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斗塘与大儒

  少时上进,勤奋好学,求得一本福建人民出版社的《古今名言荟萃》,爱不释手,时常翻阅。某日一时兴起,直接翻阅书尾的人名索引,看见一条索引“林明伦——我国清代学者”,我大是惊奇,从此这件事就深深地驻进了我心里。

  林明伦,何许人也?为何令我惊奇?

  他,正是始兴人,乃顿岗镇七北村斗塘村人氏。

  (一)

  明永乐十年(1412),祖籍福建省莆田北螺村的林仕奇从惠州迁至始兴县顿岗斗塘村居住,从此,林氏就在当地繁衍至今。

  据说,林仕奇初到这里时,把村庄命名为九牧堂,这是宗族堂号。东晋初年晋安林氏始祖林禄公迁入福建,第十六世孙林披安家于莆田,生有九子,都明经及第,官为刺史(又称州牧),所以宗族堂号为九牧堂。

  三百年后的清雍正元年(1723)七月十一日,林明伦(字敬熙,号穆庵)在九牧堂呱呱落地,村里的人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小孩最后竟成了家族的一个骄傲。

  客家人向来讲究耕读传家,非常重视教育,林氏家族当然也不例外。林明伦小时候被送去外婆家的涝洲水村观水楼读书,当时有一个同学卢子万,是涝洲水村卢屋人,卢子万读书非常刻苦。可是,林明伦读书不是很用心,而且极有个性,观察事物总是另有见解(某个角度而言也叫自以为是),回答问题时老是讲自己想当然的答案,自然让老师大为不满。

  父母得知事委后,十分生气,便惩罚他去挑粪水。倔强的林明伦也不服气,真的就去挑粪水,不料途中忽然遇到一条大蛇窜来,吓得他赶紧避让,却被粪水溅了一身,浑身臭哄哄的回到家中。

  从此,林明伦老老实实的读书了,但是,他仿佛开了窍,发现那些知识都很简单容易了,只不过,将它们背熟就行了。

  另有一说,林明伦不是被父母罚去挑粪水,而是罚去上山砍柴,实在太累,就在树旁睡着了。后来一条大蛇从他脚上爬过,将他惊醒了,于是回家后就老老实实去读书了。

  不管哪种传说,这条大蛇都是一个重要角色。林明伦后来高中进士,功成名就,大蛇堪称立了头功。或许,这条大蛇是文曲星下凡,专门来点拨林明伦开窍的吧。

  后来的林明伦非常好学,勤奋攻读经、史、子、集等书籍,成绩突出,还习得一手好书法,洒脱大方,刚毅有劲。

  十多岁时,林明伦就中了秀才,24岁时,他参加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年参加朝廷的“春闱”会试、殿试,他被乾隆钦点为进士,成为“天子门生”,这一年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

  据说,林明伦中举后,乾隆询问他的家乡时,林明伦如实相告为始兴县顿岗九牧堂,乾隆听后打算改村名为海堂,林明伦谦卑的说:实不敢当,斗堂斗堂。后来衣锦还乡时,此事说了出来,村庄就叫成了斗堂,随着时间久远,逐渐谐音为斗塘。

  隋开皇七年(587),隋文帝杨坚开设科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诏罢科举,科举制度在中国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每位有志于在政坛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负的人,都不得不在这座独木桥上奋勇拼搏,从童生参加院试成为秀才、从秀才参加乡试成为举人、从举人参加会试成为贡士、从贡士参加殿试成为进士,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摇身一变,乌鸡变凤凰,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帷幄近臣,可谓光宗耀祖,世代流芳。

  然而,进士之路,难于上青天。据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统计数据,全国平均下来,375万个读书人中才能考中一个进士。

  始兴县从唐显庆四年(659)张宏雅首开进士之路,43年后,张宏雅的侄子张九龄不仅高中进士,还成为了岭南第一位状元。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封建社会时期始兴县共出了22位文进士和2位武进士。

  林明伦正好是始兴县最后一位文进士,那年,全国共录用了264名进士。

  始兴县清化地区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林明伦有一个好友官云鹏,是清化隘子人,为人聪明,文笔极好。当年,两人相约一起进京考试,大家都认为官云鹏肯定会高中。官云鹏也信心满满,在京城游览寺庙时,一时豪气生发,在墙上题了一句:今朝不中官云鹏,留作下科做状元。

  果然,殿试时,两个人都发挥良好,大放异彩。正好皇帝前来巡看,发现官云鹏的文章写得特别好,于是就取了回去欣赏,只是,贵人多忘事,加上事务繁多,第二天皇帝竟然忘记了。主考官不知内情,以为皇帝厌恶官云鹏,就没有录取他。于是,林明伦金榜题名,官云鹏名落孙山。

  巧合的是,我在斗塘村采访时,当地人也是这样说的,并且说官云鹏后来就跟着林明伦,当了他的师爷。

  为了验证这个传说,我专门查找了官氏族谱,果然发现清化官氏第十二世后裔官博万(字云鹏),先后考取了州县秀才,清乾隆十五年(1750),即林明伦考取进士后的第三年,官云鹏考取学府恩贡,为贡生。

  时间上倒是相近。看样子,这个故事可能并非是空穴来风,两人之间或许是有些渊源,当然,真相或许会有些差异。

  不过,史书上的记载,就一定是真相吗?

