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一天育秧12000多盘 机械化助推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谚有说,“过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3月6日上午,记者在沈所镇水稻育秧基地看到,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今年早稻育秧工作,通过使用育秧新机具、新技术,提高秧苗质量和育秧效率,为我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早稻丰收打好基础。

图片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条育秧流水生产线忙个不停,填土、施肥、洒水、播种、覆土,所有工序都由机器一次性完成。工人们只管加料、摆盘、收盘,从运输带上取下育秧盘,摆放在平整的土地上。在机械的帮助下,育秧工作十分便捷高效。

图片

粤北兄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郁武向记者介绍,他们现在开始运作的是两条育秧线,一个小时育秧800盘,一条育秧线一天能育秧6000盘左右,两条育秧线一天就能育秧12000多盘。8000多亩的水稻田所需的106000张盘,预计十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全部育秧任务。

图片

这是我县首次实行早稻育秧机械化。整个基地上都整齐有序地安装了喷灌系统,黑色的育秧盘也按照品种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早稻育秧量在8500亩左右,培育的早稻品种有泰丰优208,美香粘,象牙粘等,预计二十天左右时间这些秧苗就能生长出来,进行机插,省时又省力。

图片

图片

徐郁武说,这里基本是机械化运作,机器化生产中会添加杀菌药物,育出来的秧苗比较茁壮,最终秧苗到田里就不会带细菌,移栽到稻田时长势也很快,育好的秧苗全程采用机械化插秧,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投入。

据了解,水稻育秧基地是沈所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引进韶关粤北兄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水稻育秧、种植收购,提供农业生产托管和农业机械服务。

沈所农业办主任钟威对记者说,一期项目今年1月3号开工,3月1号投产育秧,使用了水稻机械化育秧、软盘育秧技术,育得的高质量壮秧苗主要用于机械化抛插秧。今后,沈所镇将继续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任务,通过水稻育秧基地,大力引入发展育苗育种产业,为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基础。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