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全市茶产业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

  全力推动全市产业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日上午,全市茶产业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深入剖析我市茶、竹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短板,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安排部署,全力推动全市茶产业和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市政协主席胡海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曦、市政协副主席林炜东、始兴县委书记华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世冬、市林业局局长丘德周参加会议。

  图片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0.89万亩,其中2024年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15万亩、2025年新增茶叶种植面积0.34万亩;2024年,全市茶叶产量0.66万吨,亩产约67公斤,产值达11.52亿元。2024年我市竹林面积达232万亩,竹产业总产值预估达50.5亿元,目前全市现有竹子加工企业180家,其中国家林业龙头竹木企业3家,省级以上林业龙头竹木企业4家;以“森林+”为主线,促进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会议听取了全市茶产业、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仁化县、始兴县汇报了2025年茶竹种植、产业发展、未来规划等情况。
  近年来,我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矢志不渝地深耕茶、竹两大县域重点产业,茶、竹产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2024年,始兴县茶叶种植面积6377亩,年产量873吨,年产值1.56亿元,其中,我县2025年新增扩种茶园332亩,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经营主体8家,茶叶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我县以优质竹林资源禀赋和适宜自然地理条件,按照“全竹利用、三产融合、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思路,坚持“以育为先”建设巨黄竹育苗基地,夯实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能基础,坚持“做优农头”推动巨黄竹扩面种植,强化竹产业原料供应端,坚持“做强工尾”打造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会议指出,韶关在发展茶、竹产业方面具备现实基础与历史基础,其发展提升的潜力极为巨大,强调要用好茶、竹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茶、竹产业,加快推动茶、竹产业做大做强,为高质高效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支撑。要突出竹加工牵引带动,大力实施竹资源培育、竹产业全链发展、竹产业要素保障三大工程,重点发展“六个一”产业(即一浆、一材、一食、一艺、一碳、一旅),把韶关打造成为华南地区竹产业高地。要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强化要素保障,加强政企交流,做强、做优、做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的优势,集智聚力推动茶、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市茶、竹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要做好茶、竹文章,推进推动“三产”融合,以茶、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围绕种植、加工、研发等环节,加快补齐产业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产业发展壮大。要将茶、竹产业与农业产业、观光旅游、森林康养等结合,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森林+医养”“森林+研学”“森林+康养”等旅游新业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图片

  会前,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始兴县巨黄竹苗圃基地、城南镇巨黄竹种植基地等地,实地查看巨黄竹长势、种植规模、经济效益、竹产业发展规划等情况。
  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市直有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县领导周志明,太平镇、城南镇、沈所镇、澄江镇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茶竹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