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千年回首,致敬九龄——当代诗词创作发展的启示研讨会”在我县周前艺术公社举行。著名军旅诗人任海泉,《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县委书记华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俊枫,广东粤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相龙,《中华辞赋》副总编辑江岚,张九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文周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诗词界专家、学者、诗词创作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张九龄诗词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对当代诗词创作发展的启示,以及当代诗词创作发展的新路径。《诗刊》社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王冰主持研讨会。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研讨会上致辞。他表示,始兴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孕育了张九龄这样一位光照千古的诗人与政治家。他的诗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传唱千年,至今仍激荡着华夏儿女的心灵;他的风骨“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彰显了文人高洁的品格。张九龄不仅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诗词史上的一座丰碑。致敬张九龄,既是对先贤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希望大家以诗为媒,以文化为纽带,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曲江风骨”,让千年文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县委书记华关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始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章文,通过建设文化强县、促进文旅融合,形成文化与经济共荣的良好局面。从始兴文化三部曲(创作一篇始兴赋,一首始兴民谣,一部在始兴拍摄的电影),到联合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举办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再到多次举办诗歌文化论坛,以及“在始兴”系列围楼文化旅游周活动,始兴的文化特色更加凸显,文旅产业融合也做得越来越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成效也更加显著。始兴将继续依托厚重的历史底蕴、突出的生态底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持续为推动当代诗词创作与研究提供广阔的平台。
在嘉宾发言环节,任海泉、江岚、赵安民、钟振振等与会专家学者、诗词创作者们围绕“张九龄诗词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多维度深入探讨。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张九龄诗词进行了深入剖析。有的嘉宾探讨了张九龄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认为这种情怀在当代诗词创作中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有的嘉宾分析了张九龄诗词的艺术特色,如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运用等,认为其为当代诗词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手法;还有的嘉宾结合当下诗词创作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在传承张九龄诗词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思路。
与会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当代诗词写作既要深耕传统文脉,更要聚焦时代命题,用真实的生活体验、真挚的情感共鸣、精妙的艺术表达,赋予诗词新的生命力。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诗词沃土,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诗词作品,为推动当代诗词创作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诗词力量。
作为盛唐名相、岭南诗宗张九龄的故乡,始兴承载着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通过举办此次活动,为广大诗词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对张九龄诗词的深入研讨,不仅有助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更为当代中华诗词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路。我县将继续深耕张九龄诗词文化这片沃土,不断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诗词创作者,让张九龄的诗词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续写中华诗词文化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