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兴“九栋十八厅”的文化空间

  始兴县东湖坪上窑背村曾氏围屋,占地1.9万平方米,有九栋进深,每栋前后两厅,共十八个厅,号称“九栋十八厅”,它是始兴清代棋盘围屋的典型代表。这座围屋规模宏大,设计奇特,精工细作,华丽堂皇。最为巧妙的是,它营造了一个立体的文化空间,使整座围屋处处洋溢着浓厚灿烂的文化气息。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文化空间,领略感受它的文化魅力。

  “曾”字围屋。“九栋十八厅”是清朝乾隆年间,由有“钱王”之誉的曾国柱及其子孙,历经三代、历时四十八年建成。将它的平面图铺开,仔细琢磨:如果把这一栋栋或横或竖的房屋,看成字体的横笔竖笔,再把它们联起来,就构成一个大大“曾”字。这个“字”横133米、竖174米,规模宏大名副其实。用姓氏来规划建造住宅,是曾国柱先生在姓氏文化方面的首创,它丰富了姓氏文化的内涵。围屋建设以来,曾氏家族风生水起,丁财两旺。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开枝散叶,曾国柱后裔至今已有六百多人,家族依然人兴财旺,富裕安康。而有关围屋建设,东湖坪“钱王”、风水师“赖脚瘸”、“县城半个东湖坪”等故事传说,一直在始兴流传,大大丰富了民间文学的内容。站在气势宏伟的围屋面前,相信每一个游客都会肃然起敬、给它点赞,都会向它的建造者由衷而生敬意。——俱往矣,围屋犹在,不见“钱王”……逝者如斯夫!

  元盛书院。作为曾参后人,东湖坪曾氏先祖不忘祖宗伟绩,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建屋之时,就在村庄东边,前临墨江、面朝文塔之处择佳址,建设了元盛书院,是谓紫气东来。书院占地2187平方米,有课堂、书房几十间,还有庭院、花园等,可同时容纳五六十人就读。书院设蒙馆、经馆两个学馆,蒙馆教识字背诵,实施启蒙教育;经馆则教四书五经,实行讲学教育。从家族“公尝”收益中安排费用,聘请秀才、举人或社会名流授课。“书中自有黄金屋”,琅琅书声中,曾氏子弟增强了家族的自豪感、幸福感,增强了文化自信;经史子集里,曾氏子孙领悟了修身齐家治国之义,增强了成就自我、永续祖业,建设桑梓、服务社会的信心。

  楹联之围。对联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曾氏围屋的厅、堂、门、柱等地,处处有对联,联景相辉映,现存或有记忆的就有三十多副,堪称“楹联之围”。如,简洁大气的大门联:“勤俭生富贵,时事造英雄”;追根朔源的祖堂联:“承袭爵天鄫帮三千余年诸事之道学古今配享,朔渊源于沂水七八十世志继之像贤天下儒宗”;述说祖宗功绩的厅柱联:“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一部孝经贻世业,八家文蕴绍宗风”“宗传内无双学士,圣教中第一名贤”;书院书斋联:“雨过塔山添笔润,风来墨水入砚香”“宇宙大文章原从孝友,古今名将相来自诗书”;窑背村嵌名联:“窑生紫气分上下,背现祯祥满西东”。等等。这些对联,长短不一,从祖宗业绩、姓氏渊源,到诗词典故、远近风景等,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体现了作为儒家代表人物曾参、曾巩之后,曾氏家族的自豪和自信。

  吉门雅巷。北面的“围包屋”区域,共有六个门,南门名“沂水流芳”,东西两侧四个门分别是“卿云”“景星”“玉树”“瑶阶”。“沂水流芳”指曾氏家族的美名千古流传;“沂水”,在山东临沂,是曾氏的发源地。“卿云”“景星”出自《汉书·天文志》,“卿云”即庆云,一种彩云,是祥瑞之云;“景星”是德星,瑞星。两者出现都比喻吉祥的征兆。“玉树”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树,“瑶阶”是玉砌的台阶。这些都是非常吉祥美好的名字。围屋里的巷子,也有一个文雅的名字:东边是“东壁巷”,西边叫“西园巷”。它们出自唐朝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云:“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东壁”是主管天下文人的星宿,“西园”则是三国时曹植召集文人的学苑。吉门雅巷,曾氏先人命名确实颇费心思。民间文学爱好者曾祥荣说,他的先祖曾国柱对子孙名字也很讲究:国柱公的儿子,辈字是“雄”,其七个儿子即“七雄”,从大到小,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岳飞图强冠伟超”,心迹不言自明;他还说:小时候问母亲,西边的巷子为什么叫“西园巷”?没文化的母亲说,大概是因为那条巷子通往西边的菜园吧?他父亲听了捧腹大笑,几乎喷饭,印象特别深刻。呵呵,肚子里没有几两墨水,在东湖坪做媳妇也会闹笑话哟。

  天门阿公。始兴明清时期的民居,在私厅上都开有天窗,天窗下的墙壁上有灰塑的人动植物、山水园林、书院宫殿、云彩车马和诗词字画等,俗称“天门阿公”,它是始兴客家人传统文化、地方民俗风尚的展现,是始兴独特的建筑艺术之一。曾国柱有42个重孙,“九栋十八厅”共有42套居室,每套居室私厅的天窗下都有灰塑“天门阿公”。这些灰塑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亭台楼阁、花草虫鱼等,于家家户户的天窗下呈现,宣扬传统的礼制观念,企盼“五福临门”的生活理想,歌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传统人文精神。如一幅“福自天申”灰塑,上层是精巧辉煌的宫殿和春风得意的官员,下层是招财、进宝两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仙童。另一幅“郭子仪拜寿图”灰塑,描绘了郭子仪七子八婿向他拜寿的生动场面,人物自然,栩栩如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幅灰塑是一个故事,它更是一门课程,“天门阿公”就是始兴客家人家里一堂没有下课铃声的家庭传统文化课……

  “百年藏宝图,谁人能破解?”十几年前,东湖坪下窑背村墙壁上“神秘藏宝图”的传说,让东湖坪村名噪一时,东湖坪“寻宝之旅”也风靡一时。为此,始兴作家张熙恩还写出了洋洋洒洒十万字的小说《宝藏谜踪》。遗憾的是,所谓的“宝藏”至今还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寻宝”也只是一个虚无的、传说中的传说。然而,当漫步于上窑背村的厅堂庭园,横街窄巷,品味感受着它那浓厚灿烂的文化气息时,我若有所思:东湖坪村上窑背村的文化空间,不也是一个“宝藏”吗?而且这个“宝藏”,只要你愿意去,只要你去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去吗?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