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扬九龄诗风 享诗歌盛宴

越过宋词元曲,盛唐的诗风,穿越大庾岭,穿越寒冷的冬,盛唐的九龄风度,以一种标杆展示在粤北始兴,展示在华夏诗坛。

一个国度若没有诗,便没有盛世;一个国度若没有风度,那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是诗的大国,诗歌传承着中国千百年来的美德、强盛、和谐以及泱泱大国的风度。

风度,风度……

为弘扬优秀的九龄风度文化,传扬盛唐九龄文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12月21日至23日,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广东省作协和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联合在岭南名相张九龄故里、粤北小城始兴举办为期三天的“2017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活动。活动汇聚了国内诗坛众多名家,内容精彩纷呈,是一场令诗歌界瞩目的诗坛盛宴,让外界从全新的视角更深入、更广泛地认识韶关、了解始兴、了解韶关风度进一步打响了韶文化品牌。

名家齐聚始兴,追叙九龄诗风

来了,来了,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解放军文艺》主编姜念光、《中国诗歌》主编谢克强、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诗刊》编辑丁鹏,来了,来了,众多曾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的诗人,有曾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的诗人,如车延高丘树宏、黄礼孩、田禾,全国40多名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诗人大家都来了,齐聚粤北始兴,齐聚张九龄的故里。

韶关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柳琛子,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社科联主席李晓林,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温军燕,始兴县委书记黄建华,始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叶洪番,始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根,始兴县政协主席雷雨明,始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赖小红等出席活动。

柳琛子表示,张九龄对盛唐诗歌有着重大影响,对始兴的文化亦影响深远,如今的始兴仍然延续着诗歌传统,一大批人们热爱诗歌,诗歌氛围浓厚。

    出席此次活动的广东省知名诗人还有: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杨克,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省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丘树宏,省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黄礼孩,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张慧谋,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郑小琼,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林世宾,省文学院诗人黄金明,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唐德亮,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从容,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方舟,诗人、评论家梦亦非

韶关市文联副主席佟虎,韶关市作家协会主席荣笑雨,韶关市民间艺术协会主席申敏新,韶关诗社社长陈义禄,韶关诗社副社长刘毓林,诗人、国家一级作家饶远,韶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韶关五月诗社社长冯春华,韶关市评论家协会主席温阜敏,韶关市民间艺术协会副主席王焰安,韶关五月诗社原社长桂汉标,韶关九龄诗画院院长杨乐华等也一起参加了活动。

省内外众多诗歌名家与韶关、始兴本地文艺作者共聚一堂,追叙九龄诗风,歌颂新时代、新成就,歌颂现代美好生活。   

名家进校园,传播诗歌的火种

 21日下午,叶延滨、杨克分别来到始兴中学和墨江中学进行诗歌艺术讲座,指导青少年诗歌创作。讲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让大家从中充分领略到了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美,让诗歌爱好者和学生们大呼过瘾,不仅讲厅内座无虚席,连走廊里也挤满了不少来听讲座的师生。  

在墨江中学,杨克结合他编写的《给孩子的100首新诗》,从诗歌创作的手法、意境以及如何写出生动的诗歌等内容,让孩子们在新诗天马行空的世界里感受到现代汉字里的声、色、画、思。

在始兴中学,叶延滨给合“事情、内外、前后、新旧”四个关键词,与大家一起分享成为诗人的与众不同。并把平时诗歌理论家和诗歌批评家讲得很深奥的东西和他们自己生活中发现的东西,简洁明了地告诉大家,培养青少年和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创作激情。

在听完讲座后,始兴中学高二学生孔芊说:“我喜欢语文,高考中也有诗词鉴赏。我以前对诗歌的理解就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听完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诗的理解还是太过浅了,诗歌应该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这也让我有了诗歌创作的冲动。”

高一学生林颖表示,听过讲座之后,认识到写诗、悟诗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对待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创作诗歌可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对提高学习成绩也很有帮助。”  

著名诗人走进校园,给当地的文艺青年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浅显易懂的讲座不仅让学生融入到诗歌的美好天地中,还提升了大家诗歌创作的热情和信心。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围着“偶像”签名、留影,久久不肯离去。

叶延滨表示,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就要在学校里面恢复诗歌教育的传统,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青少年中有不少诗歌天才,要发现他们,把他们的自信和兴趣提高起来,形成一种热烈的创作氛围。我们要把诗歌理论家、批评家的一些很深奥的东西,通俗、浅显地呈现出来,让大家在生活中,在每一堂课中一点点积累起来,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

