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清化三杰

 

清化三杰

 

 

历史,总是充满了神奇的“巧合”。

例如,始兴历史上最典型的三位代表人物:文官——张九龄,武将——张发奎,富翁——官乾荣,皆是清化隘子人。

这里,我且创造一个全新的称呼,尊称“清化三杰”吧。

 

盛唐贤相张九龄

 

当山风猛然从山口掠过时,老人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他紧紧地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回头望了望北上中原的通道,怆然泪下:自己的确是老了。

叶落归根,人老思乡。此时此刻,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始兴。

一首诗瞬间在老人的脑海中形成: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

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

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目孤秀,山下面清深。

萝茑自为幄,凤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过当日千金。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常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这是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的秋天。老人年近六旬,乃是从宰相权位退下来的张九龄,时任荆州长史。

老人累了,久居官场,时时耳闻目睹官场之险恶,日日要面对无数戴着面具的人。“奋翼笼中鸟,归心海上鸥”——《登乐游原春望书怀》,他不禁想起了家乡那些令人物我两忘的优美山水,想起了亲切淳朴的乡亲父老,想起了怡畅心怀的童年趣事。

(一)

一夜春雨,将小河涨得哗哗作响。一位官员坐船沿水路上溯始兴,忽闻官锣之声传来,他以为是官船相遇,打算起身打个招呼。可是他和水手再三眺望,皆未发现官船过来。正欲回舱,锣声又起,于是仔细寻觅。果然在不远处发现一块木板,木板上绑着一只老鼠,插在木板的一面纸旗正迎风飞舞。官员吩咐水手打捞木板上来,赫然发现纸旗上写着“张屋张九龄,捉鼠解朝廷;若然解不到,社神土地不安宁”的诗句。官员甚为讶异,惊呼此人他日必定不同凡响——这就是在清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捉鼠解朝廷”传说。

其实,民间还有着相当多关于张九龄在始兴的传说故事,诸如相传清化粉是张九龄母亲专门为他发明的,相传天门阿公灰塑渊源于张九龄而建,相传慧能六祖在始兴和张九龄打过交道斗过嘴,相传唐王持三宝造访始兴,等等,其中以“捉鼠解朝廷”的传说广为人知。

我始终认为,鬼神之说或许是民间的添油加醋,但张九龄童年时必定有过抓到老鼠后将其绑在木板上再放到河里“充军发配”的事儿,以至于惊动乡亲,引以为奇。随着张九龄的官越做越大,故事也越传越神奇,一直扬誉至今,演变成如今的“捉鼠解朝廷”传说。

“张屋张九龄,捉鼠解朝廷”,其实,仅从这件事来看,充分显示了小时候的张九龄便生就了一副果断、干练的办事气魄。

办事明白果断,这是张九龄的处世风格。只是,他或许会预料不到,一千多年后,由于行政区域的不断变动,自己的籍贯倒变得不明白了,成了后世一道纠缠不清的难题(注:由于《唐书》的误着,以及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的以讹传讹,世人一直以为张九龄就是曲江人。然而,很多人对此心存疑问,尤其是宋代以来,质疑声不断。1988年,韶关市委、市政府举办纪念张九龄诞辰13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大量的证据之下,客观事实一目了然,真相已有定论。官方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将张九龄称为韶关人,放弃了旧的说法,沿袭至近年。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持续努力下,2002年出版的《广东省志》正式承认了张九龄先居始兴、后迁曲江的事实;2007年,代表韶关史志最权威的著作《韶关市志》终于一锤定音:张九龄为始兴人,后迁居曲江。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说张九龄既是始兴人,也是曲江人)。

世事变幻,白云苍狗。确实有很多事都是难以预料的。

然而,有些事张九龄虽然早就有所预料,并作出了行动,可惜,由于一些自己无法掌握的客观原因,这些事最终还是来了,譬如安史之乱。张九龄事先就洞察出了安禄山、李林甫等人的狼子野心和奸佞所为,请诛安禄山,奏劾李林甫,可惜当年唐玄宗被奸臣所惑,导致两人顺利逃过一劫,此事最终不了了之。然而,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始兴人的眼光就是那么的犀利,判断就是那么的正确。

纸醉金迷间,张九龄察觉到了危机四伏,他预料到,如果唐玄宗依然故我,一意孤行,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居安思危,在公元736年的千秋节,没有像众多大臣一样四处搜罗珍奇宝贝,而是独出心裁、用心良苦地献上了一篇洋洋数万字的文章——《千秋金鉴录》。

人总是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在拥有一些事物时,往往不知道珍惜和爱护,当失去它时,才意识到它的重要与珍贵。个中道理,唐玄宗可谓刻骨铭心,只是,他醒悟得太迟了。张九龄去世十五年后,安禄山起兵反唐,唐玄宗避难西蜀时,痛定思痛,忍不住悲从心来:“蜀道铃声,此际念公真晚矣;曲江风度,他年卜相孰如之。”

