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长围故事

   

    

  道光年间的罗坝,是始兴县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镇子四周,远远近近错落着几个小山村,这儿的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罗坝镇很小,但也有一个市场,每到街日,依然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有些是来这儿买东西,有些是来这儿贩卖货物,有些是来这儿捣鼓本地山货,拿去外面,好卖个大价钱。 

  镇子往北有一座桥,过了桥,是一个世外桃源,里面是一片非常开阔的原野,郁郁青山是天然屏障,稻田片片,虫鸣鸟啼,不规则地藏着几个山村,其中一个村子的村民姓曾,村子门坪上鸡鸭成群,摇摇晃晃走来走去,好不惬意,狗儿,猫儿相互追逐,平安相处,邻里乡亲相互打着招呼,迎接每一天的到来。 

  这天清晨,一位年轻后生站在村口,回望身后的村庄,他在心底默默地告别村子和母亲,踏上了外出求学的路途。出门之前,他就打听好了一切,计划好这次求学的一切。他就是村里打小就聪明好学,取得秀才资格的曾毓蔚,这次打算是省城参加考试,希望能够考上举人,然后进京。 

  这时,村里的祖堂传来一阵热闹鞭炮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原来是一家人做新房子,选了个黄道吉日吉时,给新房子上栋梁。远看着淡淡的青烟,他不禁想起十多年前,同样是一个热闹的日子,大哥新修了一个围楼,从家里分伙,自立家门,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搬进去住,年幼的他,望着这一切,不解地问母亲:“妈妈,为什么大哥不让我们一起住进去?” 

  母亲只是说:“好孩子,等你长大了,凭本事自己做一座更大的围楼,好不好?”母亲的话一直盘旋在他的脑中盘旋不已,随着年纪渐长,对世事的了解,它仿佛是一种无形动力,推着他的脚步,他毅然转身,大步前行…… 

  到了省城,几经打听,在珠江口附近,他找到一个很适合读书的幽静小院,租了下来,每日认真读书,累了就在江边散步。一天,他散步时,听见有人讲始兴客家话,远在他乡,听见乡音,觉得格外亲切,就走上前去询问,可巧,那人姓黄,家在始兴县城附近,家里历来就是做生意的,黄老板的店就在他住的地方不远处,是一个当铺。黄老板听说他是来这儿备考的家乡人,自然氛围热情,邀请他就店里喝茶,两人一见如故,打那之后,他有空就去黄老板那儿喝茶解乏,偶尔遇见黄老板有事儿,就帮忙看店,渐渐地对当铺也有了很深的了解,有时候,人们还误以为他是当铺的小二呢。 

  有时候,他在珠江边看见放排的人在岸口拆排,然后与木头生意人讨价还价,敦实的脸上露出满意而幸福的微笑,仿佛看见家人欣喜的样子,他就想起家里那么多的深山老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群生意人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考试的时间到了,结果,他没有成为举人,却被老师推荐为贡生,也可以外放当官。在等候外放的日子里,他天天去当铺,有时候帮黄老板看店,有时候去珠江口看人们放排来的情形,渐渐地,他心里有个主意,趁着这个时机,回去做生意,也可以开一间当铺,他把这个主意跟黄老板一说,黄老板立刻叫好,并且把开当铺要注意的细节告诉他,同时也给了他一笔钱,作为他这段时间帮忙的酬劳。 

  他满怀希望地回到家乡,用自己在广州攒的一些钱,和家里的部分积蓄,在顿岗这个小镇开了自己的第一间当铺。那时的顿岗,水上交通繁忙,船来船往,运送货物,澄江河从这儿经过,有一个很大的定期集市,每到街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而在不远处的周所,墨江汇集罗坝江后经过的地方,离顿岗才几公里,人们来顿岗赶集也很方便,加上他非常讲究信誉,又熟悉业务,是人们心中信得过的当铺,名声渐渐远扬,越来越多的人来他这儿典当,渐渐地他的当铺越来越兴旺,越做越风生水起,他也带出了几个得力徒弟,可以帮他打理事务。有时候,一些客人说出来顿岗不太方便,要是家里附近也有当铺就好。他去一些地方考察了实际情况,选定了澄江镇开自己的第一间分店。很快,他的新当铺也走上了正常轨道,他又把分店交给得力助手打理,把自己给解放出来。 

