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城南东一村——一个省级贫困村的变迁

  走进城南镇东一村博爱家园,眼前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村民在阅览室翻阅图书,残疾人在活动室里在做手工,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党建引领 示范带动 

  东一村是省定贫困村,2016年,东一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0元,村集体收入3.5万元,人均耕地0.65亩。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和花生、辣椒等蔬菜为生,农业专业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医疗和教育设施薄弱,群众生活较为困难,脱贫压力大。 

  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广东省红十字会坚持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引领精准扶贫落地见效。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党组会,研究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并在全会范围内挑选了2名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队员,专职负责精准扶贫工作。为了解帮扶进展情况,更加有效地指导工作,开展帮扶工作以来,省红十字会党组4名领导已经18批28人次进村调研、指导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采取“处级干部每人帮一户、科级干部两人帮一户”的方式,对全村28户贫困户结对帮扶。看到东一村亟需扶贫资金的现状,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带头发动全体机关干部党员为东一村募捐,共筹集扶贫资金43130元。 

  “扶贫工作队自进驻以来,严格落实五天四夜的驻村工作制度”,东一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陶中权介绍,队员们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实实在在展现了党员的风采。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扶贫手段,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东一村已有13户27人成功脱贫,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村容村貌村风明显改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初显成效。 

多措并举 改善村民生活 

  村委会翻新、开设村民培训室、博爱书屋、安装太阳能路灯……这一项项的利民举措,只是精准帮扶的一个缩影。立足东一村实际,驻村工作队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进村调研,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规划,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助学扶贫、医疗救助等方式,着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变东一村落后面貌。

 

  东一村村支书钟礼华介绍,驻村工作队引进了听雨轩家庭农场,以“村委+农场+贫困户”的方式,带领贫困户种植香芋南瓜、水果东瓜、御蜜香薯等特色瓜果。为了确保这项产业帮扶发挥实效,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培训技术、提供种苗、全程指导,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扩大农产品网上销路,保障贫困户收入有所增加。截至目前,共收获东瓜、南瓜3万余斤,销售收入超万元,参加种植的贫困户通过保价收购每户已收入1000元以上。 

  目前,健身广场和博爱文化广场已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每天都有人去锻炼身体,乘凉聊天。驻村工作队投资建设的博爱家园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建成后可供做村民活动中心、村民培训室、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站、图书室、备灾仓库等。投资建成的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约6.6万元,入股资产管理公司的每年保底分红达2.1万元。 

  驻村工作队还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成立了东一村红十字会,开展产业帮扶、文艺宣传等志愿活动,农忙时,红十字志愿者到村里帮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抬竹子、搭瓜架,还为全村空巢老人提供免费食堂就餐。现在的东一村更有活力,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