  (二)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

  古代儒家的人生理想,简而言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何实现这样的理想呢?唯有读好书,当上官,辅佐君王,报效朝廷。

  于是,千千万万的书生儒士,十年熬寒窗,苦读圣贤书,学成济世才,报与天子家,满怀期望、锲而不舍地为这样的理想拼搏与奋斗。

  林明伦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顺利考上进士,来到了皇帝身边,此时的他,踌躇满志,正要努力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理想了。

  考上进士后,由于成绩优秀,林明伦被安排到翰林院任庶吉士,庶吉士为进士中年轻而才华出众者方可担任,为皇帝近臣,有储相之誉。乾隆十七年(1752),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主要职责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工作认真勤恳,处事大方得体,深得同僚和上司的好评。期间有人听闻上司打算保举林明伦担任御史,便劝他去拜谒都察院的负责人,林明伦淡然回答:“御史以求而得,何以自立耶?”

  乾隆十八年秋(1753),而立之年的林明伦被派到山东省担任正考官,也就是山东乡试主考官。

  虽然受到重用,但这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山东是孔孟之乡,每年乡试参加的考生特别多。历次来山东主考的官员均感到压力重大,往年派出的主考官均是侍郎以上的资格老、品秩高的官员。林明伦由翰林擢升而担此重任,确实少有,可见朝廷的重用。

  林明伦虽说官微,但抱着为国取士的态度,他顶着压力,排除一切干扰,呕心沥血,大公无私,顺利地推进山东乡试,竭诚地为朝廷挑选栋梁之才。这次乡试的规模也确实庞大,参加考试者有4100多人,而录取者正榜只有69人,副榜14人,可谓五十挑一,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据载,林明伦在山东考场回来后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

  ……谨录出色文章22篇,恭呈御览。今所取得69人者,平日之德行,他年之政事,非今日能料定。但臣观其经义,底几有本,观其策,庶几有用,臣等进行选录,亦庶几审慎。

  林明伦严谨踏实,忠于职守,主考山东乡试之事深得朝廷肯定。乾隆十九年(1754),林明伦开始主政地方,被任命为浙江衢州知府。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杭州、丽水三府相交,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的中心城市,素有“四省通衢”之称。朝廷将31岁的林明伦放在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担任地方长官,说明是寄予了厚望的。

  林明伦不负皇恩,到任之后,马不停蹄地下乡去视察民情。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的官员对教育不怎么重视。当地负有盛名的正谊书院早已破烂不堪,严重地影响了学子们求学,多年来却依然如故。

  教育乃地方发展的基础。于是,林明伦马上提出了“以教兴府”,切实抓好教育,培养地方人才的教育方略。首先动工修缮正谊书院,并率先捐出自己的俸禄,受其影响,衢州的商贾、百姓也纷纷捐资,使正谊书院以最快的速度得以修复如新。然后,林明伦亲自到慈溪县去聘请当地名士费文广来正谊书院担任主讲。费文广不仅是进士,而且品行高尚,学术雅正,他来书院任主讲后,对州学子们的学习、品德均有了很大提高。林明伦本人也每月抽时间到正谊书院去为学子们讲课,勉励学生们学好本领,报效朝廷。林明伦的教育方略,促进了衢州的人才培养。

  乾隆二十年(1755),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冰雹袭击衢州几个县、乡,给老百姓带来严重的损失。林明伦到灾区去抗灾救灾,先将府内存粮放出赈济灾民,又向朝廷争取赈灾物资,再发动商贾们捐献,到受灾现场去帮助灾民进行灾后恢复生产,日夜操劳,在他努力之下,衢州百姓同心协力抗击灾害,终于度过了灾荒。

  衢州较为富裕,红白喜事讲究排场,攀比现象较为为严重。林明伦为了破除这种劳民伤财的陋习,也费尽了脑筋。他先深入到民间去调查,了解到有一家人,本来就不大富裕,他父亲去世后,当地族长硬是要他按照老习惯,先做七天大道场,然后又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每天要供奉,孝子要守灵,最后才能出殡,出殡时又要大搞排场。这样一番折腾下来,一家人筋疲力尽,叫苦连天,而且还欠下巨债。