《新唐书》为此一针见血地指出:“罢张九龄,相李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可见,如果张九龄的建议被唐玄宗接受,唐朝的历史将被重写。

(二)

汉人喜作赋,唐人爱写诗。张九龄亦不例外,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诗风是如此的清新,语言是如此的朴实,心境是如此的共鸣,更是折服了千古悠悠之口。

有人说,张九龄不仅是一位高洁操守的政治家,还是继张说之后的一代诗宗,他上承陈子昂,下启孟浩然、王维、李白,首倡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的桥梁与标志。

也许,正是家乡的山水田园赋予其灵气,激发其灵感。因此,乡情风物亦频频出现在他的诗作中。

……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

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

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

……

——《南山下旧居闲放》

始兴素有“南山木,北山竹”之美誉,家乡独特的山水林木与秀丽风光,深深地镌刻在张九龄的内心。无论身在高位,还是被贬在外,抑或返回故里,张九龄都时刻描绘着家乡悠远宁静的田园生活。在他的眼中,始兴犹如世外桃源,那山、那水、那人、那竹、那鸟、那鱼……那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地令人怀念,令人向往。

……

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

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

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

……

——《自始兴溪夜上赴岭》

作这首诗时正是唐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那是一个寂静的傍晚,张九龄离开始兴赶赴大庾岭。舟行月下,溪惊鸟伫,目睹着家乡美景渐离渐远,当山风拂过脸庞,又要客居他乡的思绪与情愫悄然悬于心头。想到多情而美丽的家乡,他忍不住将全部思念倾注在诗里。

但是,张九龄心系的是家国,牵挂的是苍生。为了社稷苍生,他毅然远离家乡,连夜奔赴大庾岭。

岭南古称南蛮之地,在人们眼里,是一片荒凉、艰苦的地方,犯罪的人也经常被流放到那里,以示惩罚。历代极少岭南人在朝中做官,能做到宰相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唯有张九龄首开先河。作为岭南第一人,他身同感受南岭行路之险阻,深切体会岭南苍生之艰辛,于是请诏开凿大庾岭,开新路,建梅关。从此,从唐代开始,中原文化就是通过这条梅关古道,不断地穿越南岭传延而来,并在南粤大地扎根繁衍。“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之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朝之声教日逮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公之功于是为大!”(明·邱浚)

醉心于山水诗画的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发自内心地作了一首《献始兴公》,赞颂张九龄“动为苍生谋”,这不失为张九龄为官处世的真实写照。

(三)

我曾来到隘子镇湖湾石头塘村,瞻仰纪念张九龄的张文献公祠,尝试从中感受张九龄的童年生活。这座祠堂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位于桂山岗左上方山麓的老祠迁来。

张文献公祠古朴典雅,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为四合院式建筑,里面供奉着张九龄的金色塑像,塑像两边挂有对联“南方第一人,唐代无复士”,厅中的楹联柱上则为一副对联“文经灿烂,祠貌迭更新,忿当年罢相还乡,惟幸金鉴流芳存浩气;献典光辉,神州全改旧,祈此日安邦兴国,且看中华崛起慰英魂”。这是一副嵌首联,据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作。

漫步文献公祠,但见一棵棵桂树长得笔直向天,恰如张九龄的正直忠诚。一朵朵桂花开得洁白无瑕,就像张九龄的高风亮节。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之秋桂》

一想起这首诗,我心头陡然一震:清化人素有种植桂花的习俗,莫非发酵于唐朝的张宰相?

步出文献公祠,对面一条小河淙淙流过,小河啊,你一定还记得当年那位满脸稚气、捉鼠流放的小九龄吧。

我不知道小河的回答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家乡的人没有忘记自己的孩子。

千百年来,对于张九龄的事迹,始兴不仅历届县志铭传记载,民间亦薪火相传。放眼始兴,我们就会发现,每一处土地,都承载着对张九龄的思念。漫步九龄公园,宰相石像巍然屹立,神情自若,千年风度恍如再现;走进澄江金鉴小学,莘莘学子书声琅琅,隐隐有《千秋金鉴录》的颂音;流连于东湖坪民居,那一个个天门阿公灰塑,故事万千,记录着家乡人对宰相的不尽怀想;徜徉在隘子街头,忽闻一声吆喝:清化粉咧,更将宰相母亲的殷殷亲情荡漾得悠远动听。

哦,还有那九龄步行街、风度中学、唐王桥、钓鱼台、上张村祠堂……是啊,张九龄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家乡更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杰出的孩子!

