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抗日烽火中的红色堡垒

春风送暖,阳光和煦,应朋友之约,兴致勃勃地来到不知造访多少次的始兴沈北红围。弥望春晖沐浴下泛着红色柔光、长方圆角的厚实墙体,细观门楣上被岁月磨蚀的“奠安”二字,记忆的闸门旋即顿开,飞扬的思绪喷薄而出。围楼,之于始兴客家人而言,它就是一座坚固的城堡,为抵御强敌、盗匪所修的建筑。而眼前这座围楼,作为抗战期间广东省委机关曾经的 “红色指挥所”,不仅承载着普通围楼应有的使命,更在广东革命史上书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1940年,对于始兴人民来说,是极不寻常的年份。这年的春天,历经革命斗争千锤百炼的始兴革命志士,在中共广东省委、南雄县委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共始兴县委。此后,在县委的领导下,始兴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民众的觉悟普遍提高。而这一时期,国共两党虽处于合作时期,但国民党顽固派却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早在1939年冬即发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提出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千方百计制造矛盾,打击迫害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保存实力,广东省委机关从战时省会韶关搬迁到南雄。1940年6月,广东省委在南雄瑶坑召开县级以上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在听取了始兴县委书记的汇报后,省委书记张文彬对始兴统战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非常关注,会后亲自莅临始兴检查。耳闻目睹了当地良好的政治环境后,张文彬情不自禁地说:“像始兴这样的局面,全广东是绝无仅有的”。随即作出了把省委机关转移到始兴的决定。

然而,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省委机关最初设在县城东门街曾谊勋家,可仅仅半个月时间,就发生了译电员李扬被特务跟踪的事件。省委机关立刻迁到县城东部的多俸堂村。但是,这儿并不是省委领导开展革命活动的理想驻地。因为省委机关的领导和干部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与当地的村民截然不同,加上从县城到多俸堂村要经过国民党设在上围街和白石坪的两道岗哨,毫无疑问,这里明显存在着安全隐患。不久,在身兼省委政治交通员的始兴党员郭招贤的帮助下,省委作出了迁往沈所红围的计划。

保护省委领导的安全是始兴县委的第一要务。为此,郭招贤说服了他的学生、时任靖平乡乡长孔昭平,让郭贻生出任靖平乡第四保保长之职。郭贻生是郭招贤的三哥,在兄弟的影响下,思想觉悟较高,愿意为革命事业提供掩护和帮助。一切安排妥当后,广东省委机关于当年的7月转移到红围。红围的一楼养牲口,二楼、三楼住着郭贻生和当地几家农户,张文彬等省委的工作人员住在四楼。1941年初,省委电台搬到红围后,机电室设在五楼。为了确保省委领导和机关同志的安全,始兴县委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李大林、朱明等安排教员的公开身份以掩护他们开展革命活动。省委书记张文彬、电台负责人黎柏松等则以商人、走亲访友的身份出入红围。

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是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所在。在省委机关设在始兴的大半年时间里,省委的同志们在这个红色的指挥所里运筹帷幄,在领导全省人民抗击日、伪、顽三股敌对势力方面卓有成效:在冼屋围、江口分别举办了省委党员干部自学班、党员干部培训班,培养了谢创、陈能兴等一大批党员骨干;在红色的围楼里召开了省委及各地特派员会议,作出了广东省委分设粤南省委和粤北省委的重要决议;派出省委青年部部长吴华、陈中夫等党员干部和进步人士渗透到志锐中学、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东湖坪补充训练班,在国民党队伍中宣传中共积极抗日的主张。省委电台在始兴一年多的日日夜夜里,发送电报100多次。那滴滴答答、铿锵锐耳的电波密切了粤北省委与各级党组织的联系,对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粤北事件发生后,黎柏松连夜从韶关步行到始兴红围,即刻通过电波将粤北省委遭受破坏的消息向党中央汇报,周恩来收到电报后,及时作出党员干部紧急疏散的决定,使其他党组织未遭到破坏,有效地为党保存了精干力量。

世间的万物总是相辅相成的。红围作为省委机关的驻地期间,始兴的党和人民为省委机关的同志们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反过来,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始兴县委建立了20多个直通南雄、翁源、曲江、韶关、江西等地的秘密交通站,这些交通站日后都成为始兴开展革命斗争传递情报信息的重要中转站。在省委领导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下,始兴革命的中坚力量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为始兴建立一支理想信念更坚定、政治、军事素质过得硬的人民武装奠定了基础。

红围,全民族抗战时期省委的一座“红色指挥所”,留下了张文彬、李大林、古大存、区梦觉、张越霞、吴华等革命前辈矫健豪迈的步履和铿锵有力的话语,留下了他们为国家的独立而英勇斗争的革命情怀。在这座用鹅卵石和青砖砌成的五层围楼里,还回荡着黎柏松、司徒明伉俪的红色恋情,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从假扮夫妻而发展成人生的伴侣,演绎了一段令人艳羡、众口皆碑的真爱,他俩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迸发出的真挚情感无不为这座年近200岁的古老建筑注入了几分柔情,增添了几许浪漫。

天地悠悠,岁月无情,昔日在红围叱咤风云的革命前辈们都已作古。这座曾经气势恢弘的五层围楼由于始兴沦陷后日军的恣意焚毁,再累经70年的自然侵蚀和风化,围内的房子已坍塌,但四周经维修后的厚厚墙体,化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历史丰碑,以满满的正能量激励着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奋勇向前,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