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闲置校舍变身“致富车间” 罗坝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忙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罗坝镇乡村振兴车间也迎来投产三周年。如今走进车间,机器运转声不绝于耳,生产热潮扑面而来。这个由闲置校舍蝶变而成的产业阵地,不仅让沉睡的资源苏醒,更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增收站”,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年答卷。

微信图片_20250714151402.jpg

  走进始兴县罗坝镇乡村振兴车间,昔日沉寂的淋头小学旧址早已焕发新活力。1200平方米的厂区内,新建的钢结构车间里机器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娴熟操作,充电线、数据线在灯光下流转;改建的原教学楼一楼,有的工人围坐检查产品细节,还有工作人员专注处理订单,整个车间洋溢着忙碌有序的生产氛围。

  图片

  时间回拨至2023年,罗坝镇启动了原淋头小学改造项目,同年10月兴顺电子科技公司投资建设乡村振兴车间,让这片闲置校舍蜕变为生产基地。历经三年发展,这里已成为镇域经济的鲜活增长点,成为“百千万工程”实施三年取得成效的重要注脚。

  据兴顺电子科技公司负责人吴宏浩介绍,兴顺电子科技主要生产充电线、数据线以及各种电源适配器。自2023年9月正式入驻以来,目前有员工25人,日产量4万-5万件

  记者了解到,车间里的员工都是罗坝本地人,其中既有脱贫户,也有来自镇康园中心的残疾人员。村民盘莉莉就是附近的村民,她一边麻利地组装着零件,一边和记者聊起了这份工作带来的改变。“外出打工,照顾不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在这里上班很方便,工资各方面都挺满意的。”

  如今,车间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在2024年兴顺科技电子厂也达成营业收入的目标,目前扩大车间规模的规划也在稳步推进中。罗坝镇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借力招商引资和龙头企业带动,让“百千万工程”的实效在乡村落地生根,为镇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