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湾村的“加法”和“减法”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 今年以来,湖湾村以 “百千万工程” 典型村创建为契机,在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基层治理中精准做好 “加减法”,让乡村发展既有 “里子” 又有 “面子”,让九龄故里风景如画,谱写和美乡村新华章。

  图片

  沿着蜿蜒的村道驶入始兴县隘子镇湖湾村,新铺的沥青路面宽敞平整,两侧新植的红枫、紫薇随风摇曳,粉墙黛瓦的农舍错落有致,曾经闲置的小学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化腐竹厂,飘出阵阵豆香。

  图片

  近年来,隘子镇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全力激发典型村发展动能。作为第二批典型村,在湖湾村巧用 “加法” ,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同时,围绕 “张九龄宰相粉” 特色品牌,以龙头企业相国食品公司为基础,引入排粉生产线建设项目。

  “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粉厂生产,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 村民官大姐笑着说。与此同时,村里盘活闲置的原湖湾小学,建成腐竹生产厂,4条生产线正在试产。两大产业不仅预计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还将创造100余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 “家门口就业”。

  图片

  乡村面貌焕新则靠 “减法” 来破局。“这些危房拆了,视野开阔多了!” 随着多间危旧泥砖房被拆除,大面积土地被重新规划,变成 “四小园”、停车场和公益设施。

  图片

  在 “拆墙透绿” 行动中,4600米实体围墙被改造,村民主动在庭院种植果树、花卉,美丽庭院与儿童乐园、文体广场相映成趣。“积分制” 管理更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积极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9公里的村道重焕生机,错落有致的绿化让村庄绿意盎然。

  图片

  基础设施建设中,湖湾村将民生需求作为 “必答题”。“谢屋桥改造后,我们农作物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种粮大户张叔感慨道。今年,村里升级文体广场、改造两座危桥,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和标准化公厕,还修建标准化农田灌溉渠,从出行到生产,从生活到生态,一系列 “加法” 举措让村民生活更有质感。

  从产业振兴到环境蝶变,湖湾村用 “加法” 做大发展底盘,用 “减法” 破除陈旧桎梏,一幅产业旺、生态美、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