吗?

 最令人敬佩的是堂主阿芸婆,她与表兄金标青梅竹马,包办婚姻使她另嫁他人。儿子出生,丈夫去世,宗族相逼,她无奈进了清洁堂。族长们原想用她管住那些寡妇们,成为贞洁楷模。然而她并没有因身为堂主而湮没人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总是挺身而出,站在善良和正义一边。当姐妹们想冲出牢笼,奔向自由的时候,她总是网开一面,暗中支持当正义和邪恶较量的时候,她总是喝令邪恶放下你的鞭子!当儿子被害,恋人被杀之后,她把自己的悲痛化为民族的仇恨,毅然投身革命。明知保护革命分子有杀头的危险,可她临危不惧她本有逃出围屋,奔向自由的许多机会,但她想到围屋里的那些姐妹需要照顾,竟然留了下来当侵略者逼她交出革命党时,她毅然带领寡妇们与敌人拼命,血洒围楼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何等英勇,何等壮烈!着实令我辈男儿汗颜。

 诚然,在受迫害的妇女当中,仍有未曾觉醒的女人,阿七婆、钱就是其中的代表。阿七婆身在清洁堂,却不知自己是受害者,时时以副堂主自居,把封建的清规戒律当作尚方宝剑,处处和姐妹们作对,直至被侵略者强暴失身,临死前才喊出:姐妹们,我好后悔啊” 的声音。看到这里,我不禁为那些长期受着封建礼教摧残而不知觉悟的妇女们扼腕叹息。

 “僧是愚民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最可恨的是那些封建卫道者们,诸如李县长、朱须公、二叔公之流,表面上道貌岸然,满嘴子仁义道德,背地里却是男盗女娼,什么可耻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李县长在阿芸婆救人心切有求于己时候,不惜调戏强占她的身体朱须公为了占人钱财夺人家产,不惜用酒灌醉了阿芸婆,抓住她的手在契约上按了手印二叔公竟狠心地指使别人把阿芸婆的儿子推下河里…… 剧中类似镜头不多,却入木三分地勾画出那些封建卫道者们的丑恶嘴脸,不能不说是编导的高明之处。

 《围》剧以低沉的基调,悲壮的结局,浓缩了一段血泪的历史。今天,围屋里已经沒有女人,围屋作为历史的陈迹仍然保存下来供游人参观。我想,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教我们以古鉴今。围屋里的故事再也不会重演了,青年男女再也不用担心被包办婚姻,寡妇们也不必担心被沉潭、被关闭了。然而在人性被解放,个性受张扬的今天,我们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借着张扬人性而漠视应有的道德和良知,更不能借着婚姻自由而置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于不顾,人性中最美好纯真的东西不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也算是《围》剧给我们的一点启示吧。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