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巨黄竹种出“绿富同兴”新图景

  春分时节,司前镇河口村的百亩竹林迎来丰收季。村支书官新华是一名退役军人,在他的带领下,村民正忙碌地采收成片的巨黄竹。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项目之一,这片去年5月引进的巨黄竹种植项目,不仅让村民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更成为退役军人扎根乡村、带领群众致富的生动写照。

  图片

  
01
支书领航 振兴破局

  “当过兵的人,最不怕的就是攻坚克难!”谈及为何选择发展竹产业,官新华目光坚定。去年,我县响应韶关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号召,将巨黄竹种植纳入“百千万工程”项目。得知政策后,官新华迅速行动,带领村集体与县企业一起投入试种巨黄竹。“要让乡亲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产业选准了,乡村振兴才更有底气。”他说。

  
02
竹种革新 绿富双赢

  与当地竹种相比,巨黄竹凭借“重量大、分枝少、成林快”的优势脱颖而出。“本地竹一棵只能长一棵,巨黄竹一棵能发3-5棵,采收时只需留1棵,来年又能自然生长,省了补种成本。”官新华算起经济账:去年5月种下的竹苗,如今已进入丰产期,每棵售价5元,今年预计采收2万棵,收入超10万元。村里将竹苗卖给林业大户、县林业局及当地农户,用于制作竹浆纸、家具等产品或者培育竹苗。随着县竹林深加工产业集群工程落地,未来销量有望进一步攀升。

  
03
政策赋能 就业增收

  政府的强力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我县对巨黄竹种植户给予每亩300元补贴,并邀请了专家前来进行技术指导。去年,该村投入劳务费5万元,带动200余人次参与种植管护;村集体还获得土地租金1.5万元,可用于修缮村道、灌溉水渠等老旧设施;今年预计劳务支出增至7万元,涵盖采收、除草、施肥等环节,既增加村民务工收入,又解决了部分留守劳动力就业问题。村民王某喜笑颜开:“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块呢!”

  图片

  
04
延链扩产 蓝图规划

  对于未来,官新华信心十足:“如果去年3月就开种,今年产量还能翻倍!明年的产量预计比今年翻两番!”他表示,当前阶段主要是售卖竹苗,待种植规模扩大之后,将转向成竹进行销售,主要对接竹产品生产企业。目前县里正加快构建竹产业体系,未来将推动竹资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以及竹林生态旅游康养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附加值。当下,官新华正依托村级竹苗培育基地,瞄准周边区县的种植需求,扩展产业链条。

  一片竹林,一方致富经。在退役军人村支书的带领下,司前镇的“竹文章”越写越精彩,绿色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正如官新华所言:“种下的是竹子,长出来的是希望!”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