冬日的太阳很温暖,叶延滨和杨克的诗歌讲座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诗意的城,温暖了诗歌爱好者,温暖了墨江的父老……

群众共享音诗舞画“文化盛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1日晚,北风清冽、啸啸欲狂,新月低沉,诗歌,却温暖了一颗颗虔诚而真挚的心,温暖着山城的夜。光影交错中,现代民谣歌手将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千古名篇《望月怀远》谱上曲,并在诗人家乡的冬夜反复吟唱的时候,深情而凝重,现场嘉宾和群众报以积极而热烈的掌声。

叶延滨、柳琛子、黄建华等在晚会上致以热情洋溢的贺词

叶延滨说,中原文化传入岭南地区经过了韶关和始兴这块宝地,这里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关口,文化积淀很深。我们今天强调文化自信,就应该要擦亮始兴九龄文化这块牌子,这对增强当地的综合文化实力非常有好处。诗歌周是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让诗歌回家,让诗歌回到市民当中去。

柳琛子表示,韶关举办此次诗歌周活动,目的在于坚定文化自信,彰扬“张九龄”文化名牌,向全国乃至海外递上韶关“名相故里历史名城”这张文化名片。我们要古为今用,传承与创新齐驱,保护与发展并重,搭建好九龄诗歌周这一重要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挖掘张九龄诗词内涵,大力弘扬张九龄风度,推崇倡导张九龄精神,借助各位诗词名家的力量,进一步挖掘韶关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提高韶关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促进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推介‘九龄故里旅游胜地’,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地、广东生态发展示范区,为韶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能。

黄建华认为,张九龄是始兴文化的代表符号,是始兴文化的一块丰碑、一座高峰。在九龄故里举办风度九龄诗歌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该县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借助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广东省文学院和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等各方力量,实施全方位高层次运作,全力打造张九龄文化品牌,营造始兴诗词创作洼地,让张九龄成为始兴最响亮、最靓丽的名片,让始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随后叶延滨、柳琛子、熊育群、杨克、丘树宏、黄建华、叶洪番、佟虎等上台,把手按向大屏幕的手迹,为“2017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主持启动仪式。

诗歌朗诵晚会上,张九龄的作品被谱曲吟唱,国内、省内的名家们以音诗舞画情景主题晚会的形式演绎了“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天涯共此时”三个篇章,知名朗诵家牧言等朗诵张九龄的诗歌,丘树宏、林世宾等名家还上台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追叙张九龄诗风,歌颂现代美好生活。

    晚会意境唯美,通过音诗舞画情景的形式,把观众的思绪从古色古香的墨迹蔓延,仿佛走入了舞台上的时空漩涡,触摸着盛唐的美妙余韵,观众久久地沉浸在诗意中,习习的寒风也丝毫没有影响观赏热情。

我们朗诵自己的作品在国内一般是小场合,像这样在那么大的广场上还是比较少的。” 杨克表示,张九龄是宰相,唐诗三百首的开篇就是张九龄的诗,因此在始兴举行张九龄诗歌周活动,更显得意义非凡。

名家热议,畅谈九龄文化

 22日上午,“张九龄诗歌高峰论坛”开幕,诗坛名家们畅所欲言,就“张九龄的诗歌影响”“中国诗歌和广东诗歌的发展”等议题各抒己见、激情碰撞。

儒雅传承文明,诗歌滋润人生。赖小红在会上表示,张九龄作为始兴历史上深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是有社会责任、有政治见解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充满了悲悯情怀、对人生和社会有透彻感悟的诗人。此次举办“张九龄诗歌高峰论坛”,希望能听到各界诗词名家的精辟见解、对挖掘张九龄文化品牌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繁荣发展始兴文艺的真知灼见,期望通过这次高峰论坛,引知引智,促进始兴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韶关九龄研究会会长张明海认为,张九龄的诗歌正是其人生意蕴和精神风度的艺术凝聚和形象展现,直接影响了盛唐士夫文人的审美理想和诗歌创作,值得我们挖掘、传承和发扬。

 叶延滨表示,希望九龄诗歌周的平台,能成为今后中国作协和岭南作家交流的平台。“目前韶关的诗歌活动在全国是有影响力的,希望韶关能轮流举办九龄诗歌周。”他认为,诗歌周会大大地提高当地的美誉度,与此同时能提高社会对当地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注。

