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8月15日,2025年全国生态日广东省活动在韶关始兴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及行业协会代表齐聚始兴,共同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路径,交流广东零碳园区建设的探索经验。其间,始兴县在分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实践做法备受关注,其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为全省“两山”转化实践提供了“始兴方案”、贡献了“始兴智慧”。
盛夏8月,位于始兴县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巍峨挺拔的群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而树下,黄腹角雉优雅踱步的觅食、豹猫敏捷灵动的在枝丫间跳跃、中华鬣羚的矫健身姿也穿梭在山岭之间,此外,“憨态可掬的猪獾”等一幅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被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和科研监测综合云服务平台记录了下来。
发现野生高等植物2077种,野生动物1692种,多次登上央视大屏,在系统观念保护生物多样性下的车八岭,先后被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全国首个“中国生物圈”。
始兴之绿色不仅在车八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始兴就展现出了超前的生态意识,率先提出创建“现代生态县”的构想,成立广东首个县级生态办,发布全国首份县级生态白皮书,自此开启了长达40年的生态坚守与探索之旅。如今,全县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2.3%,活立木蓄积量达17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90年代初的69%跃升至77.88%,始兴的绿色发展更加“枝繁叶茂。”
“我们始终把生态环境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发展底气。”始兴县委书记华关表示。在这40年里,始兴以绣花功夫厚植生态底色,近年来,更是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统筹城镇乡村、山上山下、“四旁五边”,精准布局绿美空间,2024年荣获“绿美广东竞风华”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名、全省十强。同时,立体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9.7%,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稳居全省前列。
金融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和润滑剂。对生态价值转换的企业而言,一头连着绿水青山的生态基底,一头牵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未来。然而,坐拥着亟待唤醒的生态宝藏,往往因抵押物缺失、价值评估难等问题卡在融资关口,优质项目在资金瓶颈前步履维艰。
为助推绿色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始兴创新推出“光伏贷”、“取水权抵押贷”、“竹子e贷”等“生态+”系列金融产品,为绿色企业提供额度提升、利率优惠等信贷服务,累计投放贷款15.39亿元,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罗坝镇一家从事竹制品加工厂的负责人李经理感慨道:“之前我们想扩大生产规模,可苦于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贷款之路一直不顺畅。‘竹子e贷’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额度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和研发中。”
“我们聚焦破解‘环保——发展’二元困境,解决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四难’问题,创新构建‘1+1+1+N’价值转化新路径,持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华关介绍说。除建设“1”个生态资源库、完善“1”个绿色金融体系外,始兴还建立“1”个生态资源交易中心,以县属国企为主体成立“两山”合作社,按照“零存整取”模式,对生态产品进行统一管理、流转、交易,成功实现交易金额8300万元,还通过综合运用特许经营权和碳排放权,吸引社会资本2.62亿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在拓宽“N”种转化模式方面,始兴县也是成果丰硕。以生态农业为例,谋划打造的优质蔬菜、特色水果、林下经济“3个10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带,以及引进的“北樱南移”大樱桃、“深爱系列”风味番茄、省级蔬菜产业园等高端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拉动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以上。
岭南大地上,客家人几经乔迁,在始兴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大山巍峨、大树葱郁、河流潺潺,早已成为群众心中永恒的乡愁。近日,位于始兴县顿岗镇的周所农村未来社区迎来首批入住村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除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村民带来的巨大变革外,那抹沁人心脾的绿色,更是新房最鲜明的底色,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始兴故事。
走进周所未来社区,仿佛踏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社区以一棵有着500年树龄的古榕树为起点,将17棵百年古树、新种植的1万多株树木巧妙串联,如同串起一颗颗珍贵的绿色明珠。刚搬来不久的村民陈大伯指着窗外的景致,笑着说,“以前住的老房子周边杂乱得很,现在好了,出门就是树,空气都新鲜得很,每天早上推开窗,都是山、水和绿化,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据悉,始兴坚持以绿润城,着力推动“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成为时代新风尚。在建设生态宜居和美城乡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经验,科学推进见缝插绿、立体植绿、拆违建绿、留白增绿。如今,社区所在区域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提升至49.6%,“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好愿景在这里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同时,为了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始兴谋划举办了生态摄影大赛、环车八岭自行车赛等系列赛事活动,连续12年举办“青年生态文学大赛”岭南生态诗歌论坛,培育了浓厚的生态文化,讲好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始兴故事。同时积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形成了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始兴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为广东乃至全国县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始兴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