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即将进入丰收的季节,在澄江镇连片稻田地里,早稻相继进入抽穗扬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景象跃然眼前。 
近日,记者走进澄江镇善亨村1000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稻茬淡黄,秋风拂过,田野里绿浪翻滚,稻花飘香,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卷起层层“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记者在田间采访了项目管理员黄振林,他看着眼前的稻田,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他说,今年种了1000多亩早稻,目前已经陆陆续续完成抽穗,颗粒饱满,长势良好,主要的品种是青香优19香、象牙香占,这两个品种很优良、产量高,特别是青香优19香今年亩产能达到600公斤左右,预计到七月底就能全部收割。现阶段最关键的工作是晒田,晒好田以后再生的晚稻效果好一些,能达到每亩300公斤左右。

为推广粮食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解决两季水稻种植技术难题,我县在澄江镇开展了1000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建设项目,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经适当栽培管理,使休眠芽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收获一季的晚稻。在育秧、平整土地、插秧、施肥、收割等环节实现全链条机械化,连片种植上千亩,具有省种省工、生育期短、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机收低桩再生稻这一创新种植模式,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让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还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澄江镇共有2个村种植机收低桩再生稻,面积超过1000亩,这片生机勃勃的稻田,宛如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真正为农户开辟了一条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产业致富新路。 粮食生产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工作,澄江镇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粮食生产工作中推广低桩机收再生稻示范项目,结合“百千万工程”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建设,运用良种、良法、良技,实现种一季收获两季,促进优质水稻种植走向产业化、规模化,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