车延高认为,张九龄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诗人,他的诗歌艺术对现代诗歌艺术有所启示:诗歌还是要写得让人容易看懂,才能流传。张九龄最著名的一首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所以能够流传,除了它烘托一种宏大的意境之外,还带了一种白话文的性质。接着,车延高从张九龄诗歌艺术对现代新诗的发展启示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写诗的过程必然有继承和发展,读张九龄的诗歌,对我们的启示就是诗歌还是要立足于写得能让人看得懂,看懂了之后才能脍炙人口。现代新诗的发展要从中汲取营养,让更多人喜爱它。”

姜念光表示,中国诗歌创作一直是在传承着,文化诗歌的出现能把一个地域照亮,有历史文化的地方,都是有历史文化名人支撑着,始兴做这个九龄诗歌周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他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韶关现在已经迎来了文化建设的好机遇,本人对广东的诗歌写作是抱有很高的敬意。

谢克强说,张九龄的五言诗是比较有特色的,他的诗歌给人的启示在于“诗就是诗人用语言传达对世界独特的感受”。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例,其实写得就是当他看到海上有明月时的独特感受,加以对感情的细腻描述。一首好诗的诞生,肯定是带有智慧和感情的。

田禾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来始兴,能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人都以张九龄为荣。在成百上千的诗歌中,有一篇或者一句广泛流传就足矣因此,一个诗人要好好写诗,而之前所写的诗都是为了那首好诗铺垫。

对于田禾的说法,丁鹏表示认可。他从现在的传播环境进行分析,“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家能接触到的诗歌很多,为此,要想让读者记着这个一个诗人,确实需要留下名句”。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名句可能会成就一个诗人,但也可能把诗人的其他部分给遮蔽了。

杨克延续了诗人名句的话题,他表示,新诗跟古诗都是一个道理,一个诗人总应该有几首让人想起来,为此,现代诗人需要考虑诗歌传播的问题

邱树宏认为,九龄文化的核心是风度两个字,在我看来,风度是有五个文化层的,第一个是文人风度和诗人风度,这个值得发扬;第二个是名相风度,中国很多宰相,但他是佼佼者,也值得很多人学习。第三个文化层是盛唐风度,正能量主流的风度,第四个是客家风度,实诚的风格,最后是中华风度,张九龄是中华文明的体现者。

黄礼孩笑称:”其实‘风度九龄’是我命名的,我们一直在探讨古典诗歌跟现代诗歌的关系,这个‘九龄诗歌周’解决的是古典跟当代的关系。为此,新诗写作也需要有风度体现,这种诗歌才会有能量。“

丘树宏认为始兴打好张九龄这个牌子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始兴,他对于韶关,对广东甚至对于中国诗歌界都有重大作用,张九龄是始兴的第一品牌,做好张九龄这个品牌应该是对始兴的文化软实力,知名度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重要还是始兴自己,要认识这个品牌的重要性。

 张鲜明建议,始兴要加强张九龄的政治思想诗歌艺术,为人的作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要研究家族的文化的传承,注重民间文化形成一个体系把大量的研究形成一个文化品牌

 诗歌名家和本土的诗词爱好者、张九龄研究者共同深入探讨中国、广东诗歌的未来走向,观点新颖,喝彩声不断,掌声一阵一阵,把“张九龄诗歌高峰论坛”推向了高潮。

诗歌,让中国最美小城更具诗意;九龄风度,让诗意小城更具魅力。

九龄故里采风,佳作频频

 22日下午,参加采风活动的诗人作家来到九龄故里——隘子镇,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石头塘村张文献公祠满堂客家大围。

 基本保持原貌的石头塘村和体现客家人建筑艺术的满堂大围令大家印象深刻。采风过程中,名家与始兴本土诗歌爱好者互动交流,乡情诗情融合,成就了一场山水文化之旅。

 活动增进了作家、诗人对九龄故里的了解,开阔了大家视野,激发创作欲望,诗人作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将情感诉诸笔端,纷纷写出佳作。

丘树宏在手机上写下《冬至谒九龄——写在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
带着南海的轻风,
我来到了南岭之珠—
韶关始兴,
这个人杰地灵的去处。
我来寻访一个诗人,
探究他生长的水土。

这是丁酋冬至,
是冬月的初五;
不是先生的海上,
没有诗里的天涯,
未见当年的明月,
只见远古的典故。

一个盛大精彩的诗会,
一场古典时尚的歌舞,
演绎了岭南诗圣的风采,
重现了一代名相的风骨。

而我来拜谒你,
不敢有太多的奢望,
只想离开的时候,
偷学一点你的风度......
    