  当铺走向正轨之后,他又觉得自己有了多余的精力,而且当铺的收入离自己的理想还差得远,自己可以利用多余的资金做一些其他事情。外放当官的事情暂时还没有着落,他也不急,觉得做生意也是自己喜欢的行当,不如慢慢积累做大。 

  因为,他的脑海中常常想起自己小时候大哥搬迁的事情,他明白,兄弟分家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家族壮大的象征,他知道,自己必须脚踏实地积累资金,才能像大哥一样,拥有自己的围楼。加上那时候兵荒马乱,都为了有个安全的避难所,不管是集资做的,还是私人做的,始兴的每个村庄几乎都有自己的围楼,为了给母亲和自己的家庭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他一直没有忘记母亲的话。 

   

  有一年过年期间,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一位亲戚谈起自己帮人放排的事情,颇多感叹:放一笺木排可以赚比本钱多几十倍的利润,说自己辛苦几个月,还不如老板的零头收入,自己能做老板就好了,可惜没有启动资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随即问了一些放排的细节,并问那个亲戚是否愿意和他合作做木排生意,他负责出钱,他的亲戚负责运送和管理。 

  说好之后,他立刻行动,对家里一些山的木材储备量进行细致的考察和估量,决定租赁和承包那些储备量大的山来砍伐树木,然后运送到广州等地去卖,其中有一座山叫做鸡公坑,那儿绿树成荫,大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心情,树木储备丰富,几个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这让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他非常喜欢,常在其中流连忘返,独自吟诗,或邀一些朋友来此地游山玩水,琴棋书画,吟诗作对,好不舒畅!他计划将来在这儿做一个小庄园,夏天秋季节,和朋友、家人来这儿避暑消夏,闲看落花敲棋子,偷得心间诗枫叶。 

  时间一年年过去,他不但有了固定的砍伐木头的数量,还大量收购其他人砍伐的木头,拥有了自己一支颇具规模的放木排的生意团队,把木材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一本万利,可谓财源滚滚,积累了相当大的一笔资金,这时,他又想起在广州求学时,去恩师家里做客,看见一群群穿着绫罗绸缎的人来来往往,那时候丝绸是达官贵人们最喜欢的衣料,自古以来,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南有水上丝绸之路,北有陆地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输送到欧洲,同时也把蚕桑的种养技术输送到了欧洲。 

  丝绸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高档衣料。借着做了多年生意的敏感,他觉得蚕桑是一个具有非常大潜力的市场,他心里顿然有了主意:在家乡种植桑叶,发展养殖蚕桑业,不但可以自己赚钱,也可以带动家乡的人们种植,把蚕桑这一块空缺填补了,于是他再一次开始了生意新征程。他用自己做生意积累的部分资金,购置了一些田地,开始派二个侄子带了几个人去江浙,分别学习种植桑树和养殖蚕桑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注意蚕桑市场的动向,等他们学成归来之后,开始小面积蚕桑养殖试验,由于罗坝这个地方远离城市,是一个世外桃源,空气质量非常高,土地肥沃,种的蚕桑又大又嫩,他引进良种桑蚕吃了长得快,产出的蚕丝质量非常好引起蚕茧商人的注意,成了抢手货,卖价高,获利颇为丰厚,由此开始买地、租用大面积土地来种植蚕桑。可是,有一次,他养殖的蚕出了问题,整批蚕不断出现死亡现象,养蚕人慌了,赶忙辞工不干。曾毓蔚马上派人去外地寻求答案,原来是蚕种出了问题,但是这一年的收成几乎都赔进去了,之后,他对蚕种的来源、桑叶的种植和采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之后,就没有出现大批量蚕或桑叶问题了。渐渐地,附近的有钱人家,也学习他的做法,几乎整个罗坝都种上了蚕桑,掀起了蚕桑养殖高潮,可以说,他引领了始兴最早的桑蚕产业,使罗坝成了一个省内外颇有名气的蚕桑基地。 

  经过多年的辛勤经营,挖了一桶又一桶金的曾毓蔚,终于有了非常充足的金钱,建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可以说是“中国唯一”的方形的楼——长围,完成对母亲的诺言,也圆了母亲的心愿 

