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绿,兴于美。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下,“绿色”始终贯穿始兴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的全过程。当下的始兴正逐绿向“新”,以绿美赋能“百千万工程”,不断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成群的白鹭在城南镇。
此番胜景得益于始兴县40年来的生态坚守,上世纪90年代,始兴就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现代生态县”的构想,成立了广东首个县级生态办,发布全国首份县级生态白皮书。四十年磨一绿,如今的始兴已是“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森林城市。
“我们每年投入超亿元资金实施造林绿化、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有效推动森林资源增量、生态增效。”始兴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该县森林覆盖率从90年代初的69%提升至77.88%,森林蓄积量达1674万立方米、居韶关首位,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连续多年位于广东前列。
对生活在始兴的群众而言,从绿到美是具象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是傍晚在墨江两岸散步中感叹“一城山水半城诗”;是“老旧小区”中推窗就能见到的一抹绿;是村里的古树公园游客越来越多......
绿在身边、美在眼前。近年来,始兴将绿美建设融入城市更新,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植入生态元素,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实现了县城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2平方米,林江环绕,城绿交融,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了小城居民的“日常标配”。
一个个村庄“蝶变”项目正在始兴乡村热火朝天的推进中。前不久,始兴在全省率先谋划实施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未来社区项目正式开工。项目通过整村迁建、用地整备和生态治理,加快乡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价值重塑,打造“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和美乡村典范。
“散养鸡的环境一定要好,始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我们选择落地的原因之一。”韶关市土大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土大妈鸡蛋已通过海关出口备案审核,即将销往港澳、欧盟等地,是广东首家非笼养鸡蛋出口备案企业。
该项目的落地投产折射出始兴在掘金林下经济,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方面的积极成效。近年来,始兴聚焦破解“环保——发展”二元困境,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促进生态资源保值增值。
始兴竹林资源丰富,立竹量超过1亿根。如何将“绿色富矿”转换为发展动能?“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始兴县委书记华关说,“竹产业就是始兴以科技创新开辟的发展新赛道,塑造的发展新动能。”
在“以竹代塑”重大机遇下,始兴在全省率先从四川省引进优质竹种巨黄竹,大力发展竹材“四素分离”精深加工、竹缠绕复合材料开发等产业,引进华鹂、新飞、必硕等一批竹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先后入选国家农村产业(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随着一大批绿色新兴产业项目的落地投产,始兴“百千万工程”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景象。今年上半年,该县林业产值增长9.1%、制造业投资增长17.7%、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9.2%和136.4%,在韶关市2024年上半年“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中排名全市第一。
在围楼中看时装秀的感觉十分奇妙。”今年7月,何女士为了观看“百年围楼·国潮兴生”时装秀,从深圳一路北上到始兴长围,路上的优美风景、围楼的精妙绝伦让她有了不一样的观秀体验。
作为“中国围楼文化之乡”,共有249座保存完好、特色各异的古围楼矗立在始兴的大地上。在今年7月举办的围楼文化旅游周上,始兴正式发布“新时代围楼复兴计划”,聘请了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等7位文化大咖担任始兴围楼文化推广大使,活动视频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在“世界十字路口”讲述中国故事。
“我们坚持生态与文化并举、绿色与古色共兴。”始兴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始兴加快构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塑造了“生态始兴”“九龄故里”“围楼之乡”等城市IP,充分展现岭南之风、客家之韵、生态之美和烟火之乐。
近年来,始兴先后举办岭南生态诗歌论坛、青年生态文学大赛、环车八岭生态骑行等活动,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广东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创作基地。今年暑假,全程在始兴取景拍摄的《仙女鸟飞过的夏天》全国上映,吸引了大批观众跟着电影到始兴旅游打卡......如今,青山绿水的怡人生态、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始兴在“生态+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上越行越远。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沿着明清的古渡码头走进小巷,青石板在脚下曲绕蜿蜒,入眼的民居青砖黛瓦,远处的青山重重叠叠,位于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的周前古村如同一颗明珠静静闪耀在水绕山环间,这个与清化河相伴走过两百多年的古老村庄,已悄然蝶变。
“在大量村落被城镇化浪潮席卷的背景下,周前古村完整的村落形态在粤北地区异常珍贵,村中至今保留着古戏台、古当铺、商铺、民居以及围楼等乡土建筑遗产。”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渠岩乡建团队来到周前古村,惊喜地发现这里仍留存着完整的古村落形态。
如何让周前古村恢复昔日繁华?始兴给出了艺术乡建的实践路径。始兴县携手渠岩乡建团队以开展“周前艺术公社”在地实践为载体,用艺术的方式复兴周前古村,从民艺、生活、艺术、教育等方面对乡村进行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开发文创产品、文创和民宿空间,发展乡村文旅产业,营造乡村的“文化生活样式”。
日前,由周前村废弃小学旧址改造而成的周前艺术公社正式启用,乡村美术馆、艺术家驻地机构、艺术家工作室、民艺工作坊、乡村研学课堂、有机文创商店、乡村图书馆、乡村咖啡馆、生态厨房、茶寮空间、艺术民宿都被囊括在其中,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周前基地也设立在此。
周前艺术公社。
古树下的音乐会,家门口的艺术展……艺术乡建为周前古村打开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激活和重塑了乡村价值。“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周前艺术公社让村民有了好去处,赖大哥喜欢带着孩子来这看书学习,人气渐旺的乡村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