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兴:“民情夜访”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韶关市始兴县建立和完善常态化“民情夜访”工作机制,全县四套班子、法检“两长”及县直各单位、乡镇领导干部及各级驻村干部深入农村基层、进村入户开展“民情夜访”,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掌握民情,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凝聚一切力量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今年以来,全县领导干部累计开展夜访3000多户,收集问题413宗,解决393宗,解决率达95%。

“夜访”解民情,暖人心

全县300余名县、镇领导干部及驻村干部积极进行定点接访、主动家访、重点约访和定期回访,开展“民情夜访”。通过走村入户、请上村、重点访谈等方式,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基层组织、推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等内容,县级四套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工作人员已到挂点乡镇开展了1-2次夜访活动,镇级领导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已开展至少1次夜访活动,每次活动均不少于2小时,密切联系了村民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约访相关群众,并就群众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定期跟踪回访。通过认真细致地了解民情、回复民情、解决民情,给群众满意的答复,使群众感受到“永远跟党走”的幸福感、安全感。

“夜访”助脱贫,化民忧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始兴县结合访贫问效开展“民情夜访”,切实掌握脱贫出列情况的真实性,全面了解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为民排忧解难。县委书记、县长、县各常委……在夜访日经常出现在贫困户家庭中,与基层群众坐到一个板凳上,面对面聊家常、心贴心解忧愁,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123_爱奇艺.jpg


“平日里都忙着农耕,遇到困难时也没有空寻找党和政府的帮助。自从县里开展这个‘民情夜访’活动之后,领导干部经常来家里‘串门’,非常耐心详细的询问我们的家庭情况,帮我们建立贫困档案。”当县委副书记宋在军来到城南镇杨公岭村贫困户邓德玉家详细了解他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时,邓德玉激动的说,尤其在了解了我家香菇产业由于种植规模小、培育技术低、销售渠道窄的情况后,县领导为我们申请扶贫专项资金扩大规模,向我们免费安排技术人员提供培育指导,并联系其他行业帮我们打通销售渠道。说到这,邓德玉的语气有点哽噎,表示不知道如何感谢,只有更加努力地做强做大自己的产业,才能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我坚信只有跟党走,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民情访到群众心坎里,民事办到发家致富上。近年来,始兴县以“产业帮扶”“扶贫卡”“党建+”等模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安装路灯、建设小广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从而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标,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生活。

“夜访”办实事,帮发展

“民情夜访”使得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楼,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增强,真正做到“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领导干部在“民情夜访”中,积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重点问产业、帮发展、促增收,发挥懂政策、信息广的优势,成为为民服务的“好帮手”。始兴县领导干部夜间挨家挨户造访,由过去“群众找上门”反映问题,变为干部“上门找群众”解决问题,7月份以来累计收集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民生问题300余件。在了解民生疾苦和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中,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增进理解,党群关系更加密切。

始兴县坚持在“民情夜访”过程中把“访”和“理”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听百姓说事、为百姓办事、请百姓评事”。

近日,县长叶洪番带领乡镇驻村干部,再次深入顿岗镇七北村挂点帮扶贫困户家中夜访。在夜访过程中,与贫困户村民雷远圳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并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如经济来源、子女上学、健康状况、安危冷暖和存在困难等问题。对他的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低的困境,县长叶洪番表示,政府会继续加大对柑橘、茶叶、马蹄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帮扶力度,设法拓宽经济来源和增加经济收入。同时鼓励他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乐观面对生活,增强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村民雷远圳也非常有信心的对此作出回应:今年年底脱贫!


766_爱奇艺.jpg


始兴县以“工作重心下移、工作责任下移”的新时代担当和作风,变“向上看”为“向下看”,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搭建村民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平台,大力精简服务要素,简环节、减证明、降时限,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要求,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