  林明伦就将这个家庭做为典型,教育老百姓明白这种做法给当事者家里带来的危害。在林明伦持续不懈的引导下,当地老百姓逐渐地懂得了这些婚丧陋习对他们带来的不良后果,慢慢地有所改观。

  林明伦勤于政事,忠心为民。但是,由于劳累过度,乾隆二十一年(1756)不幸患病,卧床不起。不料祸不单行,新任浙江巡抚杨廷璋四月上任,林明伦因病未去省城拜谒,杨廷璋心生忿恨,于十一月二十日具奏参了林明伦一本:“臣本年四月到任即留心体察……迨秋问调赴省诚询,以民生利弊属员贤否仍茫无定见……”云云。

  朝廷偏信了杨廷璋的话,不久,林明伦被以才力不及罢免知府,降二级,并要林明伦上京等待任用。

  一位勤政清廉的知府,仅仅因为生病而未拜谒新任上司就被参劾,确实令人心寒。然而,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唯上体制的固疾。

  林明伦有口难言,只有抱病上京,从衢州一路奔波到京城后,病情更为严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十月十四日,林明伦因病重去世,年仅34岁,可谓英年早逝。后来,好友朱珪(清朝著名忠良和权臣,曾任嘉庆老师)翻遍林明伦所有行李,竟然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为他装验,只有几件任翰林时未穿烂的衣服。朱珪不禁眼泪夺眶而出:“呜呼,若君者可谓廉矣!”

  “安静治州,吏民同敬爱;少年高第,士宦共称扬”(郭秉三撰联)。正是风华正茂、大展宏图的年纪,本来可以为朝廷、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然而,他却过早地逝世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林明伦的理想实践,戛然止步于命运之神的面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正好是林明伦仕途生涯的最佳注脚。

  (三)

  一个初冬的日子,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晒得人简直不想动。

  我来到了斗塘村,田野旁有座围楼,犹如魁梧的门将立于村口,名字非常大气——万古观光围。

  当我在围楼周围观看时,村民兴致勃勃地看着我,或许他们以为我这个戴眼镜的家伙是来采写围楼,然而,我此行的目的却不是它。

  关于林明伦的史料,实在不多,零星散落,令人欣慰的是,幸好邑人未忘,列传记于县志、族谱,虽然不多,聊胜于无。而且,村里还有着不少关于他的史迹。

  斗塘村有两个祠堂大门,下面的是老祠堂,大厅门较小,上面的是新祠堂,大厅门较大。村民们说,林明伦当年高中进士后,坐着大轿,衣锦还乡,可是老祠堂大厅的门太小,无法抬进轿子,随行官差只得拆了厅门,把轿子抬进去,后来再重修回去。

  再后来,林氏家族又在上面新建了一座祠堂。新老祠堂的大厅门口各摆着一对石狮,昂首远望,形象威武。据说,这是林明伦中举后,皇帝派人专程送来的,以示荣耀。

  只是,虽然是一模一样的石狮,老祠堂大厅门口的却是新建的。村民们说,前些年一个司机不小心撞烂了,只好花钱重新做了一对。另外,去年底村里有位乡贤专门捐了30万元来修缮祠堂。

  祠堂前面还有一排的功名石,这是始兴县客家人的民居特色,凡是村里出了进士等大人物的,都要在祠堂前面的门坪上建造功名石,又称旗杆石。

  村民们说,祠堂前原来还有把黄龙伞,伞骨是用象牙做的呢,只是目前不知踪影,那些匾额也是如此。

  距离二三公里的南岭,有一处林明伦的衣冠冢遗址,村民们说,前些年县委黄副书记还专程去视察了。

  行走于斗塘,我觉得关于林明伦的史迹,流传下来的也许就是这些吧。

  然而,林明伦流传下来的东西,更重要的不是史迹,而是他的人格和治学。

  林明伦不仅仅为人正直不阿,为官清廉勤政,而且治学有术,见解独特,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儒士。

  林明伦生前通读宋五子书,一生研习古文,“名重京师”(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还精于诗赋,著有诗集一卷,《学庸通解》二卷、《读书迩言》一卷,均列于《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学庸,即《大学》与《中庸》的简称,如同《论语》和《孟子》省称“论孟”,皆为儒家经典著作。林明伦对《大学》与《中庸》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以自己的观点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读书迩言》是他读书治学的感悟和认识,并谦虚地表示这些都是浅薄平常的言语。

  《传世文选·历代名人书札》(谭国清主编)记载有林明伦和同朝为官的朱仕琇(号梅崖,福建府教授,主讲鰲峰书院十余载,为当时有名的古文学家)切磋文学的《答朱梅崖书》两辑。林明伦去世后,朱仕琇将林明伦的作品整理成册,作为鳌峰书院教材。