一千多年后,时间的步伐迈进了2009年的农历八月初八,霜露染红,丹桂飘香,家乡人再次将深深的怀念溶入在这个秋日。来自深圳、湛江、紫金、仁化、乳源、乐昌、南雄、汕尾、信宜及广西等地区的张氏宗亲齐聚石头塘村,举行九龄故居修建工程破土动工典礼,计划重修故居和宗祠,兴建一座九龄公园和纪念馆,竖立雕像,设碑建亭。

文献公祠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不断传来,满场氲氤,恰似历史的云烟,漫过清化绵延的山脊,飞往千年时空外的荆州城。

我分明看见,荆州古道上,一位若有所思的老人陡然一振,扬起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向我挥挥手,转身前行。

他的身后,一群大雁正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振翅飞向南方。

201004

 

民国名将张发奎

 

1992年11月9日,农历十月十五,正是中国祭祀祖先的一个节日——下元节。

始兴县隘子镇风度村,泉水呜咽,白云徘徊,在一阵阵鞭炮声中,一群人沿着村庄旁边的小道往不远处的山岭缓缓前行。

领头的几个人分别捧着灵寝、相框,相片里,正是著名的北伐铁军军长、抗日战争名将——张发奎!

原来,这是张发奎将军骨灰迁葬家乡暨祭拜仪式。

在肃穆的山冈上,将军终于魂归故里,叶落归根。

有位作家写道:“将军回来了,这次他再也不走了。他安静地躺在父母的身旁,与家乡的山水融合在一起,永远守望着自己的家乡,守望着自己的父老乡亲。”(王心钢《张发奎传》)

是的,将军永远地沉睡在家乡的山岭上,他的铁军荣耀、铮铮铁骨、铁汉柔情却永远的矗立在世人心中。

铁军荣耀照丹青

“咚咚锵咚咚锵”,喜庆的锣鼓声响彻了武昌城。

由武汉粤侨联欢社倡议,武汉社会各界召开庆功会,热烈欢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凯旋归来。

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一身军装的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健步上台,在万人瞩目中,代表第四军将士从北伐军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手中接过武汉粤侨联欢社敬送的铁盾。

铁盾正面镌有“铁军”二字,背面则题着武汉军民对第四军官兵北伐战争中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绩,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担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亿万年。”

阳光照射下来,铁盾熠熠生辉,张发奎更是踌躇满志,英姿焕发。

历史记下了这一天——1927年1月15日,铁军荣耀从此陪伴将军终生。

铁军荣誉来之不易,铁的军队铁血打造。将军金戈铁马几十年,始终治军如铁,以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铸就铁的军队。

1926年10月,《广州民国日报》曾花了三天的时间刊登了一篇文章《第四军忠勇无敌之原因》:国民革命军此次北伐讨吴……其行军之敏捷,及破敌之神速,并以少胜众,诚我国空前未有之战斗也。兹据各报之露布,此次战斗之经过,要以第四军最为勇敢善战,然考其部构成此种定神之原因,则有四大要素,兹略述之如次:(一)训练有素……(二)军民合作……(三)指挥得力……(四)官兵用命……该军因具有上面四个条件,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铁军之号,亦由此而成立。铁军铁军,诚不愧为铁军矣。

据跟随过张发奎的部下回忆,张发奎要求部队的军官士兵严格做到不嫖娼、不赌博、不吹烟(鸦片)、不开小差,各级将官要财政公开、赏罚公开、用人公开。凡违反者,决不轻饶。

四大禁令、三大公开是张发奎治军的原则,并成了张发奎治军的鲜明风格,这与旧式军队的纪律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英勇作战,深得民心。

张发奎的很多部下回忆将军时,无不评价他脾气很好,平易近人,爱兵如子,认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像他这样爱护士兵的恐怕不多,这大概与他本人出身贫苦有关。

爱憎分明,正是张发奎身上充分体现的人格力量!对于不守纪律、误事生非的将士,他可是毫不客气。

1941年6月下旬,柳州阴雨连绵,山水奔泻,部队的军械库水溢进洞,火药受浸冒出白烟,昼夜不息。张发奎知道后,天天派人询问情况。库长何某是何应钦的侄子,麻痹大意,几天才去跟进,后来索性不理了,每次都对张发奎的副官说没有危险。

6月30日,张发奎牵挂着军械库的安危,特意绕路走过去了解情况,何某仍然连声说没有危险,还掏出小册子《保管弹药须知》挥了挥:“有事我负责!”

张发奎信以为真,由于赶着开会,便急急离去。

走了约十来分钟,快到会议室时,忽然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不远处的蟠龙山天昏地暗,飞砂走石,笼罩在一片茫茫的硝烟中。

原来军械库果然出事了,导致12人死亡,伤者不计其数。

参谋总长、军政部长何应钦得知此事后,一边函电慰问,并表示从优抚恤死难官兵,一边要求速速将库长,也就是他的侄子何某解送重庆由军政部讯办。当时,很多人都在会议上建议将军听从何应钦的函电要求,张发奎毫不让步,坚决要求处决何某,怒不可遏:“难道12条人命,还抵不上1个库长?”