  长围由于与桑蚕业的发展有莫大的关系,又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全国绝无仅有的桑围 

  长围,由罕见的一围三栋屋组成,青砖砌筑。三栋借助于逐渐高起的地势,由南向北每栋地基升高廿厘米多,以利排水通风步步高,青云直上。 

  由于围楼在民居后面,与民居的的宽度一样,故形成围楼东西长50米,南北宽17左右的长方形样子,这就与一般的方形围楼、圆形围楼非常不一样。门楣上刻有人文蔚起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牌匾其实一语双关,既有人才辈出之意,又蕴涵着了围楼主人人文公曾毓蔚。 

  他在围楼第四层的东南、南西、西北、东北四角,各设计了两侧伸出外墙的“V”型炮角楼瞭望孔,可以清晰地看见外墙地面的情形,可以非常好防护守卫围楼;同时长围围楼是典型的清代客家民居,这让它又别于其它围楼,因为他本身是做木材生意的,对于木材的了解非常不一般,围楼内部都用高品质木材做楼板、门窗和靠栏,可以经久不烂,维持很长时间。 

  有天井,围内地面东边挖水井井水极旺,清澈甘甜,能提供围内近百人饮用围楼前还有三栋屋,设有祖堂,两边也可以居住。但围楼与三栋屋又用青砖连成一个整体,只要把门关上,就是很好的防御工事。三栋屋之前有一口很大的池塘,那是自古以来,人们在建立村庄的习惯,也有吉祥、发财的寓意,池塘本身不但具有防御作用,只要围楼有火灾之类的事故,也可以很快取得水源,以绝后患。因此,长围不仅具有一般的民居特点,它还有具有一般围楼的防御功能,同时它又巧妙地把民居与围楼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说是围中有围,村中有村的结构,既给了人们家的环境,又给了家人围楼牢不可破的自信与安全的处所,使得住在里面的人身心皆安,真正做到安居乐业。这样的围楼在始兴这个有村必有围的县城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看见老母亲脸上灿烂的笑容,他心里非常高兴,大宴宾客几天。 

   

    

  过了几年,他年纪也大了,就想在鸡公坑做一个小院,又觉得时机不成熟,同时心里也担心:这个围楼将来会变得怎么样?这样,思来想去,总是没有好办法,觉得随缘吧。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到了一百五十年后: 

  住在围楼内外曾氏后代渐渐发展到100多人,他们每年都会定期召开大会,集资维修围楼,虽然有过一定的波折,但长围依然保存完好,住在围楼里的人不但住得舒心,住得顺心,也住得放心。 

  也正因为他们对围楼的保护完好,后来长围村的长围围屋围楼(简称长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继隘子满堂客家围屋之后始兴县第二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谓“国宝”了闻名而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为了更好地保护长围,里面的人都往外搬迁,住进了新楼房。长围不但成为了旅游胜地,而且还有电影电视在这儿拍摄,也有人不定期在这人举办学习班、培训班,成了一个无形的教育基地。 

  好多游客到了长围之后,都要去围楼左手边的鸡公坑,去寻访围楼第一主人最喜欢的瀑布,去寻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与磅礴大气。 

  一群群摄影发烧友带上自己的长枪短炮,在长围的视线之下经过,往它的左边直奔而去。几公里之后,到达一个村子,村民也是曾氏后代。那儿的村民看见游客来了,都非常热情,主动问他们是不是来看瀑布的,都要告诉他们有两条道路上山,仿佛那就是他们最大的荣幸,脸上顿时洋溢着满足和幸福。按照他们的指引,顺着左边一条羊场小道绕过村子,走在弯弯曲曲的阡陌上,两旁是绿意葱葱的桑树,差不多有人那么高,翠意层层,微风淡淡,清香微微,它们无声地告诉客人,这儿的人喜欢种桑养蚕。 

  远远的山脚下,一缕炊烟袅袅,仿佛有人在煮滚茶水,等候客人来临…… 

  走了大约一公里多,游客们就进入了丛林,郁郁葱葱,小径蜿蜒,走到一个岔口,左、右两边都有山间小路,左边那条大一些,攀爬上去,一个二三十米高的陡峭巨岩出现眼帘,岩顶上绿树林立,树荫摇曳,仿佛在欢迎客人们的到来。一条细长的瀑布直奔潭底,途中可能有不同异议,瀑布分成了几个支流,在潭底汇合,摄影烧友们高兴地按着按钮,研究着角度,没有带脚架的人和游客,只能用手机拍摄,或相约第二次再来。 

