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至15日,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组织专家组一行7人,到车八岭保护区开展中国生物圈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区建设试点评估工作。专家组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张亚平,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等组成。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告诉记者“实际上我们今天就是把这个科学的技术要用到我们保护区的事业上来,他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第一批的几个保护区,我们今天第一个来验收评估,然后就要挂牌。今天专家也提了很多建议等等,还有进一步怎么把这个数据用好,那么还有不同的保护区,这样可能要联网,大家共享数据。”
专家组认为,项目实施全面提升了广东车八岭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许智宏说:“现在我们国家强调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环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总书记讲了很多绿水青山一系列的指示,像我们车八岭保护了我们很多的水源地,他不光做好保护区的本职工作,还对我们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保护都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生物多样性,我们大自然实际上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要全力的来保护。”
专家组一致认为建设单位及项目技术支撑单位按计划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所有考核指标均满足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区建设要求,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和拓展该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王丁说:“我们也提出一些更高一些希望,就是项目在目前基础上能不能进一步挖掘各种可能性,希望能够在国内甚至国外,在这个野生动物监测方面能够发挥一个引领的作用,这也是大家对项目组和车八岭保护区一个殷切的希望,我也特别期待他们在这方面能够做得更好,能够真正在国际上都能发挥一个引领的作用。”
据了解,“中国生物圈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区建设试点项目”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MAB)和国际动物学会(ISZS)于2018年4月发起组织,全国有七家保护区成为试点单位,其中就包括了车八岭保护区。车八岭保护区自纳入建设试点单位以来,联合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网络中心、中科院空天创新院、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研团队,共同开展了车八岭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体系建设,2018年建立了全国自然保护区首个蜂类多样性全境监测网络;2019年建立了全国自然保护区首个鸟类多样性全境监测网络;2020年建成了全国自然保护区首个红外相机实时传输全境监测网络;自主研发了“700M实时组网传输与智能识别技术”和“车八岭科研监测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科研综合监测技术体系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共发表论文20 余篇,出版专著 6 部,获软件著作权 7 项。在全国7个试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车八岭以创新举措首个圆满完成了示范保护区建设任务。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智宏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会按照今天评估会上专家组对我们提出的期望,因为这个完成的好,他们的要求就更高,我们以后还要往更高的方向,按照这个专家组提出来的这个开放性、针对性、智能化方向来发展,往这个方向来上水平、上台阶。”
始兴生态环境优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7%,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小城”,全县有各级自然保护区3个。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始兴南部,北纬24°线上 ,是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保护区建于1981年,经过40年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由65%提高到96%以上,先后荣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等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品牌,车八岭已成为始兴乃至广东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