尽管何应钦后来又来电命令,但张发奎始终坚持到底,就在柳州把库长何某处决了,并且专门建造了一座纪念塔,缅怀死难官兵。

嫉恶如仇,执法如山。正是有了这样的军纪,才有铁一样的军队。

张发奎的部下曾经估算过将军带的士兵人数,1927年北伐战争时在第二方面军指挥3个军,1938年抗日战争时在九战区第二兵团指挥4个集团军23个师,1938年冬抗日战争时在第四战区指挥3个集团军18个师及2个独立旅和其他特种部队,约有30万人以上(指实际指挥)。但是,正如张发奎告诉部下的:“兵随将转,强将手下必须无弱兵……我的作战区日广,我指挥的兵力日大,我的责任虽重,但精神愈奋发,我忠诚卫国,没有拥兵自私的观念。”

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部队,张发奎都以铁的责任、铁的意志、铁的纪律,聚合出铁的力量,努力铸造一支铁的军队,这正是张发奎治军之功。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可谓洞若观火,他曾经在演讲中称赞张发奎:“我们的总司令是铁将军,在铁将军领导下的军队是铁军……一种铁的力量……”

1937年10月6日,著名戏剧作家田汉在《救亡日报》一篇记述会见张发奎的专稿上题了一首诗:把酒持螯咤风云,一时饮者尽输君。浦江两月波涛壮,始信人间有铁军。

叱诧风云数十年,始信人间有铁军。这是张发奎戎马倥偬、治军如铁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一生的至高荣耀。

铁骨铮铮真英雄

1922年仲夏,酷热难耐。此时此刻的张发奎,心头更是烦躁不安。

原来,当年5月,张发奎跟随孙中山,积极参加计划统一全国的北伐战争,他率领一个警卫营在韶关,担负着保卫北伐大本营,保卫孙大总统的神圣职责。

天有不测之风云,陈炯明6月中旬忽然叛变,叛军攻打韶关。7月,张发奎率部撤离韶关,随北伐军黄大伟部与叛军激战于翁源。

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北伐大业,忽然横生枝节,戛然受挫,时年26岁的张发奎对于这样的事件甚感无奈和苦闷,不知道混乱不堪的国家又会走向何方。

此时,一封神秘来信携带着诱惑到了张发奎手里,正是他在黄埔陆军小学的校长翁式亮写来的,在信中劝他投靠叛军:“师生之情,爱护之心始终如一,希迅速来归,免贻后悔。”

张发奎虽然年轻,但是却坚持着一颗忠耿之心,他毅然回信:“生投笔从戎,束发受书,师恩难忘,但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言犹在耳,岂能忘心,恕难从命。”

为了不让翁式亮继续纠缠,张发奎率领部下一百多人,迅速从翁源县撤退到始兴县仙人洞,在深山老林中餐风宿露、艰难生存,度过了与大部队失去联系、补给,连草鞋也没得穿的几个月,直到9月才应粤军师长梁鸿楷召唤,下山归队。

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了追求真理,亚里士多德敢于质疑老师柏拉图,而为了革命信仰,年轻的张发奎用自己的行动有力地印证了这一名言。

1938年12月,时任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兼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汪精卫突然秘密离开重庆飞往越南河内,发表了投敌之“和平艳电”。第二年,又成立了伪中央政府,并发表广播讲话《怎样实现和平》,对张发奎、邓龙光等粤将施行劝降,许以高官厚禄。

汪逆此举,举国震惊。张发奎更是诧异,简直是做梦也没想到,汪精卫竟然当了为国人所不齿的第一号大汉奸。

张发奎对汪精卫向来尊重和拥护。原因有二:一是早年的汪精卫曾是一名坚定的革命者和爱国者。年轻时刺杀清朝摄政王,闻名全国。随后跟随孙中山投身革命,鞍前马后做了大量工作。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成为最有资格角逐党国领导人的三名人选之一,也确实做了一阵响当当的革命“左派”领袖,虽然汪精卫后来宁汉合流,叛变革命,但也曾多次反蒋,张发奎每次都积极参与。另一个原因是汪精卫对张发奎有提携之恩。1923年,张发奎任粤军第一师的营长。当时独立团长出缺,逐鹿者多人。关键时刻,汪精卫推荐张发奎接任团长,后来几年内,张发奎在北伐战争中大放异彩,连升四级,先后接任师长、副军长、军长、总指挥。虽然有自身努力因素,但汪精卫之拔耀甚为关键。

但在民族大义上,张发奎界限分明,立场坚定,不为所动!他对汪精卫投敌之举义愤填膺,并和其他驻粤高级将领和高级党政官员多次发表通电,驳斥和声讨汪逆,表示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

汪精卫的诱降企图,在张发奎身上碰了一鼻子灰,这既是汪精卫倒行逆施的必然结果,也是张发奎忠心为国的必然结果。

1941年1月4日,经国共协商后,叶挺、项英率领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开始奉命北移。1月6日,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是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的新四军军部所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还倒打一耙,诬蔑共产党新四军“叛变”云云。当时,国民党12个战区中,11个战区都发了反共通电,唯独第四战区没有发反共通电。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正是张发奎。

抗日战争时期,素来对中共持温和态度的张发奎,在民族危亡时期,坚持与中共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皖南事变发生时,张发奎持反对态度,为此心情苦闷,长叹不已,告其部下:“如果内战,必定亡国,本人决不参加内战。”

俗人昏昏,我独昭昭。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能成为国民党战区所有司令长官中唯一一个未发表反共通电的人,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非常不容易。

历史是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每个片断都有着精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着对立的角色,每个对立之间,往往模棱两可,往往情义煎熬,往往无所适从,那时那刻,你一定会选择正确的那个角色吗?