  右边的小路经过人为的铺垫,拓宽了很多,几百米后,一个瀑布挂在了眼帘,有一座随意架在那儿的拱形小木桥,坐在桥上是一种风景,可以入诗入画,可以吟诗饮酒,可以弹琴弄笛,坐在桥下的石头上,也是一幅惬意的图画,这个瀑布没有我们上次看的那么高那么大,但是四周的环境很好,而且右上方还有一个更宽大的瀑布,胜在大气磅礴,游客们时不时停下来,用手机和相机捕捉精彩,有一个游客借着林间光影,拍了几张非常诗意的相片之后,引起人们的共鸣,大家纷纷在这个角度拍摄,然后继续往上爬…… 

  累了的游客,有的选择在山间亭子休息,有的坐在路边的小石凳上小憩,一边听着水的琴声,一边感悟风的舞蹈,一边享受着树叶漏下的阳光意蕴…… 

  有的回到山脚下的一个农庄,那儿有果园,可以享受难得亲自摘桔子、桃子、李子、火龙果……也可以摘青菜瓜果,孩子们可以在野外玩户外游乐场玩农村特有的游戏,大人们可以在田园式的溪水边,赏花看草,一年四季各有风味。 

  有的回到放车的村子,几个村民摆了摊儿买自家出产的西瓜和其他土特产,口渴的游客立刻几人一个,把她的西瓜全买了,还有板栗、番薯、花生饼…… 

  农庄和承包鸡公坑的主人姓曾,有人叫他阿光,是自己的后代,小时候,他就住在长围围楼里面。从一楼至四楼,一溜儿上的那间屋子都是他家的,大家住在围楼里,就像一个大家庭,晚上,村里有时开会,各家各户就自带凳子,到四楼的过道开会,现在,四楼的墙上还有以前登记工分的表格呢。 

  他是听着长围的故事长大的,暗地里决心自己长大后也在家乡做一番事业。他在北京打拼了几十年,人到中年,积累了一定的本钱,不愿再在外面漂泊,于是将北京的业务交给自己的亲友打理,只身一人回到家乡,想做点什么。结果,一次一个同学来玩,问他罗坝有哪个地方好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听的故事和去鸡公坑游玩的事情,想起那深藏在深山无人识的瀑布群,立马带着他们去,后又去了多次,询问专家,反复论证开发的可行性,最后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开发好鸡公坑的瀑布。 

  鸡公坑不仅只有瀑布,而且还有奇石,其中一块巨大的岩石叫做衣柜岩,远看像一个家里用的柜子,近看又像动物,换个方向,又是一番景致,于是,他不但把瀑布群中最高的瀑布的道路铺好,把右边的瀑布开发出来,包装成一个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瀑布盛景,也把这巨石精心打造,赋予各种不同的传说,并找到它各个不同的最佳拍摄角度,使得鸡公坑变成了一个天然摄影基地,而且,他还打造了鸡公坑相关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专门挖掘和整理了有关鸡公坑的故事。 

  农庄和瀑布花了阿光好几年的时间去研发,他在村子右边还修建了一条大道,可以通车到山脚下。他在打造先祖最喜欢的鸡公坑瀑布群时,不但秉承先祖喜爱大自然的理念,还其天然纯朴、意境幽深的韵味,同时又没忘提升瀑布的档次和品味。使得鸡公坑像长围一样,一到节假日,就像个热闹的集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阿光说:他的身上流着长围人沸腾的热血与对人生的精心经营的精髓。他的鸡公坑瀑布群,不但拓宽了长围风景,丰富了长围文化,也延伸了长围文化。 

  一梦醒来,曾毓蔚乐呵呵地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的生活和事业,长围不但保护得好好的,同时把自己喜欢的鸡公坑,也打造出来,开发得很成功,两者成为一线上两道迷人的风景,都是人们心仪和向往的地方。长围一直都是历史的长围,也是长围人心目中永远的长围。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