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兴:发展林下经济种植 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近年来,始兴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菌、林果等种植,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大力实现农林资源优势互补,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获得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林下经济成为推动始兴经济发展“新引擎”,农民增收“好帮手”。

图片

  在始兴县隘子镇满堂村的黄竹塘林下灵芝种植基地,趁着天气晴好,基地里的工人正在抢抓种植灵芝的最佳时期,把最后几批灵芝原木种植下去。在灵芝种植现场,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松土、有的施肥、有的清理林地中的杂灌,把灵芝种植下去。沿着林地的山路走,林地两旁早期种植的原木灵芝已经到了出芽期,一颗颗毛茸茸灵芝“宝宝”已经长成。基地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林下灵芝种植从四月份就开始了,已经接近尾声。现在网上订单单笔就达到了一万斤,收入前景十分可观。

图片  

  祥源农副产品合作社创始人官贵娟说:“我是从2010年开始试探性的种植灵芝,因为我们一贯以来都是以靠山吃山的这种传统,我们就想探索一下能不能用种植香菇的方法来种植灵芝,做那种生态产品,我们就试探的把灵芝用这种椴木形式放到林下,第一年我们就试探成功了,之后慢慢的我们就扩大这个规模。”

  隘子镇满堂村黄竹塘山林茂密、阔叶林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祥源农副产品合作社创始人官贵娟告诉记者,从最初的不敢种植,到现在的扩大规模种植,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和自己的积极进取,让大山成为“金山”,让荒田成为“银田”。如今,祥源农副产品合作社已经成为了我县林下经济种植的示范基地,吸纳了周边131人富余劳动力就业,更好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由官贵娟带头创办的祥源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随着林下灵芝种植的不断发展,真正走出了一条“制种+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条化发展之路。

  祥源农副产品合作社创始人官贵娟告诉记者“要利用好自己的生态资源,你看我们的生态资源多好,我们县都是生态示范县,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产品传播出去,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一起来创业致富,我相信明天会更好的。”

  祥源农副产品合作社林下经济仅是始兴县林下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合理规划布局。把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与打好脱贫攻坚战、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导扶持,发展了油茶、香菇、灵芝等系列特色林下产业项目,带动了森林旅游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把生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

始兴县林业局副局长邓明乾说“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民生领域的发展,把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推进始兴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果、林茶等一系列特色的林下产业项目,带动了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记者在始兴县林业局了解到,当前,该县林业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林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各类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广东省林下经济扶贫示范县”,实现了保护生态、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45万亩;全县林下中草药、菌类种植面积5800亩,产值2700万元;全县竹林面积24.5万亩,全县年产毛竹556万根,年产值7200万元;我县生态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引进了司前温泉小镇、心泉谷温泉旅游度假小镇、中古坑健康小镇等一批优质文旅项目。

  始兴县林业局副局长邓明乾说:“全县林下经济种养面积5.25万亩,产业规模达11.8亿元,带动了2850户农户,一万七千多人脱贫致富,实现了人均林下经济收入8620元。培育了车八岭茶叶、隘子祥源农副产品合作社、国家省级林下示范基地。有效夯实了我县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加强技术指导,提升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