幸运的是,面对恩师来信的劝降诱惑,张发奎选择了忠贞不渝的革命信仰;面对汪精卫许以的高官厚禄,张发奎选择了凛然丹青的民族大义;面对皖南事变后反共形势的政治压力,张发奎选择了贯穿天地的浩然正气。他每次都选择了在历史上值得肯定的角色。

铁汉柔情报桑梓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张发奎铁马金戈,戎马倥偬,一直在外面驰骋沙场,报效国家。其实,张发奎对于家乡,始终是很眷恋和关爱的。

将军身上流动的是客家人的血液,他仍然保持着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的传统,尤其倾力扶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1939年,张发奎担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时期,张发奎在始兴创办了志锐中学,亲任名誉董事长,筹集资金5万元作为开办经费,每月从第四军公益金中拨出5000元作为学校日常费用开支,并从战区抽调一批年轻有为的人员担任教师,对所有学生实行供给制。随着形势发展,1941年,志锐中学迁往柳州,次年迁回韶关,1950年更名为广东北江中学,至今已是省级重点中学、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在韶关,张发奎还积极筹备和创办了粤北第一所高等学府“九龄农学院”,自任学院董事长,并为学院题词。

1936年,张发奎得知县城新建中山图书馆,便慷慨解囊,捐赠了《万有文库》丛书、线装本《四部丛刊》和其他图书近4000册,使邑人得以观阅、增长知识。至今,两部丛书仍收藏于始兴中学,供师生借阅学习。

1936年春,张发奎为解决家乡子弟上学困难的问题,献资10万元,委托始兴知名爱国人士张光第和进步青年陈培兴、陈亿勋等人在彩岭创办了一所小学,为纪念唐代贤相张九龄,命名为私立风度小学,1944年增设了一个初中部,并改名为风度学校。该校坐西朝东、依山而建、精致典雅,是一座庄园式的校园。

风度学校一直被誉为始兴革命的摇篮。1939年,风度学校就有了地下党组织,并以成立护校队的名义从张发奎处弄来300多支枪和一批弹药,其后还举办了军事培训班,培养了大批武装斗争骨干;1941年1月,中共始兴县委机关迁至风度学校;1945年2月,始兴沦陷,中共始兴县委和风度学校党支部以学校为据点,组织了风度抗日游击队,奔赴抗日战线,同年5月正式成立“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风度学校先后有100多位党员、盟员和进步师生参加了革命,他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善战,为始兴乃至全民族的解放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然,将军对于家乡的建设,也是不遗余力地支持。

1939年春,张发奎回到老家矮岭村,寄语村民“把矮岭建成彩岭”,从此以后,该村正式改名为彩岭村。

后来,将军在建造居所“贵庐”时,还先后捐资在村头村尾的溪流上建造了两座钢筋水泥拱桥,一座叫彩岭桥,一座叫竹溪桥,同时,改造修整了村庄道路,有力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1940年,将军又捐资兴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泉浴室,依山傍水,别具一格,第四军军长欧震命名为向华泉。向华泉建好后,使村民们无论寒冬酷暑,都不用露天泡浴,而且又实行男女分室,既安全,又卫生,附近村民也慕名而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始兴县城南部2公里处,屹立一处天然石山,嶙峋雄奇,溶洞多多,大小不一,山上题有崖刻,山旁建有庙堂,山下数亩荷塘,不远处另有石山倚天峭拔,形如巨鹅,乡人称鹅公嘴。这就是始兴十二胜景之首——玲珑岩,世传为葛洪炼丹之所,据说是肇庆七星岩的姐妹岩。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作诗吟咏,清朝光绪年间知县曾在山南面题有“玲珑仙岩”四个大字。

1939年,张发奎公务之余,非常重视保护地方名胜,专门捐赠巨资,嘱咐始兴县政府修葺玲珑岩,并亲书“玲珑”二字。

县长吴种石高度重视,亲自督促,对岩洞进行了修葺整理,将旧庙改为玲珑精舍,将甘露轩改为向华堂,将客厅改为听香读画室,将张发奎题字镌刻在北面石壁上,并撰文立碑,记述维修经过和玲珑岩的原貌。

由于张发奎的关心和支持,玲珑岩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可惜,将军万万没有想到,四十年后,这处被誉为“玲珑仙境”的地方竟会尘飞湮没,永远消失于历史的尘烟中。

