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百千万工程】皇沙村:党建引领拓宽联农带农新路径

  今年以来,城南镇皇沙村作为“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组团典型村之一,紧扣典型村培育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村级富民公司,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成功打造水果玉米、马蹄、蔬菜等连片种植基地,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支部联系建强富民公司

  按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要求,皇沙村党支部领办成立皇沙村强村富民公司,村支部书记兼任董事长,采取“党组织+合作社+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集体公司的示范作用和党员的带动引领作用,探索联农带农致富新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集体公司如何为农户谋增收?今年初,皇沙村党支部负责人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恳谈会”,引导党员和群众认识土地集约化、机械化、订单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将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集体公司主动作为在土地上做文章,动员农户积极流转土地,实现连片种植,规模种植是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

  以强村富民公司为抓手,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依法依规”的原则,由镇、村党组织联动,采取以镇带村、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模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筑牢产业发展根基,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蹚出一条强村富民路。

  弹好合作创富“协奏曲”,由农户自己种植,合作社以自然村为主负责统一管理,集体公司负责管理运营及技术指导,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实现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联农带农助农增收。

  
资源联动跨村组团发展

  皇沙村水果玉米基地创建8年多来,以质量上乘,即可生吃,口感又脆又甜,直接爆汁,满口留香等特点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是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

  图片

  今年年初,皇沙村接到入选“百千万工程”组团培育典型村的通知后,主动作为发挥本村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优势,实现资源联动,带领组团的东南村、胆源村的村民发展种植水果玉米,让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既不改变土地经营承包关系、又不减少农民的收益,实现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抱团发展。

  在产业管理上,富民公司积极推行水果玉米标准化种植,公司、合作社及农户之间管理灵活、有分有合,既提升了水果玉米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又通过集中管理提高整体种植水平。截至目前,在皇沙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已发展附近村100多户种植户参与种植,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

  原来闲散、撂荒的土地实现了连片种植,农户只管按要求种好玉米,公司保底收购,统一销售,香甜饱满的玉米每年投放到市场后,供不应求。

  
产业联盟拓宽增收渠道

  运用无菌脱毒组培苗技术,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变异,从变异群体中筛选出变异单株,这样筛选种植的马蹄拥有个头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等特点,不带病菌,抗性好,亩产能达到七八千斤。皇沙村今年引进的马蹄新技术新品种,不仅为始兴马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提供了优质选择。

  图片

  皇沙村历来有种植马蹄的习惯,马蹄产量不高一直是皇沙农户的“心头病”。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如火如荼,也给皇沙村送来了新技术。经过多方联系及考察论证,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最新研究培育的品种“桂蹄3号”非常适合皇沙村的土壤,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新培育的马蹄苗一颗颗青翠欲滴,每株组培苗大约能分株20兜,早稻收割后就可以移栽定植了。今年皇沙村育了五亩多马蹄苗,有8万多棵,可以种植800多亩马蹄,亩产约八千斤,届时马蹄苗公司优先提供给组团村的农户。

  在此基础上,皇沙村还积极推行订单农业,目前皇沙村已谋划了百余亩冬闲田蔬菜种植项目,届时与广州初味臻园食品有限公司共建农业基地,把农户冬季闲置的农田利用起来,发展种植西蓝花和莴笋或生育期短的蔬菜,打造连片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形成特色蔬菜产业集群,通过推进“订单农业”产销模式,打造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推动产业增效、集体增资、群众增收。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