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百千万工程”一把手访谈】沈所镇党委书记朱县军:多措并举打造粤北红围红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

  【编者按】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在这场城乡蝶变的深刻实践中,始兴县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态本底为纸,以改革创新为墨,写下了独具特色的答卷。始兴融媒推出“百千万工程”一把手访谈,对话攻坚一线的决策者与实践者,深度盘点三年耕耘的成果,解码始兴城乡蜕变的发展逻辑。今天推出第五期:沈所镇。

  全省首个“北樱南移”项目(大樱桃现代农业产业园)、粤北兄弟育秧基地等现代智慧高端设施农业落地投产;沈所旅游公路、县道395线沈所段、乡道440线建成通车;2024年,镇域生产总值完成3.86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亿元,同比增长94.9%,增速排名全县第2,超全市同类乡镇(一般乡镇)平均增速47.4个百分点……


 DJI_0704.JPG


  近年来,始兴县沈所镇始终坚持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引镇域发展、改变镇村面貌的总抓手,全力以赴兴产业、强基础、提风貌、惠民生、固根本,多措并举打造粤北红围红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


突出资源利用

凸显“一点一带一圈”发展格局


 红围远景图.jpg


  镇域强不强,产业融合是关键。沈所镇作为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红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文旅资源富饶、生态环境优良、农特产品丰富,镇域19处红色资源数量排名始兴县首位,同时还拥有樱桃、葡萄、南山姜、茶叶、赤松茸、灵芝等众多特色农产品,为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如何破解资源禀赋开发不足、产业联动融合不够等发展困境,完成县委赋予沈所打造粤北红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的发展使命,以镇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面对这一现实考题,朱县军表示,沈所镇立足自身比较优势,转变“单打独斗”的产业发展思路,注重提升招商“匹配度”、企业“满意度”、产业“融合度”,聚焦跨界融合、联动发展,以红围国家级3A景区为中心点,依托联城接村的交通路网,谋划打造粤北特色现代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带、粤北红围红色农文旅经济示范圈,全力构建“一点一带一圈”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沈所特色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2025年上半年先后引进南药(五指毛桃)种植研发基地、金谷香大米加工厂等4个产业项目,签约金额达1.09亿元;去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要素保障、用电用工、道路硬化、融资贷款、项目建设等问题130余个,企业满意度达98.7;打造粤北红围国防教育实践基地从今年5月揭牌运营至今,基地已承接各类团建活动30余场超1200人次,营业收入超20万元。


突出典型引领擘画城乡共美新画卷


  城乡风貌不仅是外在形象的具体表现,更是当地基层治理能力、群众文明素养、乡土文化内涵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写照。“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沈所镇坚持外塑形象、内修气质,统筹推进典型镇村打造、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逐步形成与红色元素、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相适配的城乡风貌。


 八一村.jpg


  目前,该镇首批省级典型村八一村已完成197栋农房改造提升,建成“四小园”4个、打造美丽庭院6户,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升级;第二批省级典型村沈北村建成“四小园”12个、休闲公园2处、打造美丽庭院8户,完成323栋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第三批省级典型村石下村已导入稻蛙共生绿色生态种养、南药(五指毛桃)种植研发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已争取各类资金900万元,开展基础设施补短板和风貌提升工作。

  朱县军介绍,该镇按典型镇“1+4+7+9+N”建设要求,结合镇域红色文化、生态农业、历史文脉,精准编制典型镇建设规划,投入20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实施典型镇“七个一”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沈所古街记忆展示厅,塑造彰显特色、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的美丽圩镇,预计10月底前基本完工。

  同时,沈所镇紧盯群众出行、生产生活重要领域,扎实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8.2%;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工程,建成全长约7公里、路基宽度10米的镇域旅游公路,完成沈北村、八一村村内道路约4公里长路段“白改黑”,实施花山村、沈北村2座危桥改造,消除群众出行安全隐患,推动农村路网提质升级。


突出点面结合绘就全域绿美新图景


  “绿”是生态本色,“美”是发展追求。沈所镇坚持以绿美生态建设为牵引,推动由绿到美、由美致富,让绿色发展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镇典范。


 微信图片_20241008163848.jpg


  沈所镇编制《沈所镇绿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一村一策”编制绿美乡村“一图一表一说明”,系统划定植绿布局,并通过统筹整合涉农、乡村振兴衔接、驻镇帮镇扶村等各类资金和发放绿美倡议书、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筹集资金462.4万元,完成林分优化651亩、森林抚育2355亩,打造特色主题林34个,建成绿美示范点11个,新建“四小园”16个,建成2公里长的樱花大道,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在全县排名第一。

  在绿美管护方面,沈所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变“政府干、群众看”为“党群同心一起干”。一方面,突出“头雁”带头、党员示范,组织311名党员开展“五带头”行动,累计开展各类植树活动60场次,植树1.78万株。另一方面,创新管护机制,以“睦邻制”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将乡村绿化管护工作纳入党建网格化管理,全镇共划分片网格66个,村民小组网格168个,邻网格397个,分片分区划分护绿“责任田”,推动乡村绿化“长效美、长久绿”。

  同时,注重将绿化与乡村文旅相结合,重点对县道X395线、沈江公路、红围景区道路及“一河两岸”实施绿美提质工程,打造集生态与观光于一体的“绿美廊道”,吸引游客“打卡”,带旺乡村旅游人气。发展林下经济,支持有条件的村发展红松茸、灵芝、南山姜等林下经济,让群众在增绿护绿中实实在在增收。今年南方村通过试种南山姜新品种,预计亩产可达6000斤,可带动15名村民就业增收,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