幸好,关于将军的很多史迹没有尘飞湮没,向华泉依然泉水汩汩,温暖着乡亲们;风度学校还在呵护着莘莘学子;竹溪桥还在连通着来来往往的路人;贵庐还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幸好,将军的魂魄还在,就在生其养其的故土,就在美丽的彩岭。

幸好,将军的故事还在,就在永不消逝的史册,就在人们的心中。

人们不会忘记,他是孙中山的三名贴身警卫之一,誓死不二,始终效忠三民主义;他是一个铁汉子,具有铁的战斗力,铁的风骨,带出来的部队被誉为“铁军”,他则被誉为“铁军军长、抗日名将”;他曾位居国民党高官,担任了陆军总司令,却主动辞职,挂印而去;他不是共产党员,但手下却有刘伯承、聂荣臻、陈毅、贺龙、朱德、林彪、叶剑英、徐向前8人各列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去世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专门发唁电致哀。他三次反蒋,去世时,台湾“蒋总统”专程派人致哀。

人们更不会忘记,他是岭南客家人的一个骄傲,一位从清化走出来的将军——张发奎。

201804

 

传奇豪绅官乾荣

 

神秘发家,富甲一方,所以他传奇;

行事大气,无人可敌,所以他传奇;

乐于行善,慷慨好施,所以他传奇。

他就是官乾荣,隘子官氏第十四世后裔,满堂客家大围缔造者,几个世纪以来,有两个字始终紧紧追随着他,那就是——传奇!

传奇之一:神奇的满堂大围

满堂村面积不大,但是很出名,因为有个闻名南粤的建筑物——满堂客家大围。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被誉为“岭南第一围”。

它,正是官乾荣的得意之作。

清道光十三年(1833)四月的某天,应该是个很美好的春日。满堂大围中心围正式奠基,从此掀开了岭南第一围的建设历程。

官乾荣亲自撰写了奠基词,表明心迹:“余年来迫于小警,时有戒心。爰度地拓基,新建围居一所,以图栖止、以避群嚣……”正是鉴于社会动荡不安,匪乱频频,为了保护家族安然,所以斥资兴建大围。

岁月荏苒,转眼间28年过去了,一座庞大的建筑物赫然屹立于隘子小盆地之间,满堂大围横空出世,留下了诸多传奇。

建筑规模大。大围建成后,当地人就一直称呼为大围。自从1983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被有关部门发现后,各位前来参观考察的领导和专家都称赞大围的建筑规模,异口同声地誉为“岭南第一围”。199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更是为大围题字“满堂客家大围”。1996年,大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有关部门经过3个多月的详细测量,统计出占地面积13860平方米,投影面积11682平方米,建成大小房屋777间,建筑面积34010平方米,的的确确、确确实实、实实在在称得上岭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民宅。

建造费用高。据说建造大围共耗资五十万两白银,那么,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如果纯粹按照白银的金属属性,以现在的白银价来计算,每克白银3.46元人民币,中国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代的37.3克,也就是一两白银约值现代的130元人民币,五十万两白银为现代的6500万元人民币。

当然,白银可不仅仅是金属,它还具有货币属性。因此,既要考虑官方的制钱成本,还要参考当时的商品物价。根据有关专家综合道光年间的粮食价格来衡量,一两白银约值现代的325元人民币。那么,五十万两白银为现代的1.625亿元人民币。

一个民宅,竟然耗资1.6亿元建造,可谓民间罕见。而始兴县直到2010年,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才达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亿元。

以上只是一种概念上的算法,何况还没有计算里面的地皮、设施、家具之类,实际价值肯定更加高昂。

民居特色多。根据始兴县文博专家、始兴县政协原副主席廖晋雄的研究和考证,满堂大围具有九大特色:一是规模宏大,面积庞大,各类房屋一应俱全,气势不凡;二是围中有围,大围共分上中下三部分,而且围中又有围,既自成一统,又相互连通;三是用料讲究,青砖筑墙,条石砌边,卵石铺地,用料精细,典雅有趣;四是华丽堂皇,柱梁门窗等均施油漆,檐角柱头等均雕图案,金碧辉煌,古色古香;五是坚固安全,墙基厚实,布满各种瞭望射击孔,门板配有铁横杠栅,并设有机关,城堡整体封闭,回廊过道四通八达,可相互支援,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六是厅堂无联无匾,也是一奇,至今成谜;七是松木做地基,水浸千年松,时间越长越坚硬,整座建筑的地面无一处下陷,墙体无一处自然裂缝,堪称一绝;八是冬暖夏凉,整座建筑高低错落有致,既不闷热,又较温和,防风防震;九是保持聚族而居的习俗,具有客家人聚族而居、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传统风俗习惯。

