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张九龄的童年足迹——《九龄少年时(故事集)》序

 

粤北始兴的文学作者做了一件大事,让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少年张九龄“复活”了!小时候的张九龄穿越时间的长河,跨越文字虚拟的空间,从故事的波折中探出头来,透过一个个历历在目的事例,生龙活虎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这些故事,只有始兴的作者才能写得出来。老乡写老乡,文字最流畅。他们到民间采访搜集,从古籍的沉淀中寻觅,在九龄诗文中获得启迪,沿着九龄当年的足迹,实地考察,加以独到的感受、想象、提炼,于是,一篇篇生动引人的故事,坚韧地从字盘里跳上白净的纸上,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张九龄儿童少年时代确实在始兴清化的石头塘村度过,这不是臆想,而是有确凿的依据。
在采写《相约始兴》一书时,我看过张氏家族厚厚的族谱,张九龄一家名列其中;我曾经到过张九龄的原住地石头塘村,在村旁的山岗上,仍有可寻的踪迹,隐约可以想象出一千多年前的房舍,掩映在绿树苍竹中,可是千年的风雨没让他的祖屋留下一砖一瓦,我看见祖屋遗址上的树林和野草,仍然保存着他儿时的记忆;村边的小溪还流淌着他小时候玩水捉鱼、解鼠上京的故事;经久未修的张氏祠堂里的穿堂风似梦呓般倾诉,日夜惦记着他们的“南天第一人”;甚至,当我走在桂山路上时,仿佛还能看见那一串串他小小的脚印。时间淹没了物质的凭据,却不能消褪永烙人心的记忆。这些记忆已经变成文字,活生生地张扬在书里。
始兴的作者,让这些记忆复活了,小九龄向我们走来了。他是那样聪慧、正直、老成,乐于助人,又嫉恶如仇,他从小就能诗善文、关心国事民风。看着这些故事,想起他做了唐朝宰相的刚正不阿,风度照人,一心为国为民,我们就会感叹:始兴养育的九龄,果然有始兴清化人的耿直正气,身在小山窝,心怀大天下的性格!
九龄小时候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与他当官时的所作所为一一对应:他的性格,他的胸襟,他的为人,他的才学,他的清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确有些道理。这本故事写出了九龄的人生信息。解鼠上朝廷跟后来与奸猾的李林甫、安禄山斗争,思想脉络是一致的;游学路上对对联过关,与他后来的诗作开创一代新风也一线相联;他小时候的待人接物,正是他生长着的“风度”的萌芽。
早年,在张九龄家乡建有纪念祠,在新时期辟有九龄公园、铸有张九龄铜像、开辟了九龄步行街,甚至还有九龄屐、宰相粉。始兴人民始终把张九龄当成自己亲密的同乡,这份感情千年不会割舍,万年也不会淡漠。
如今,九龄小时候的经历,从口头的传说,变成了生动的文字;从地方上的遗迹,化成了形象鲜明的故事。让可以流传千古的书,与地上的物质和精神的痕迹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纪念。
我看了这些故事,深为我的乡亲对张九龄的热爱,写作时文笔的流畅而感动;虽然有些篇幅夹杂着神话、童话、地方语的成分,但仍不失为一个色彩鲜丽,可信可读,值得欣赏和珍爱的读物。
少年张九龄一定会随着这部故事书的广泛流传,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是为序。
 
饶远:始兴县人。一级作家,散文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蒲公英》报主编。曾是广东省政协委员、韶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韶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要创作童话,兼写散文诗、诗歌、散文、儿童剧,发表作品三百多万字,出版著作29种,童话、散文诗获奖十多次。创作业绩写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等九部辞书。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