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阳光教育”路上的领跑者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有这样一个人,重新走进人们视野,她20年来,从一个粤北山区走出来的女师范生,一路成长成材,不断收获鲜花与掌声,并最终成为乡村“阳光教育”路上的领跑者;她曾荣获“中国好人榜”上的敬业奉献好人、省“南粤优秀教师”市“十佳师德标兵”、“学陶师陶”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她就是现任始兴县太平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兼江口小学校长李小燕。

诵读中华经典  书香飘满校园

当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一直是李小燕努力的方向。正是怀着这一份执着与追求,她一路走来,一路播种,一路收获。长期坚守乡村教学一线的她,在探索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了一名韶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并于2015年3月成立了自己的名师工作室。

20年来的语文教学研究,给予李小燕更多的思考:当下学校教育究竟该怎样引导孩子们成长?如何让中华经典文化走进校园、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呢?为了寻找一个最佳的答案,2007年,年仅28岁的她,在任教的顿岗中心小学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开始主持全校的“诵读中华经典”课题实验。几年来,她与全校师生一起努力耕耘着,徜徉在中华经典的殿堂里——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建设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诵读……在课题引领下,校园书香气息浓厚了,学生视野开阔了,学习成绩进步了。而顿岗中心小学,这所默默无名的乡村学校,也由此而名扬粤北。

实施阳光教育  校园洒满阳光

2013年8月,由于教育教学工作出色,李小燕调到太平镇江口小学任校长。当时太平镇是始兴全县唯一一个还没有“创强”的乡镇。学校校舍破旧、设施设备陈旧落后,教师平均年龄超过50岁,整个校园老气沉沉,没有活力。“当我推开锈迹斑斑的校门第一次走进江口小学时,看到的是满眼的荒凉与破烂,那一刻,我真的想哭!”多年之后,李小燕说起,也禁不住泪湿眼眶。

作为新任校长,李小燕觉得自己有责任让这所底子薄弱、缺乏生机的乡村学校焕发出阳光活力。于是,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启发下,一个大胆的理念与构想在她的脑中形成了——在学校实施“阳光教育”。她一边积极申请省级课题立项,一边开启“阳光教育”工程,通过“阳光校园、阳光教师、阳光少年、阳光德育、阳光课堂、阳光家校”六大阳光工程建设,积极打造“阳光教育”品牌。期间,她亲自上示范课,将阳光课堂的新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心中,藉此提高教学效率;她还手把手教会老教师用电脑和使用电教平台去备课上课。

李小燕实施的“阳光教育”在江口小学取得了明显成效:校风校纪发生了很大改变,校内随处可见洋溢着阳光自信的孩子们主动、热情地向老师、客人问好;校园里的向日葵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但没有一个学生去摘……“阳光教育”让乡村孩子们变得阳光、文明、懂礼,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争取支持“创强”  学校焕然一新

为迅速改变江口小学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且严重缺乏的状况,李小燕千方百计争取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四年多来累计捐款捐物价值26万多元,用于修建校门、道路和购买课桌椅、电脑,以及安装电教平台、贫困学生的扶助等,校容校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2014年,乘着全省教育创强的东风,政府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江口小学创强。李小燕认真做好申报规划,力争让“创强”的钱用在“刀刃”上。创强期间,为在暑假全面完成校舍维修和校园整治工程,她狠心拒绝了暑假期间答应带女儿去旅游看大海的要求。整个暑假,她认真安排落实“创强”工作,监督工程质量。新学年开学了,看着师生们开心地走进新校园,黑了瘦了的她,欣慰地笑了。

在“创强”的几个月中,李小燕没有休息过一天,各项“创强”工作提前完成。2015年5月,太平镇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的督导验收,学校工作也得到了省督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如今的江口小学,在李小燕的带领下,已彻底改变了过去底子薄、质量差的落后面貌,正走在“阳光教育”的路上。学校的改变、进步,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学生家长这样称赞她:江口来了位李校长,女校长更比男校长强!

犬年春节过后,又是一年新生开学季。对乡村教育和淳朴可爱的孩子们,教学管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李小燕用陶行知的这句话来寄语:“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期待着这只“春天信使”的燕子,在乡村“阳光教育”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快!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