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隘子镇风度村紧抓入选省第三批典型村的机遇,立足优越自然环境与厚实产业基础,探索“产业+文旅”双轮驱动的“风度路径”。通过活化红色资源、升级特色产业,聚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持续提升村庄经济活力与竞争力,全力打造安居乐业的和美家园。
作为“粤北革命摇篮”,风度村红色底蕴深厚,村内的风度学校建于1936年,既是抗战时期始兴县委重要活动地、始兴抗日战争指挥中心,也是东江纵队、珠江纵队与风度大队的会合点。作为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该村已完成旧址修复、主题广场等党建示范工程,风度学校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古朴沧桑又不失端庄的校门,仍能窥见其不平凡的历史。村党支部书记吴平柱介绍,抗日战争期间,邓文礼、吴新民等30余名中共地下党员曾在此任教,这里堪称始兴革命的“火种摇篮”。目前,风度学校正在进行“修旧如旧”的修复工程,力求重现历史风貌。
隘子镇风度村党支部书记吴平柱说:“风度村以第三批红色典型村为契机,打造‘红色风度,名将故里’,围绕风度学校,打造3A级景区,进行风度学校外立面修旧如旧,改造成民国风的研学旅游基地,前两年的红色研学办得很成功,所以往文旅方面探索挖掘村里的历史、文化,以文旅带动我产业进一步的往上发展。”
在保护、恢复革命旧址的过程中,风度村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如今的村庄整洁有序,淳朴的传统院落与红色元素交相辉映,焕发出独特活力。近年来,依托“红色旅游”发展,村里陆续修缮了“中共始兴县委旧址”“两江纵队会师地旧址”,新建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事迹陈列馆、红色文化党建主题广场等,已接待游客数千人次。 红色资源是精神富矿,特色产业是发展根基。风度村立足资源禀赋与经营主体优势,培育出稻虾养殖、水晶梨种植、米粉加工等特色产业,通过龙头带动、入股分红、就业增收等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村民精心培育的水晶梨凭借优良品质赢得市场认可,成为带动增收的重要抓手。
隘子镇风度村水晶梨种植户严春强说:“果园种植的是连州水晶梨,面积10多亩,有500多棵,产量有4万多斤,产值有8万多元,我们这里四面环山,气候很好,早晚温差大,产出的水晶梨洁白清甜。”
除了特色种植业,风度村在集体经济产业培育上也持续发力,通过盘活资源、与企业合作等方式,让多元产业形成发展合力。
隘子镇风度村党支部书记吴平柱说:“稻虾罗氏虾产业基地经过试验,项目基本成功。今年村集体自投跟着禾下乘凉公司合作,所有的资金收入都是村集体投资,把产业做好做强。还有利用旧学校改造的宰相粉厂,以典型村培育为契机,把产业做大做强,让村集体收入、老百姓收入增加。”
当前,风度村正借“百千万工程”东风,在产业兴旺中焕发新活力,稳步迈向富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一步,该村将持续深化“产业+文旅”融合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全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隘子镇风度村党支部书记吴平柱说:“希望经过这次入选“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村建设,把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产业文化发扬得更好,带动村民增收,让我村集体产业欣欣向荣,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