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桂山书院

 

隘子自古以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书香浓郁,文风兴盛,并先后创办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桂山书院就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学校之一。
桂山书院位于隘子镇建国村下白石下,依桂山西陲,书院亦因依桂花飘香的桂山建造而得名。书院后障是海拔1301米的七星墩,前方为海拔1368的龙斗山障。隘子律水正源于七星墩,经葫芦洞一字儿流过九龄故居村前,润泽书院,东流至隘子墟。
据史料记载,桂山书院修建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传说是在唐代古学堂的遗址上修建而成。书院坐东南向西北,遵循地势的天然坡度,按地形前低后高的建筑布局建设,书院阔度26.8米,进深44.9米。面积1203.3平方米。书院主体以厚实泥砖砌成,台阶、阳台栏杆均用大块的上好麻石。书院的横梁、门窗等木质部分多漆成朱红色,是一座青砖、黛瓦、实木构筑的二面坡四合院式书院。学院房间总计近三十间,一个小山区就有一间规模这么大的书院,这在当时求学主要靠私塾的年代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壮举。其建筑构造之新、工艺之精、规模之大就是在现代都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远望书院,但见书院前后屋脊叠嶂,青砖黛瓦,窗户呈外凸的拱形,一字排开,整齐划一。走近书院,门楣上悬挂的一块大匾映入眼帘,上书:“桂山书院”,字体浑厚庄重。大门两侧嵌有一副总括性很强的对联:“桂山开甲第,律水起文澜”。大门正上方,设有五幅字画,分别绘有花鸟松蝶等物,配以刚劲的书法,显得十分喜庆典雅。门槛以整条的麻石铺成,门扇板为实木,厚实格密,大门内设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门厅,靠近大门处有一副门式的牌坊,墩座为圆形麻石,粗大的门柱漆成黑色,上面其他部位为红色。牌坊较大门稍高,顶上的栏杆呈一串串的葫芦状,牌框左右各有一幅色彩斑斓的绘画,中间镶着一块横匾,上书:“教先三物”。进得牌坊,上了一以长条石铺设的三级台阶,即到了一处正厅,此厅门大窗阔,是当时的接待室与校务处,校务处周围有大小各异的房间近十多间,(其中一间为教师厨房,两侧小房为柴禾杂物房,其他均为教室)。后来,台阶、校务处、两侧的杂物房及校务处旁边的几间房屋被拆除。成了现在的一个坪院。
坪院的正前方,即是魁星楼。一棵桂花树,从高而厚的楼墙中段处曲长出来,树态苍老如逾千年。据传,这棵桂花是当年张九龄上任前亲自种下的,后来,人们策划修建书院,大家都十分敬仰乡贤九龄的文才和为官之道,于是择此为校址,院墙就从这棵桂花树的树脚边砌起。此树枝繁叶茂,因为就长在庭院旁边,这使得书院格外清凉,青翠的大树与古朴的书院相得益彰,自成一景;此树也因此成了书院的标志性一物。站在桂花树下时,阳光穿过轻轻曳动的树叶,斑斑点点,投照在树下的你我,仿佛时光倒流,如慕名而来的书生,背着包袱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学府。
穿过校务处,迂至左侧,有一道以条状麻石砌成的台阶,弯曲旋转拾级而上,即到了魁星楼。魁星楼共两层,第一层有一开口厅,两边均为教室,室外是横穿整层楼的走廊,长廊宽敞,护栏以长而厚重的麻石筑成,护栏上有七个柱石圆木制成的台柱,撑着向外伸出的屋檐和楼上的楼阁。檐上的每段横梁都装有手绘彩画,上面绘有仙鹤、青松等喜物。沿开口厅的侧梯而上,即是魁星楼的顶层,此层为木质结构,均已刷油漆。通过一道青砖拱门,即是一个厅堂,左右各有两个房间,为教师的办公室和住所。房门上以彩画装饰,松梅鹊凤,栩栩如生。靠外的两个房间的对门屋角各架有一条角梁,上面雕着一个腾云驾雾般的龙头。中间房实为一个面积不大的厅堂,雕龙绘鹿,十分考究精致,雕刻绘画铺满了整个天花板,诚然就是一件艺术珍品:“穹楣窗,寿字滴水,鱼龙纹藻井,饰青首鼓须龙”。神龛上供奉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正座,手执笔卷。两边有一对联:“紫气冲霄汉,文光射斗牛”。设孔子像意在表达敬贤崇文的风尚,同时也寄望书院多出人才。学院的一些重要仪式和一些会议都会在此举行。此坛在“文革”时期的“破四旧”中损毁,现在看到的是后来人们根据原来的模样重新复原的。厅堂两侧的墙壁上各有一块刻字碑文,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当时人们为了建书院卖山置地、募捐筹款的过程和书院相关的各种情况及细节。因年数久远,碑文内容模糊不清、已难以辨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所在地改名为建国村,桂山书院也因此用作建国小学的校址。上世纪七十年代,建国小学在桂山书院旁边建造了现代式的学校,桂山书院因此闲置至今。
一九九零年,始兴县人民政府公布桂山书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清代建筑、了解当地文人历史等都有较高价值。
桂山书院是隘子最古老的学府之一,此校环境清雅、闻名遐迩,清化当地和周边市县乡镇的很多读书人都来此上学,学生在读人数最多时达数百人。桂山书院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和发展做出了杰出奉献。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