官乾荣缔造的大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设三座大门。据说,当时是打算分给三个儿子的,只是,他们各有成就,另起炉灶。官达道在湖湾村建造了绍芬围,官达材在垇下村建造了屋场,官达尊在上湖湾建造了围楼,只有官乾荣夫妇、官达道的六个儿子和官达材的四个儿子在大围居住。

如今,满堂大围仍居住着数十名后裔,他们就在小河岸边傍水而居,清澈的河水涓涓而流,映照着浣衣妇女的美丽身影,映照着满堂大围的青砖墨瓦,映照着大围上空萦绕不散的传奇云彩……

传奇之二:神秘的发家历史

作为演绎了一代传奇的豪绅,官乾荣的发家历史往往引起了游客的莫大兴趣。官乾荣为什么如此有钱,他的财富从何而来,究竟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其实,官乾荣的出生就颇具传奇。

官乾荣的父亲官兴祖直到五十五岁了,依然膝下无子,他的妻子田冠玉堪称奇女,为了宗族大义,主动为丈夫寻找小妾,最后在翁源县坝子大许屋物色到一名少女——许梅足,并娶回官家。许梅足果然不负重望,八年间连生五子,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

官乾荣就是许梅足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正是因为田冠玉具有宽宏大度的气量、顾从大局的意识,才孕育了后来的官乾荣等“官氏新五家”传奇。

至于官乾荣的发家历史,坊间传说甚多,最为奇异的是发家于“五鬼运财”的传说。

相传,官乾荣的家门口有几口大大小小的鱼塘,放养了很多鱼。官乾荣雇请了一位为人忠厚老实又吃苦耐劳的长工负责管理,有一天早晨,那位长工忽然发现鱼塘里有许多银子,立即报告官乾荣。官乾荣听后对长工说:“既然被你看见了,那就告诉你吧。我昨夜看见有五个鬼,挑了许多银子倒入那口塘内,整整挑了一夜,然后来到我面前连连叩头作揖,说将生前欠我家的钱如数归还给我,说完后就消失了。”

官乾荣叮嘱长工赶紧把这些银子取回家里,并且不要张扬出去,以免泄露天机。

缘于“五鬼运财”,官乾荣从此就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超级富翁。

当然,怪力乱神往往是形而上的世界观思维,并不具备可信度。但是,另外一种发家于“石达开军饷”的传说,则很容易让人信以为真。

相传,太平天国石达开的一支队伍打了败仗,撤退时途经清化。当时村民们闻讯早已四处躲避,或投亲靠友,或藏入深山,或躲进围里。官乾荣胆子大,留家看守。果然一支队伍经过满堂村休息,其中一位头领走进村内,发现官乾荣后,就说,我们这十几位兄弟挑着这些银子实在是走不动了,我们打算暂时存放在你家里,以后我们假如打下了天下,就回来取,假如打输了,干脆就统统归你了!

后来,这些人一去不复返,这些银子就成了官乾荣的财产。而官乾荣为了掩人耳目,就编造讲述了“五鬼运财”导致一夜暴富的故事。

据有关资料显示,历史上石达开的队伍兵败后确实曾经途经清化。因此,这个传说很有迷惑性,不少游客听了也觉得或许就是这么一回事。

不过,这是一个可爱的猜测。因为,石达开队伍途经清化是清咸丰九年(1859)的事,而官乾荣在咸丰四年(1854)就已经去世了,他怎么可能会受益于石达开军饷而发家致富呢?

其实,官乾荣发家致富的原因很正常,简而言之,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

天时,即官兴祖本来就是颇为成功的富绅,家有百万,五个儿子每人分得家财几十万,奠定了官乾荣大展鸿图的坚实基础。地利,即清化地区是始兴县最典型的林区,林业资源极为丰富,官乾荣成年后,不断投资于清化山林地产,高峰期拥有山林7000公顷,占了隘子镇山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他精心运作,历年将木材运往广州三水等地出售,源源不断。人和,即官乾荣头脑灵活,善于经营,为人大方,加上四弟官乾泽在佛山任千总之职(正六品武官,相当于现代的公安局长),由于家有巨大后盾,外有兄弟关照,是以财源滚滚而来。20多年来,官乾荣有山就买,有田就置,逐渐积累至家财两百多万,成为清化超级富翁,时有官屋官定祥(官乾荣别号定祥)、刘屋刘马养之誉。

为什么民间却把官乾荣的发家故事演绎得如此神秘呢?

