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251张模拟画像

“我再认真想想,这里需要添加几根眉毛,对,就这样,属于比较粗的线条。”

   “下巴对比画面上要宽几厘米,稍微拉长一点,呈半椭圆型。”

    “头部比例要适当修改,这人整个脸型是国字脸,但我不确定他的鼻子是啥形状的,我看到了他手里有枪。”

     在金店店员集体回忆的基础上,嫌疑人的模拟画像被初步勾勒出来了,第一位现在目击者走进了模拟画像室,根据自身回忆,对第一稿提出修改意见。

昨天发生的金铺抢劫案作案时间仅为四分钟,嫌疑人抢劫得手后全力冲出街道,不知是因心慌意乱,或是头套没戴牢固,急冲冲跑到第一个岔道口时,头套瞬间脱落,他马上停下了脚步,待其从地下检起来重新戴上之际,十五秒之内有四位目击证人目睹了其真容,刚巧这四个目击者是从街道岔口四个角度看到了其面容,直线距离不足三米,他们同时证实嫌疑人手里握着一把手枪,刚巧这一区域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用公安术语来说,属于监控“盲区”。

当地公安局马上邀请省城最顶尖的模拟画像专家,要赶快提取目击证人的记忆碎片,经画像专家的严谨组合,勾勒出这名嫌疑人的真实影像,再发出通缉令。

第二名目击者走了进来:“鼻子是尖挺型,上端有些扁平,脸部肌肉比较僵硬,颧骨比较高。”

“这个部位要适当加宽几厘米,我总觉得哪里还需要修改,但实在想不起来了,哦,是耳朵比较大,耳垂还要画长一点点,对,这样就比较接近了。”

画像专家的手不经意颤抖了一下,几秒钟后恢复了平静,黑白素描画像边,铅笔划过了一道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小痕迹,但这丝毫不影响画作更加趋于完美。

第三名目击者说出了另一个角度的辨识:“前额比这画像里的要窄些,眼珠子更趋向于丹凤眼,双目有神。”

“双目有神?!这个描述于绘画无益,你还是说说你能够想起的细节吧,比如头部的具体特征,对破案帮助较大。”

“哦,他耳垂下面有个红色的印记,又好像是小时候受伤留下的伤痕,这个我看得非常清楚,刚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

画像专家的手又再次颤抖了一下,迟迟疑疑在素描头像上划拉了几下,一个小小的印记,就好像在蛋壳上绣花,细致又传神地勾勒出来了。

一定要稳住,越接近成画之际,越要沉住气,并且一定要关注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画像专家至今共画了250幅嫌疑人肖像,据此抓获了250名嫌疑犯,靠的就是对人体脸谱的准确分类甄别,靠的就是对面相细节的把握,靠的就是对目击者记忆碎片的有效提取。

第四名目击者还在门外等待,画像专家起来喝了口水,来回踱步托腮思考,再次从较高处目测画像的轮廓,从一名美术学院毕业生到公安部门知名的模拟画像专家,他相信这幅画是到目前为止画得最传神最到位的,连眼神也画出来了,没有丝毫的偏差,他有这个自信和把握。

第四名目击者提供了嫌疑人跑起来好像有类似长短脚的特征,专家觉得唠叨且多余,只是机械地应答了几句,画笔并没有动,画面上再也没添加一笔,搞得目击者不知所措,莫名其妙地离开了画室。

沉浸已久的记忆又被捞了起来,浮现在眼前的是那块小小的疤痕,熟悉的疤痕,又是残忍的伤痕,那是二十年多前家乡青草山上,两个十多岁的放牛娃在山路上玩弹弓打鸟的游戏,突然一阵低沉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一头公牛低头舍命狂奔,红着双眼喘着粗气,后面是一头体型更大的公牛,全速追逐而来,山路狭窄,两个放牛娃楞在路中,不知所措,电光火闪之间,高大的放牛娃一把推开矮了一个个头的放牛娃,自己躲闪不及,牛头直冲身腰,撞倒在山路旁,尖尖的牛角划过其脸庞,一股鲜血流了下来,伤得很重。

公牛打架,神仙难挡,但在此时,画像专家心里仿佛奔跑着几百头野牛,想躲也躲不开,想跑也跑不了。

从山村放牛娃到美术学院毕业生,再成为公安部门知名模拟画像专家,他相信这第251幅模拟画像是目前为止画得最传神最到位的,他有这个自信与把握。

该出去给家里的林伯打个电话了,电话里就说,我找到三娃子了,他在外过得很好,不必惦记。

(本文发表于广东《南叶》杂志20176月总295期,转载于《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获得第四届“光辉杯”世界华文法治微型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