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我县以“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为抓手 着力破除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2月15日,韶关市委召开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将2022年定为“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全面部署2022年改革攻坚、规划治理工作。全会召开后,始兴县迅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深入推进“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工作,着力破除作风“五弊”、制度“五桎”、发展“五困”、民生“五盼”问题,充分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增长的新活力。

  

  强化服务提质解难点

  着力在解决营商环境难点上下功夫。围绕“优流程、减材料、压时限、降成本”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涉市场准入经营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清理取消不规范不合理收费,打破工建项目审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信息壁垒,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优化投资项目落地服务机制,健全项目预审、要素保障和统计入库机制,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行产业项目“标准地+承诺制”土地供应模式,完善政府债券资金使用和监管机制,确保今年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0%以上、入库率达80%以上。加强各乡镇各部门与县自然资源局的沟通协调,完善项目用地预审机制,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健全招商引资上下游工作链条,规范驻外招商队日常管理,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激励机制,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招商效率、力促项目落地,力争今年签约引进项目25个以上,实际到位投资18亿元以上。

  着力在解决产业发展难点上下功夫。聚焦三产结构不优问题,完善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政策体系,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以“粤港澳大湾区10万亩绿色有机菜篮子基地、浈江河谷10万亩杨梅枇杷特色水果产业带、环车八岭10万亩特色林下经济产业带”等3个10万亩产业带为引领,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忠信“双百亿”电子信息产业为引领,加快推动工业经济倍增升级;以心泉谷、纪元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为引领,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和支撑作用。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一体化协税护税机制,规范非税收入划转后的征收管理,积极处理好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和组织收入工作,缓解财政收支矛盾。

  着力在解决群众关切的难点上下功夫。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养老等服务体系,优化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帮扶机制,全面规范和打通惠民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深化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优化“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推进风度书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服务水平。

  

  强化规范治理消痛点

  着力治理资源开发痛点。严厉打击自然资源乱占乱用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资源整合、政策性退出、依法依规回收等方式,大力整治温泉地热、山林、水、文旅等资源利用“小散乱”问题,加快实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加强土地收储管理,规范征拆行为和利益分配机制,分类指导、分情况处理征拆涉及的集体“留用地”、社保分配、争议地调处等历史遗留问题。扎实开展土地房屋征收工作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大力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完善国有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工作,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化解,依法依规处置“涉法、涉诉、涉访”的闲置土地,推动低效用地进行“二次开发”“二次招商”,扎实抓好违法用地、用林整改工作,力争今年完成1000亩土地收储任务、200亩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利用、新增1500亩水田指标,保障产业发展需求。

  着力治理生态环境痛点。下大力气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保问题,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健全问题整改落实长效机制和常态化督察督导机制;严格实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确保县域生态环境安全。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城镇、农业农村、工业污染“多源共治”,继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收集低、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实现全县主要江河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科学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十四五”专项规划,准确掌握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现状,建立健全农村污水设施运维管理机制,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使用效率。

  着力治理基层矛盾纠纷痛点。扎实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围绕党的二十大等敏感节点,规范治理信访领域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好领导包案、接访制度,大力化解涉城乡建设、涉劳资纠纷、涉房地产、涉林改、涉军退等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的重复信访问题和到省进京上访要案、积案,确保实现“六个不发生”。强化社会面管控,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强化应急管理处置,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工作,增加警力投入社会面巡逻防控,快速应对、高效处置各类警情,确保社会面管控有力有效。

  

  强化制度建设通堵点

  立足当前抓好制度“破旧”。认真梳理、全面清理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行政执法、民生保障等领域,与高质量发展实际不协调、不衔接的“老政策”,不切实际、言之无物的“空政策”,以及与上级政策、法律法规不相符、甚至有冲突的“土政策”,确保各类政策制度与时代同步、与现实同步,防止老政策、旧政策阻碍、拖累发展。

  与时俱进抓好制度“立新”。针对当前发展遇到的问题,更新、修改不合时宜的政策制度,特别是涉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优商惠企、征地拆迁、扩大投资和内需等领域的政策制度,根据上级最新政策文件,加强问题调查分析,把症结找准、把对策定实,确保各项政策制度切合实际、行之久远。建立健全发展需要的政策制度,学习借鉴“双区”经验做法,立足始兴发展需要,抢抓国家和省、市政策机遇,运用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等各类优惠政策,做好政策衔接和制度创新,研究推出吸引力大、操作性强的政策制度,补齐已有政策的配套政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助力。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