熊育群作诗一首:

山路——致张九龄

鱼形之地

一条古道  绕着鱼肚

走出了石头村

离家的脚步

于律水之上飘荡

在大山外回响

张氏宗祠

鱼眼上的砖瓦屋

重塑了昔日祖居的模样

千年桂花树下

追随太阳耕作的后人

同样  不闻车马之喧

鸡鸣犬吠中

七星墩落日迟迟

夜幕山一样高

岑寂夜一样深

时光凝结在

祖先的牌位上

颜色深紫

大唐帝国

一位宰相

从荒僻山陬小径

走出了山外

平民与帝国

由一条小道诠释

曾经负薪的少年

回报乡梓一条大道

他凿开梅关

连通北江赣江

帝国的动脉贯通南北

从此  家园不再岭外孤悬

重重关山

多少年  在他平平仄仄的诗里

不断吟咏

陈义禄作《七律 始兴县颂——2017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韶关·始兴)即兴》:

舜把明珠赐始兴,

吴王置县代相仍。

九龄风度丹山漾,

贤相诗情墨水凝。

史远城新歌袅袅,

文华景秀韵腾腾。

古之福地钟灵永,

为梦雄飞逐大鹏。

……

    诗人佳作频频,诗歌周的举办在当地文化界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始兴县文联主席谭文周表示,诗歌周打造了韶关独特的文化品牌,扩大了始兴的知名度,推介了始兴优质独特的人文、生态资源。“诗歌名家云集始兴,为始兴留下一批高水准的文艺作品,提供了解读始兴、书写始兴的全新视角和视野,使外界更深入、更广泛地认识始兴,提升了始兴在文化领域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始兴县作家协会主席陈志强也即兴写下《拜谒张九龄故居》一诗,并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能提高诗歌爱好者的创作水平,领悟诗词的魅力,还能增强大家对祖国优秀诗歌文化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如同从容所说:“因为张九龄,所以我们来到了始兴,始兴两个字已经深深地进入了我们的脑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儿了。”

相信,“2017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的创作成果一定丰硕,一定更具诗的风度。参加活动的诗词名家和参与活动的本土作者作品,将会择优在《诗刊》《作品》等杂志推出专辑,并将结集交由出版社公开出版。

张九龄与“九龄风度”

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自古以来,浈江古水道上有众多朝廷官员、商贾名流、文人墨客南来北往,既传播了韶文化也在韶关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迹。

张九龄就是其中一位。始兴是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的故乡。张九龄,字子寿,生于唐朝仪凤三年(678年),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病逝,享年63岁,谥号“文献”。张九龄曾任唐开元年间的宰相、中书令,是岭南地区最早在中央王朝中担任最高职务宰相的第一人,被称为“江南无双士,南天第一人”。

 张九龄幼年就聪明异常,善作文。13岁时曾受到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24岁中进士,随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并逐级提拔,一步步升至公卿将相。张九龄为官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九龄在政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学上也能自成一家、开启后人。他的文名在盛唐时已誉满京华,被称为“文场元帅”“词人之冠”,受到广泛推崇,作品对岭南诗派的开创也起到启迪作用,其中《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的名篇。

 张九龄有名的,不仅是他的才气,还有他的风度。在张九龄被罢相后,唐玄宗每遇有大臣推荐人才,问的第一句话依然是:“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敢于直言进谏的品质也为后人所称颂。宋人晁无咎就曾感叹:“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除了政治思想、道德文章,张九龄的另一伟大历史性贡献便是开通南北交通要道大庾岭(梅岭)新路。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上奏唐玄宗建议开凿大庾岭路,以改善南北交通,得到玄宗赞赏。张九龄随后亲自前往大庾岭,履险攀登,勘测开凿线路,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辛,凿通了一条长二十多丈,宽三丈余,高十多丈的大山坳,南北交通由此大为改观。

粤北的灵山秀水孕育了一代诗宗,粤北的风情熏陶了客家人,诗书耕作,朴实勤奋,铸就了最美小城,铸就了永不枯竭的诗源。在这方热土中不断发现美、追求美,以饱满的诗情热烈讴歌伟大的新时代,讴歌生活于斯的客家人和建设者。

诗,根植于民间的土壤,根植于民心,根植于共和盛世,让诗在粤北大地绽放出更美、更具影响力的新力作,让诗城处处荡漾着诗的旋律,在华夏大地久久回荡……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