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县宰相粉制作技艺非遗工坊上榜省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

  日前,省文旅厅对广东省2022年度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进行公示,我县宰相粉制作技艺非遗工坊的《九龄风度颂千古,丝丝助力产业兴》案例上榜。

  宰相粉,又名清化粉,是由传统技艺制作而成,采用清化地区自产的新鲜山稻米(籼米)、山泉水等原料,并利用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山区昼夜温差大等气候条件,经过选米、洗涤、浸泡、磨浆、蒸煮、晒干、过水、切粉、团粉、晒干等工序制作而成,最终形成风味口感独特、米香味纯正浓郁、炒而不烂、煮而不糊、口感柔韧的地方食品。因其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查决定,对清化粉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宰相粉制作工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依托省级非遗项目宰相粉制作工艺,作为非遗项目宰相粉制作工艺传承人的旺满堂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官超城充分利用自身规模化生产优势打造企业式“非遗工坊”,大力推动非遗项目与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了非遗产业化保护发展之路。

  近年来,根据消费升级及“懒人经济”快速崛起,旺满堂食品有限公司又研究推出速食粉——宰相粉,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新鲜的体验。产品经推出后销量不断上涨,实现了宰相粉的传承和“破圈”。目前,公司年产量达到1600吨,产值1920万元。同时,以旺满堂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米粉加工企业也从原来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50多家。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当地富余的劳动力生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带动了这一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官超城介绍,下一步他们不但要创新,还要在产量、质量等方面全方位提高,而且有信心将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并把产业做强做大。

  宰相粉是传统工艺产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非遗工坊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钟舒介绍,目前,我县在继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力度的同时,推进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的融合运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扩大非遗产品的市场渠道。同时,在非遗就业工坊建设上,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把始兴非遗做大做强。

图片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我县还创新发展思路,推动建设“张九龄宰相粉”区域公共品牌工作,助力“张九龄宰相粉”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努力将“张九龄宰相粉”区域公共品牌、“始兴清化粉”地理标志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让宰相粉成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产业。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