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洪灾影响,我县各乡镇受浸地段留下了大量的淤泥和杂物,从6月20日开始,洪水逐渐消退,我县各地陆续开展清淤和垃圾清运等工作,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为应对此次洪灾过后的清理保洁工作,我县成立了多个党员突击队,首批120多名党员分多个支援组到隘子、司前和深渡水瑶族乡等地,配合当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同时,我县通过人员+机械配合,调派了挖机、洒水车、垃圾车、清淤转运车等作业车辆,到各乡镇支援清淤工作。县卫健局、疾控中心和爱卫办也分成三个组到各乡镇指导开展消杀工作。
在深渡水瑶族乡,沿江步道上积满了一层厚厚的淤泥,连接清化河两岸的过水桥上,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枝、竹子等杂物铺满了整个桥面,厚重的根系和杂物还将桥孔堵塞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让沿江村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深渡水瑶族乡所有乡党员干部、志愿者以及县党员突击队成员,分成多个组全部下沉一线,大规模开展灾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能做一点是一点,只想尽快让我们的家园恢复原貌,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在重建家园一线,不少年轻党员主动请缨,成为清淤队伍中的一抹“青春色彩”。由于清淤的过程中不时有泥水冲入雨鞋,有些人双脚被泡得发白。有些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枝横跨在沿江步道上,他们就用双肩扛着、双手抱着运走。连续奋战一上午,大家“狼吞虎咽”般吃完午饭后,稍做休息便又挥动各种工具投入“战斗”。
在这群突击队员当中,还有一群“娘子军”格外显眼。她们身型稍显瘦小,但干起活来却很利索。挥铲、掀铲、手提、肩扛...所有动作都不在话下,成为工作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深渡水瑶族乡大街上,居民也趁着天气开始放晴,正在对受浸的房屋进行清理。村民邓凯杰正使用抽水机将房屋里的积水抽出去,家里人则把家具都搬出来,清理完淤泥后放在门口晾晒。“洪水冲进来家里,当时水位大概有五六十厘米高,大水将我家的家具全部冲得漂浮了起来,当时我们赶紧回了老家,现在洪水退了,才从老家回到这里。”邓凯杰说。
在黄烟种植大镇的马市镇,洪水退去,天空放晴,烟叶田里烟农们在排空积水,抢收黄烟,忙碌而有序的生产自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灾情发生后,马市党委政府迅速开展黄烟抢收等重点工作,镇村干部分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烟农抢收,全力统计黄烟受损情况,开展农作物保险申报等工作,尽全力减少烟农损失,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农户恢复再生产的信心。
此外,为确保受损电网抢修复效率,在暂时不能采取零时保供电措施的供电台区,县供电局以党员+青年成立突击队的形式,分组布置实施抢修点,多点同时进行。采用快速抢修、发电车保供电等方式,开启连轴作业模式,及时安全处置线路故障、停电问题。6月21日19时58分,随着隘司线许屋、杨屋、大弯头及贵洞公用台边复电完成,我县全县受影响用电户已全部恢复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