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隘子镇风度村的“稻虾共生”立体生态种养基地,一幅丰收的画卷随即展现在眼前。只见基地里种植的71亩巨型稻已经挂穗,稻穗颗粒饱满,长势喜人。同时,之前投放的80万尾罗氏虾苗也已长成肥硕的大虾。此时,基地正组织当地村民忙着收割稻谷、捕捞罗氏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今年四月,隘子镇风度村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稻虾综合种养”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韶关市禾下乘凉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虾稻共生”产业项目,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稻”路。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俊枫,县政协副主席沈小明率县直属机关工委负责人、隘子镇有关领导到基地开展调研活动。实地察看了稻虾共养项目,深入了解了基地的养殖水域状况、养殖产量、销售渠道等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大家对隘子镇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希望该镇继续夯实产业基础,紧盯市场需求,谋划好发展思路,进一步挖掘资源优势,强化联农带农机制,把更多的农户带动起来做大做强,持续发展壮大稻虾共生种养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稻虾共生”是种养双赢的立体循环模式,稻田为虾的生长发育提供绿色的生物饵料,而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在有效实现‘一田两用、粮虾双赢’种养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为农民增收、乡村产业发展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打开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