那是因为这些神秘的传说,来源于常人的本性。像官乾荣如此有钱,富甲一方,清化地区屈指可数。而普通的人们,对于这种超级富翁的财富,可谓终生都是望尘莫及。于是,他们往往将发生在自己身边,但自己又无法理解的或者无法实现的事情,视为神秘的、怪异的,甚至是虚幻的力量在主导。由此,就有了所谓的官乾荣发家于五鬼运财、石达开军饷等传说。

传奇之三:神仙的济世情怀

他就如神仙一般,积德行善,慷慨济世。

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某天,满堂村旁边的河上,飘洒着一片片鲜红的爆竹碎片,将小河渲染得赤红赤红的,俨如一条红飘带飞扬在青山绿林间。

原来,这天正是小河旁边的学堂竣工之日。

这所新建学堂有个文雅、励志的名字——梯云轩,是官乾荣出资创办的一所学校。

教化之本,出于学校。为了培养出更多人才,为家国建功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宗族兴旺。官乾荣亲自选址,在满堂村樟树下一块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兴建学校,建有讲堂、住房、厨房、厕所等可容纳学生一百余人的学堂,占地20多亩,并拨出相当数量的田山作为梯云轩的固定校产,还拿出现银作为梯云轩的教学经费。

梯云轩面向整个清化地区,官乾荣选聘名人学士担任校长和教师,凡本支系(大房)的子弟均免费入学,官族其他房系的子弟入学则收取适量学费,并规定不管是否官姓子弟,凡学业优秀者,均可获得奖学金。

清道光年中期,该校改为官姓族办,更名为官氏敦本高等学堂,由官族各房系的蒸尝(蒸尝,始兴客家宗族的一种家族基金,主要来源于家族中富翁的赞助、家族山林经营收益、家族其他公共资产的收益等,专门用于家族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形势的发展,渐渐消失了。)提供部分资金作为办学经费,学校管理由官姓族庭负责,校长由族庭选聘,教师由校长聘请,校长和老师接受族庭的检查监督,学生从此一律收取适量学费(由学生所在的房系蒸尝支付)。同时对学校进行了扩建,增建了课堂、住房、膳堂、浴室等设施,还建了一个内院。从此,该校逐渐发展成了清末时期全县屈指可数的两所高等小学堂之一,不仅仅清化各姓子弟,附近翁源县、曲江县等外地子弟也慕名而来就读,一百年来培养了许多精英人才,如官乃桐(曾任县丞)、官政仪(曾任县长)、官蔚文(曾留学日本)、官祎(曾任县长、少将军官)、官其慎(曾留学法国,任县长、少将军官)、官一均(曾任县长、少将军官)、华振中(曾任中将军官)等均在该校毕业。

官乾荣为人好善,出手不凡,不仅热心兴学育才,但凡恤灾济贫、修桥筑路等义举均慷慨捐资,受到乡邻赞扬。

清化地处山区,岭多林密,群众来往都是跋山涉水,辗转来返。隘子满堂村到附近的翁源县长安乡(今新江镇)有30公里距离,过去没有专门的道路,原有小路崎岖弯曲,坎坷不平,遇到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明显制约了两地交往。

官乾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出资将通往翁源县长安乡的道路铺成石阶路,大大方便了两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官乾荣还先后出资或募资(不足时则由其包干)在乡里建造了不少桥梁。

通利桥,位于隘子墟下侧,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由官乾荣出资建造。桥长33米、面宽4.5米、高7.15米,拱圈跨度14.7米。这座石桥用数万块长短不一、大小不同的花岗岩石条砌成,桥面为花岗岩石条平铺,桥墩用石条砌成船形,伸出桥体5米,此桥设计合理、构筑精巧、用料坚固、性能优良,是始兴县唯一完好的清代双拱石桥。建国后修筑隘子至始兴公路时,该桥经加宽后供汽车通行,目前仍是隘子最重要的桥梁。

通利桥由官乾荣首倡捐资,由于工程浩大,费用庞大,建好桥时的资金缺口,最后还是官乾荣全部包了。为此,当时曾有人提议将此桥称为“乾荣桥”,官乾荣极力反对,认为方便通行,人人得利就可,于是称为通利桥。

除了通利桥,官乾荣还独资建造了连接千家镇和满堂镇的十二度桥,以及先后募资建造了位于大鱼坑水出口处的下坑桥,位于武含水水口石湖角边的水口桥,等等。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是一句很恐怖的中国俗语,让人心酸,发人深省。也许正是如此,中国富豪非常不热心慈善公益事业,那位可爱敢言、素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竟成为不少国人的笑料,还有媒体着力挖掘他的“黑材料”,试图抹黑这样的榜样。所以,据前些年调查数据显示,有七成人认为中国富豪整体品质差难为榜样。

幸好,当年的官乾荣没有在这样的俗语面前畏缩不前,他乐善好施,慷慨济世,无形中为现在的中国富豪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这,也是官乾荣的传奇之处。

201802

 

在清化三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张九龄心怀家国、正直忠诚的风度,张发奎治军如铁、铮铮作响的风骨,官乾荣行事大气、慷慨好施的风采。

清化三杰绵延了清化奇妙的山川灵气,映射着清化千年的传奇色彩,凝聚成扬名粤北乃至于岭南、神州时空中的一个个风流人物。

这,不仅仅是清化人的骄傲,也是始兴人的骄傲,更是岭南人的骄傲。

就让我们在探寻清化三杰的时刻,努力传承和发扬清化三杰身上的闪光点,更好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实现我们的美丽梦想吧!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