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我县退休教师李云宝处获悉,她的剪纸作品《福蛇斗方》和《春节祭祖》于今年2月12日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万国宫“迎新春”活动中精彩亮相并被收藏。这一殊荣不仅标志着我县非遗作品成功登上国际舞台,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动见证。
记者在县文化馆见到了专程从韶关回到始兴的李云宝。她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剪纸作品。
今年元宵节的时候,我有两幅作品在联合国日内瓦那里展出。第一幅是《福蛇斗方》,是一条蛇绕着福字里面有个兔,它是表示蛇盘兔,代代富的含义,周边四个角都有蝴蝶,蝴蝶的谐音福气的福,我们蛇年全国人民都很幸福的生活的意思,还有一幅是过年祭祖的,这两幅作品入选了在那里展出。
说起剪纸艺术,李云宝一边用剪刀现场创作,一边向记者介绍,剪纸虽说是北方的民间传统艺术,南方比较少见,但是她痴迷剪纸艺术的魅力,对此热爱不已。从2005年开始临摹,一直到退休后到南京进行专业的学习,坚持了20年。
我是2005年开始自学剪纸,我是教数学的老师,我不是美术专业的,我就自学在新华书店买到剪纸书来,我之前是用刻刀,临摹别人的作品,开始临摹了很多30多幅作品。后来退休了,时间比较多,我就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研究所那里进行了专业的学习,那里学习大概半年,然后专攻脱稿剪纸,先后被评为高级的优秀学员。
多年的坚持,李云宝创作了大量原创作品,《和谐善美法韵韶关》《红歌献给党》《巾帼心向党,永远跟党走》《福娃报春》《龙腾丹霞》《百龙献端迎新年》等,其中有的作品还入选南京大学非遗研究所建党百周年全国剪纸作品精品展并收藏,有的还在广东深圳、山西临汾等地巡展。题材也多源自客家日常生活、传统节庆、神话传说等,风格细腻质朴,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始兴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如今,李云宝已是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近年来,李云宝老师积极传承、宣传剪纸文化,在各项活动中大放异彩。非遗课堂,她的剪纸教学丰富多样,“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游园会、始兴“九龄故里·闹元宵”非遗墟市活动里,剪纸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始兴剪纸更是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呈现艺术特色和传承成果,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希望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文明互鉴的桥梁。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剪纸人才,让这项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剪纸艺术一定能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