  朱仕琇在《穆庵遗文》的序言中说林明伦:“上窥性与天道之旨,而反复于宋五子之训。”沈德潜也在《国朝诗别裁》谓:“穆庵留心正学,严义利之介。”这些都说明了林明伦研究古文之际,沉迷于宋元明儒家学说,尤其是留心性理之学。

  《岭南历代文选》(仇江主编)也收有林明伦的文章《观水楼记》:

  涝洲水源出跃溪,卢氏世夹溪而居。溪南有楼,背山面溪,名日“观水”。盖吾友子万之父鼎常翁之所筑也……今楼上所见者,跃溪水也。其水清驶,众山夹流,会浈江以至于南溟,旦暮间事耳。吾侪旧常聚处于此,以学圣人之道,诚有触于目而醒于心者。今余道未成而仕,时时深溃决之忧。而子万隐居不仕,读书求道如初,其有得于兹楼之助也多矣。然则翁之“观水”名楼,可不谓之知道矣乎?于是推孟子之言以为记。

  文章引儒家圣贤孟子“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语为发端,借用多种譬喻,道出从观水悟出的一系列有关道德修养的哲理。

  此文可以看出,林明伦始终坚守儒家价值观,很重视个人品德修养,“时时深溃决之忧”,处处不忘圣人的教导,以“学道求道知道”为最高境界。

  林明伦写了一首《金山寺用东坡韵》:

  生平性癖好山水,登山望江如观海。

  江水茫茫去不还,终古惟有兹山在。

  山形绝怪路陂阤,上凌云汉瞰风波。

  几回经过一登跻,所闻所见何其多。

  人生度世如舟楫,倏忽三万六千日。

  释老自喜脱红尘,蓬头袒臂两足赤。

  并盗丸铝炼精魄,终日与人谈白黑。

  一声钟磬天初明,隔江水底鱼龙惊。

  嗟尔群迷罔知识,面目虽人不如物。

  我本儒者学尼山,十岁便能解订顽。

  勤而行之死则已,难为言似难为水。

  这首诗共十一联,完全采用了苏轼的《游金山寺》韵字,足见林明伦文字功底之深。他在诗中描述了游览金山寺的所闻所见,并且将佛家和尚的言行描述了一番,最后慨叹自己从小到大便有志于投身儒家(尼山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家乡,《订顽》是宋代六儒之一的张载写的一篇文章,后来程颐改称为《西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林明伦在研究《明史·刑法志》时写有一首《吊五人墓》:

  西市繁霜日,南躔贯索中。

  歌诗忧板荡,占象叹屯蒙。

  国柄归旁落,刑余蔽主聪。

  衣冠婴赤族,屠狗叫苍穹。

  竞触貂珰怒,谁怜骨鲠忠?

  捐生片语易,仗义五人同。

  道直心宁悔?名存死不空。

  招魂堤水上,葬骨虎丘东。

  墓草侵阶绿,山鹃带血红。

  要离三尺土,千古共英风。

  五人墓在江苏苏州虎丘附近,是纪念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和周文元五位义士,五人由于反对苏州巡抚毛一鹭依仗太监魏忠贤的权势胡作妄为,惨遭杀害,后苏州百姓将五义士合葬于魏忠贤的生祠内,并刻碑“五人之墓”。

  林明伦通过《吊五人墓》一诗,痛斥明朝奸臣当道,残害忠义,颂扬五义士的正义之举。纵览全诗,儒家最为崇尚的“浩然之气”漫溢于诗里字间,不仅仅体现了林明伦这位儒士的正义感、使命感和荣辱感,更彰显了他对“浩然之气”的道德追求和人格担当。

  事实证明,林明伦不仅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有限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在中国的儒家历史上,不断亮丽着儒家的价值观。

  “万事万物,皆起于一,一与一相生以至于万。”这是林明伦作为一位儒士,用心观察事物,善于思考得出的一个结论,也是一个哲理深刻、内涵丰富的观点。正是我小时候看到《古今名言荟萃》引用林明伦的名言。

  “十”是由一个一个的“一”积成的,“百”是由一个一个的“十”积成的, “千”“万”“亿”亦是如此。假若没有最小单元“一”的逐渐积累,就不会有更大数目“十”“百”“千”“万”“亿”的存在。

  世间万事万物,起点都是“一”,任何事物都得从基础开始。“一”是构成事物的最小单元,最基本的要素。正是这些单元的增加,量变促成了质变,才形成了新的事物,如此循环往复,促进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很多事物就是如此,领悟到了,一说出来,就觉得简单了,正如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个现在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当初能够领悟和总结出来的,堪称先哲。可是,关键是又有多少人能够领悟到呢?

  “万事万物,皆起于一。”我忽然想到,始兴的历史,儒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正是由一个又一个“林明伦”推动着么,正是他们,让我们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持续发展、繁荣壮大,灿烂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是一个始兴人、一个进士、一个儒者——林明伦,给我们的一个最大启示。 

  201803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